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美中貿易談判 專家:北京鎖定關稅出口管制台灣議題

2025/9/25 07:34(9/25 08:4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示意圖。(圖取自Shutterstock圖庫)
示意圖。(圖取自Shutterstock圖庫)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華盛頓24日專電)美中等全球兩大經濟體持續進行貿易談判之際,美專家今天分析,北京在貿易談判中鎖定3大主要目標,希望美國降低關稅、放寬出口管制,以及在台灣議題上,盼華府明確表達「反對」台灣獨立,而非「不支持」台獨。

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今天舉辦「鎖喉與抉擇:在美中競爭中確保供應鏈安全」(Chokeholds and Choices: Securing Supply Chains in the US-China Rivalry)座談,邀請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迪皮波(Gerard DiPippo)、前美國副國安顧問薩德羅(Nadia Schadlow)及前白宮國安會中國與台灣事務資深主任杜如松(Rush Doshi)等人與會討論。

迪皮波表示,北京在美中貿易談判中有3大主要目標。第一,希望能降低關稅;第二項是放寬出口管制,如果中國希望曝光機完全沒有管制,這幾乎不可能實現,相對比較可行的可能是放寬高端晶片的限制。

他指出,第三項和經濟的關係不大,主要是在台灣議題上,北京希望華府及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明確表示「反對」台灣獨立,而非「不支持」台獨,這兩者細微的語意差別對某些人而言可能具有重要意義。

被問及這三項目標的優先順序,迪皮波推測,關稅最為緊迫,北京希望美國能盡快取消,因為如果在一、兩年之後才獲得關稅減免,意義並不大,屆時市場已經做出調整了。

迪皮波表示,其次是出口管制,中國確實在運算能力上受限,他們在人工智慧方面的計畫更偏向擴散式運用,關於科技的部署方式,他們認為「雖然不是最好,但只要夠快且普及,就比領先尖端更好」。對中國而言,出口管制屬於中期議題。

他指出,北京將台灣視為「長期不會消失的重大戰略議題」,若有必要,他們可以等待,但顯而易見的是,從長期角度而言,「這3者當中,台灣才是最重要的」。

美中本月稍早在西班牙馬德里進行第4輪貿易談判後,川普上週也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近2小時,討論短影音平台TikTok協議及貿易等議題。這是川普重返白宮、對中國加徵巨額關稅以來,第2次與習近平通話。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美中雙方在川習通話後立即對外發布的紀要都未提及台灣,引發關注。前美國國務院中國政策顧問、現為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EI)研究員的費瑞安(Ryan Fedasiuk)向中央社記者分析,如果中方和美國總統的通話中沒有提到台灣,「那將是不尋常的」。

不過,有鑒於美中雙邊關係中還有許多其他更為緊迫的分歧議題,他認為,兩岸關係不太可能被列入這次川習通話的首要議程。(編輯:張芷瑄)114092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川習通話後 人民日報:美方應取消貿易限制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