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荷蘭代表田中光:台荷合作 著眼半導體與水治理【專訪】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阿姆斯特丹28日專電)今年春天履新的駐荷蘭代表田中光說,台荷技術合作基礎向來穩固,在半導體供應鏈仍有擴展合作的空間;除了科技之外,他也希望深化水治理方面的交流,以因應當前氣候變遷的挑戰。
田中光27日赴阿姆斯特丹為「台灣文化日」活動致詞,隨後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說,「我們和荷蘭在DNA上其實有很多相近的地方,荷蘭是一個臨海的國家,我們是海島國家」,歷史上亦曾經歷外國入侵和戰爭,面對環境和外來挑戰,兩個民族都培養出堅韌性格。
他強調,如今台荷關係更加重要,台積電和荷蘭半導體生產設備製造商艾司摩爾(ASML)合作多年,雙方合作下生產的半導體,全世界都很需要。
田中光說,他上任後向荷方表達,雙邊應在既有基礎上擴大合作,讓歐盟、全球需要晶片的國家都能從台荷技術合作中受益。
歐洲聯盟(EU)9個成員國今年稍早發起「半導體聯盟」(Semiconductor Coalition),朝深化歐洲半導體生態系統合作邁出重要一步。
這9個國家包括奧地利、比利時、芬蘭、法國、德國、義大利、波蘭、西班牙和荷蘭,他們同意透過支持研究、擴大產能、培養技術人力等方式強化合作,提升歐洲在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力和戰略自主性。
田中光透露,他曾與ASML高層主管及國會議員談過此事,認為台荷具備進一步合作空間。
他指出,半導體產業所需的上下游供應鏈環節很多,荷蘭可作為中心樞紐,尤其ASML近年在台擴大投資,員工超過4000人,合作基礎相當穩固。
此外,荷蘭對台投資是全歐盟之最,田中光強調,「這可以說對台灣是有十足的信心跟把握,才會投資這麼多的經費跟人力在那裡」,台灣可以好好善用這個基礎。
在雙邊合作方面,田中光想深化的另一個著力點在於「水治理」。
他提到,荷蘭善於水治理,即便有1/4的國土低於海平面,仍創造出全球航運樞紐史基普機場(Schiphol Airport),把「水的challenge(挑戰)變成他們的advantage(優勢)。
田中光指出,如今許多地方因氣候變遷而遭遇海平面上升、陸地下沉問題,台灣可與荷蘭合作,透過外交部「榮邦計畫」等進一步協助海島邦交國因應海水帶來的挑戰。
他還說,荷蘭眾議院本月稍早以壓倒性票數通過「在聯合國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動議案,再次顯示荷蘭對台灣的支持。
荷蘭將於今年10月29日舉行大選,目前是看守政府。但田中光說,「我們也不會因為這樣停止我們的腳步」,現在發展的工作之一是拜會重要城市市長,為台商、台僑爭取更佳環境,同時利用機會推廣台灣在工業、設計方面的強項,另外也與智庫、媒體和文化界建立關係。(編輯:高照芬)114092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