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 陳駿季:紅色警戒暫不取消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27日電)馬太鞍溪堰塞湖仍存,農業部長陳駿季今天指出,目前監控水位降低到113公尺,蓄水量大約700萬噸左右,天氣許可後會重新安裝水位計,在確認狀況前不會貿然取消紅色警戒。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情慘重,現況及後續處置受各界關注,陳駿季今天出席農業部第1屆食農教育大會後接受媒體聯訪說明。
陳駿季表示,堰塞湖從23日溢流後導致最後部分潰堤,水位降低至113公尺,剩下的水量大概是700萬噸左右,農業部隨時在監控壩體情況,昨天也出動了空勤總隊直升機。
陳駿季表示,目前旁邊還有些土質崩塌,要派員安裝水位計並不安全,等到情況許可就會第一時間重新安裝水位計,盼監測到更精準水位,並提供中下游居民警示。
關於堰塞湖後續處置,陳駿季表示,會透過專家會議討論,但目前只能空拍暸解實際狀況,等天氣許可、人可以進去才能精準評估,「不會排除任何一個可能」,最重要是讓中下游的居民有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
陳駿季也說,水位警戒會根據當時水位、天候發布,所以是動態的,在颱風還沒來時,農業部已經考慮自然溢流下造成的影響而去劃設疏散區,21日下午時由於颱風雨量等外界情資,因此下達較多疏散說明。
陳駿季指出,雖然疏散工作是縣市政府負責,但只要地方有任何需要協助時,中央都會透過應變中心來協助,疏散有相關作業原則,現在最重要目標就是讓災區重建,後續責任待重建後再來推理檢討。
他也表示,在不確定堰塞湖實際狀況前,不會貿然取消針對堰塞湖的紅色警戒。
對於外界好奇潰壩、溢流差異,陳駿季表示,溢流是對於水的描述,潰壩是針對壩體結構的描述兩個的描述對象是不一樣,農業部水保署是針對水位高度去判斷湖水會流出這個壩頂,因為一旦流出壩頂後就會對中下游產生一些影響。
陳駿季也說,外界也不需要糾結這兩個名詞,最重要的是農業部針對溢流的時間去推算,然後提早警示下游地區,「疏散絕對不是用感覺、用名詞去判斷」,疏散有一定的程序。(編輯:龍柏安)1140927
- 2025/09/27 22:27
- 2025/09/27 12:43
- 2025/09/27 12:12
- 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 陳駿季:紅色警戒暫不取消2025/09/27 12:04
- 2025/09/27 11:55
- 2025/09/27 11:5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