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鄭麗君:關稅談判提「台灣模式」共同打造產業聚落 獲美方正面回應

2025/10/2 15:39(10/2 16:4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賴于榛台北2日電)剛完成台美第5輪實體磋商,自美返台的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今天說,有關擴大對美投資,台灣提出有別日韓歐盟的「台灣模式」,以企業自主規畫,搭配政府金融信保,透過台美「G TO G」(政府對政府)模式合作,共同開發產業聚落。她透露,此模式已獲得美方正面回應。

鄭麗君說,「台灣模式」不能簡化成類科學園區,因為雙方政府角色都很重要。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8月7日生效,台灣暫行稅率為20%,9月25日至29日剛完成第5輪實體磋商。鄭麗君與行政院經貿辦總談判代表楊珍妮、經濟部次長何晉滄共同舉行記者會,說明第5輪實體磋商進度。

鄭麗君說,除了協商供應鏈合作外,政府在談判過程也希望獲得相關優惠,包括,一、對等關稅再調降且不疊加原稅率。二、爭取232條款優惠待遇,除要包含半導體以及半導體延伸品,且要連尚未調查完成的品項也要整體納入,期盼能有完整的232優惠待遇討論。三、希望美方創造有利於企業投資的條件。

鄭麗君說,美方希望提升本土晶片製造能力,符合一定程度的本土需求,台灣則支持高科技產業在國際擴展,在此前提下,政府將協助台灣企業國際布局,相信以台灣製造能力結合美方研發、創新、人才與市場等優勢,能共同發展台美高科技戰略夥伴關係,鞏固雙方高科技領導地位,藉以深化台美經貿關係。

鄭麗君指出,雙方談判觸及擴大投資美國,談判還在進行中,擴大投資美國的想法就是「台灣模式」。此模式經與台灣產業溝通,有別於日、韓、歐盟等的投資方案,是以產業投資規劃為主,搭配政府金融信保、台美合作共同開發產業聚落,以及爭取對業者有利的環境與條件。

鄭麗君解釋,所謂「台灣模式」,第一是產業投資由企業自主規劃,政府負責整合民間布局。二,由政府建立金融信保機制,增加對企業金融支持,鼓勵業者投資。三,園區開發部分,台灣的科學園區有獨特經驗,不一定完全能在他地複製,但台灣願意憑藉經驗,透過台美「G TO G」(政府對政府)模式合作,創造有利於產業聚落形成的環境,降低企業單打獨鬥的成本與風險。

鄭麗君說,第四,為促產業聚落形成,希望美國能優化投資環境,提供土地、水、電等基礎建設,以及簽證支持、法規環境等,藉以促進企業投資規劃以及打造供應鏈。至於「供應鏈合作」產業業別,政院人士指出,包括半導體、半導體供應鏈,以及AI伺服器在內的電子製造服務(EMS)等高科技產業。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她表示,談判團隊多次向美方說明,台灣的獨特性是產業生態性,若要在美國成功打造,必須產業、金融、政府協力合作以產生有力環境,不讓企業單打獨鬥,才可能創造台、美、產業界三贏。

回顧台美談判過程,4月11日雙方展開首次視訊會議、5月1日在華府舉行首輪實體磋商、6月25日進行第2輪對等關稅實體磋商、7月8日第3度在美磋商、7月底至8月初進行第4輪談判,9月25日至29日完成第5輪實體磋商。(編輯:萬淑彰)114100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台美晶片製造五五分 美專家:理想化目標需耗費多年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