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美前陸戰隊員看台灣新民防手冊:更易讀卻稀釋危機感

2025/9/25 09:17(9/25 09:4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國防部新版全民國防手冊上線,前美國陸戰隊隊員洪澤克比較舊版後表示,新版確實更好讀,但建議在說明軍事威脅性質上更坦率。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攝 114年9月25日
國防部新版全民國防手冊上線,前美國陸戰隊隊員洪澤克比較舊版後表示,新版確實更好讀,但建議在說明軍事威脅性質上更坦率。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攝 114年9月25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24日專電)國防部新版全民國防手冊上線,前美國陸戰隊隊員洪澤克比較舊版後表示,新版確實更好讀、指令明確,但建議在說明軍事威脅性質上更坦率。未來可在冗長絕望感跟可愛插畫路線間取中間值,並直接呈現可能的衝突場景。

國防部16日公布新版全民國防手冊,分中文、英文版及網站版。美國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副教授洪澤克(Michael Hunzeker)今天接受中央社訪問時,提出上述看法。

洪澤克2000年至2006年在陸戰隊服役,2022年與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合寫專文,探討台灣如何借鑑烏克蘭推動國土防衛。

新版全民國防手冊淡化軍事威脅本質

他指出,新版全民國防手冊可見國防部認真看待社會韌性,強化溝通的清晰度,有助提升民眾的理解。然而,相較於2022與2023年的版本,新版對於軍事威脅的描繪明顯減少。

例如,2022年的手冊裡有軍事行動及被炸毀建築的照片。他說,雖然這可能會嚇到少數閱讀的人,然而新版幾乎沒有提到戰爭,甚至沒有提到像是「直接攻擊」這樣的情況,只談封鎖及網路攻擊。

「身為一個去過台灣多次的美國人,我會擔心社會對全面戰爭的反應,這是真正災難性的最壞情況,人們確實需要做好心理準備來因應可能發生的事情。我相信台灣人有能力面對,但政府必須坦白說清楚。」

末日感與卡通風取平衡

洪澤克表示,2022年或2023年的手冊又長又無聊,裡面沒有漫畫,頂多是一些照片,「他看得都快睡著。」新版則「一堆可愛卡通」,卻完全不提軍事場景。

未來的版本應在冗長、陰鬱絕望感跟可愛插畫路線之間取中間值,並在手冊中誠實呈現爆炸、登陸、空降等殘酷(ugly)畫面,讓民眾提前認知可能的戰爭景象。

他指出,有研究表明,如果告訴人們會發生什麼狀況,即使聽來聳動,民眾也能夠去思考,並依此作出相應反應。最糟糕的做法是低估人們以及他們接受新的、令人恐懼的訊息的意願。

因為那樣一來,一旦最壞情況真的發生,他們可能會不知所措。

洪澤克說,從美方角度來看,風險真實存在,台灣政府現在,甚至幾年前就應該與民眾坦承對話,讓他們在準備上、甚至在投票時能有清楚認知。

社會韌性未深入民心 防空避難待體檢

洪澤克每年至少在台灣待上一個月。他認為,台灣一般民眾仍不夠重視社會韌性建設。他每年都問台灣的家人:「家裡有多少食物和水?」答案通常是「沒有準備,7-11和全家就在附近,買要用的東西就好。」

去年「馬勒卡」颱風襲台時,洪澤克人也在台灣,觀察到在預期內的天災中,台灣人民應變能力強,供應系統也良好。但他強調,戰爭情境完全不同,政府的支援能力將被壓垮。

2022年的全民國防手冊寫「準備3天的儲備物資」,2023年的版本改成「超過3天」,今年的版本則說「一週」。洪澤克提醒,美國沒有任何軍事規劃者認為美軍能在一週內抵達,台灣人必須以「月」來規劃物資量。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訪談來到尾聲,洪澤克再次提到每年在台灣對民防建設的觀察。例如,他與小孩一看到防空避難指引就跟著走,「結果通常是這些指示牌把我們帶著繞圈」或帶到一扇關閉的門。

有次指引真的帶他去地下室,也是唯一的一次,但是這張指引是貼在建築物內,而非室外。(編輯:陳慧萍)114092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