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林佳龍訪日菲歐 涉外人士:突破外交限制創戰略新局

2025/9/23 17:00(9/23 18:1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外交部長林佳龍。(中央社檔案照片)
外交部長林佳龍。(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楊堯茹台北23日電)涉外人士表示,外交部長林佳龍訪歐行與中國外長訪歐時間部分重疊,被視為台灣突破中國長期外交封鎖重要一步,也傳達出歐洲民主陣營與台灣同行,更是「總合外交」藉經濟合作、人文交流所產生綜效,開創外交戰略新局。

外交部長林佳龍先是在7月率團訪日,由日本眾議員古屋圭司發文曝光,創下台日斷交53年來,台灣外長公開訪日首例,接著在8月率經貿團訪菲律賓,同樣由當地議員「曝光」,日前又率團赴捷克、義大利、教廷及奧地利等國,並出席「歐洲台灣文化年」系列活動,引起關注。

涉外人士今天告訴中央社,林佳龍上任至今1年4個月,除因當地局勢未能造訪的加勒比海友邦海地外,已出訪11個邦交國、10個無邦交國以及歐盟,腳步之頻繁與拓展的廣度,展現出台灣多元外交的靈活與韌性。

涉外人士表示,林佳龍再度踏上歐洲,此行造訪七大工業國集團(G7)之一的義大利,意義不僅在於透過文化與科技的「柔性外交」深化台歐交流,更在於彰顯台灣在民主夥伴網絡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涉外人士特別提到,林佳龍的歐洲行最後一站訪問奧地利維也納,當時中國外長王毅前腳才剛走,被視為突破中國長期外交封鎖的重要一步;期間也與捷克、義大利和奧地利國會議員及友台政要直接交流。這場外交「交鋒」清晰傳達出,歐洲民主陣營以行動表達「持續與台灣並肩同行」的意願。

林佳龍上任後在總統賴清德「價值外交」和「經濟日不落國」理念下推動「總合外交」。涉外人士提到,這賦予台灣外交新的契機和路徑,這次訪歐行以文化外交和科技外交為主軸,除了強化民主連結,還結合經濟合作、產業互補與人文交流,形塑多層次的外交網絡。

涉外人士強調,在歐洲推動國安驅動的「去風險化」和「再工業化」背景下,台灣的科技與經濟優勢及「可信賴供應鏈」戰略價值,能進一步深化台歐經貿往來。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涉外人士提到,在中國持續打壓台灣國際參與空間下,林佳龍接連訪問亞洲及歐洲的重要民主國家實屬不易,這不僅展現台灣長期經營累積的信任與連結,也借重台灣經濟與科技優勢開拓新的外交途徑。

涉外人士也強調,台灣的「外交突破」並非曇花一現,而是透過一次次「走出去」與「請進來」的累積,並持續尋找價值、同盟與經濟等多層面實質互惠基礎上,逐步開創新的外交戰略格局。(編輯:林興盟)114092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總統監誓 張惇涵李洋李問趙怡翔完成宣誓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