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全民國防手冊取消敵我識別 戰時見軍隊建議遠離

(中央社記者吳書緯、游凱翔台北16日電)國防部今天公布新版全民國防手冊「當危機來臨時:台灣全民安全指引」,取消「敵我識別」內容;國防部全動署處長沈威志表示,戰時民眾敵我識別有難度,且共軍可能著國軍服裝混淆,建議民眾在危險區域看到軍隊時遠離。
國防部於今天召開新版「全民國防手冊」公布說明記者會,由全動署物力動員處處長沈威志介紹「當危機來臨時:台灣全民安全指引」編製的特色以及內容概要。
全動署於民國112年發布前一版的全民國防手冊「全民國防應變手冊」時,內容納入「敵我識別」內容,詳述國軍服飾,以及共軍的服飾概要,簡介共軍制服上軍種胸標、臂章、軍階的位置。
「當危機來臨時:台灣全民安全指引」並無敵我識別內容,僅在「當危機來臨時」章節的「不同危機的應變方式-軍事侵略」標題,提到若發現敵軍行蹤,一般民眾可能因為距離、環境等許多因素,難以明確辨別敵軍、我軍身分,而敵軍可能偽裝成我軍,因此請民眾遵守發現疑似軍隊活動,儘速離開危險區域以及勿隨意拍照上傳國軍軍事動態等3項原則。

沈威志說明,敵我識別是非常專業的課題,大到機艦小到服飾,當中共武力犯台時,民眾可能因距離、環境、背景,甚至共軍穿著國軍服飾混淆,因此要讓民眾辨識敵我有難度,考量民眾生命安全第一,因此手冊指引民眾在危險區域時看到軍隊時就遠離,如果無法離開就隱蔽於遠離門窗的建物,保護自己。
新版手冊指出,當危機發生時,政府會盡全力維持民生經濟穩定,並透過完善的配售機制提供全民生活所必需。
針對配售站的販售項目,沈威志表示,全社會防衛韌性的總目標,是各級政府在危機來臨時,都要能夠正常運作,而社會、民生都要能正常運作,配售站是攸關民生重要事項,配售站規劃5項配送項目,包含食用米、食用油、食用鹽、瓦斯,近期加入嬰兒奶粉。
經濟部科長王啟明表示,目前全台一共5668個配售站,經濟部初步規劃未來結合民間力量,參考口罩實名制做法,希望透過超商與賣場的普及性,在電力與通訊正常的情況下,協助政府配售作業,原則上偏遠地區仍然維持配售站,目前初步和全聯有接洽。(編輯:蘇龍麒)114091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