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上循環經濟腳步 總統宣示下次在台會議身體力行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23日電)總統賴清德今天出席2025亞太循環經濟論壇暨熱點閉幕式致詞宣示,下一次台灣舉辦期間,所有人穿的衣服通通都要是循環經濟下的產品,包括他在內,並說自己今天身上穿的都不及格,他要跟上循環經濟的腳步,身體力行、以身作則,效果應該會很好。
總統下午出席「2025亞太循環經濟論壇暨熱點閉幕式」致詞表示,經過3天豐富的交流,很高興與各位共同見證2025亞太循環經濟論壇暨熱點圓滿達成,這場盛會不僅僅是各國交流經驗,尋找解方的重要時刻,更是攜手為未來世代承擔責任的起點。
總統分享,剛剛看到循環台灣基金會執行長陳惠琳站在台上,就在想她的鞋子是不是循環經濟的產品,答案是肯定的。
總統提到,在進場前的參訪過程中,他發現自己身上穿的衣服都不及格,下一次要跟上循環經濟的腳步,活動期間使用的每一樣物品都應是循環經濟產品,身體力行、以身作則,效果應該會很好。
總統表示,氣候變遷與資源短缺已經成為人類最嚴峻的挑戰,不論是高科技、產業還是農業都面臨相同的問題。這3天看到各國已經展開具體的行動,而且循環經濟是一種可行的良方,實現永續的經濟模式,並達到減碳的目標。
總統指出,推動循環經濟模式轉型,需要將循環創新轉化為「好生意」,並透過「好治理」完善這樣的過程。這也正是論壇主題「引領循環合作」的精神所在,需要各國共同合作。
總統透露,台灣是一個資源有限的島國,卻因限制而培養出獨特的實力,台灣綠色科技產業總體規模持續上升,2024年綠色科技產業附加價值超過新台幣5000億元,占台灣GDP2%,出口總額近2000億元。
特別的是,總統解釋,在綠色科技產業7個領域中,循環經濟領域在附加價值及就業人數都是第一,且年增率近10%,尤其循環經濟產業的附加價值在綠色科技產業中位居3成,顯示循環經濟是帶動綠色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總統談及,在經濟部跟企業的努力之下,電子及傳統製造業在全球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展現出創新與循環的能力。在農業部的協助下,台灣的食農領域同樣展現優勢,運用科技跨域合作,把農業剩餘材料轉化為可用材料,提升價值。在環境部的努力之下,台灣回收制度推行已累積30多年的經驗,回收率穩居全球前5名,成為國際典範。
台灣不僅僅能夠實踐循環經濟,總統強調,更願意將經驗分享給國際,持續扮演積極的行動者與協作者,把論壇所匯聚的經驗、想法與夥伴關係延續成下一個階段的合作。
總統相信,只要保持這份決心與交流的能量,亞太將成為全球循環經濟最具行動力的區域,台灣也會秉持「Taiwan Can Lead」的信念與各國夥伴攜手前進。
總統認為,今天的抉擇將決定下一代能否在更永續的環境中成長,陳惠琳特別提到小朋友要求大人加油,「我們絕對不能漏氣,一定要達到小孩子對我們的期待」。台灣提出了循環經濟路徑圖草案,未來將持續予以完善並與各國合作邁向循環經濟。
總統強調,論壇的結束並不是句點,而是新的起點,透過台灣與國際夥伴的共同努力,循環經濟將不只是討論,而會持續在台灣落實,並連接在亞太合作生態系,一起攜手、跨界合作、連接世代,把循環經濟的理念化為行動,證明「ASIA Can Lead」為亞太也為地球的永續未來,繼續努力。(編輯:張若瑤)1141023


- 2025/10/23 21:44
- 跟上循環經濟腳步 總統宣示下次在台會議身體力行2025/10/23 19:20
- 2025/10/23 12:37
- 2025/10/22 16:5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