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代表:歐洲民主再受攻擊 這次站歷史正確一方

(中央社記者楊堯茹台北30日電)德國在台協會今天舉行國慶晚會,德國駐台代表狄嘉信表示,二戰結束80年後,歐洲與世界的民主與自由再次受到攻擊,「這一次,德國將站在歷史正確的一方」。外交部政次吳志中則指出,台灣和德國是理念相近的夥伴,期待持續加強雙邊合作。
德國在台協會今天在國家戲劇院舉行國慶晚會,由德國駐台代表、德國在台協會處長狄嘉信(Karsten Tietz)主持,首次訪台的薩克森邦邦長克里契麥(Michael Kretschmer)與會,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外交部政次吳志中、朝野政界人士以及美國在台協會副處長梁凱雯(Karin Lang)等多國駐台代表出席。
克里契麥致詞時表示,有句話說「台灣面積雖然小,但卻是高科技大玩家」,這也適用薩克森邦,薩克森邦的面積甚至只有台灣的一半。感謝台積電在德勒斯登的投資,展現高度信任,德國及台灣在經濟合作翻開了新的一頁。
今年為東、西德統一35週年,克里契麥以「德國歷史上最幸福的日子」形容1990年10月3日這一天;狄嘉信則說,1989年,還是法律系學生的他見證東德民眾走上街頭,要求結束結束獨裁與一黨專政,並訴求自由選舉;之後東歐多國也擁有自由公正選舉的權利,當人民可以自行選擇未來時,每一個國家都選擇了自由,包括台灣。
狄嘉信強調,專制獨裁者深知自由選舉是多麼強大的工具。俄羅斯懼怕自由民主的烏克蘭,具有加入歐盟的可能性,成為俄羅斯人民的榜樣。如果烏克蘭能夠成功地實行自由民主,那自由民主也就無法被視為西方概念。
狄嘉信提到,世界民主國家必須強大且團結,才能面對這挑戰。德國聯邦政府承諾未來每年以國內生產總值的5%用於防衛與韌性建設。二戰結束80年後,歐洲與世界的民主與自由再次受到攻擊,「這一次,德國將站在歷史正確的一方」。
狄嘉信8月接任駐台代表,這是他首次主持國慶酒會。狄嘉信表示,今年適逢德國在台協會成立25週年,也進行了成立以來最大人員擴編,明年1月前將增員4人,高階主管人數將是2023年的1倍,另外重新在台灣設立官邸。
吳志中則指出,台灣與德國是緊密的合作夥伴,共享自由、民主、人權和法治的價值。近年來,雙方尤其是在科技和經濟領域的合作蓬勃發展。台積電與德國和歐洲領先企業合作在德勒斯登設廠更是里程碑,將增強民主半導體供應鏈的韌性,並加強台灣與歐洲之間的產業連結。
吳志中也談及,台灣將於10月主辦首屆「台北德國會議」及第2屆「台德民間論壇」,促進民間交流,並深化對全球挑戰的理解。台灣和德國是理念相近的夥伴,期待持續加強雙邊合作。
法語專業的吳志中也以德語祝福德國繁榮和平,晚會現場由無伴奏合唱(A cappella)演唱德國國歌以及中華民國國國歌,民眾跟著哼唱,現場響起如雷掌聲。(編輯:張若瑤)114093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