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路線牽動大選 鄭麗文任內最大挑戰
(中央社記者王承中、劉冠廷台北1日電)新任國民黨主席鄭麗文今天宣誓就職。黨內人士指出,黨內求新求變力道強,是鄭麗文助力,但面對2026、2028大選,其兩岸路線主張,也成為黨內憂慮來源,將挑戰她如何取得黨內不同勢力的平衡,帶領國民黨重返執政。
國民黨今天召開第22屆第1次全國代表大會,新任黨主席鄭麗文率全體第22屆黨代表宣誓就職,開啟國民黨的鄭麗文時代。
黨內人士指出,國民黨已在野9年,黨員熱切盼望能夠重返執政,鄭麗文敢講、敢衝的戰鬥形象,符合多數黨員的期待。不少人都盼望鄭麗文可以像過去擔任立委時、或是像在政論節目時,高聲批判、監督執政黨。
黨內人士表示,今天在全代會中,鄭麗文不管是在致詞、或是主持全代會通過副主席等任命案,都獲得全場黨代表熱烈鼓掌回應,顯見獲得很多支持,鄭麗文也必須在短時間內拿出成果,回應黨員訴求。
黨內人士指出,鄭麗文符合黨員想世代交替的期待,因而獲得多數自主黨員的支持,然而當選後啟用的黨務人事,包括副主席李乾龍、季麟連、張榮恭及蕭旭岑等人,都非新面孔而引發外界質疑;雖然延攬國民黨立委吳宗憲、牛煦庭等黨內新一代參與黨務,但未來黨內決策能否納入新一代的聲音,仍有待觀察。
鄭麗文任期4年,將經歷2026、2028大選兩場大選,她的黨主席作為,攸關國民黨能否重返執政。藍營地方人士表示,2026地方選舉是鄭麗文的第一道大考,鄭麗文雖喊出黨中央是所有藍營地方的後盾,但她被質疑兩岸路線較為親中,再加上近期接受德國之聲專訪稱俄國總統普丁不是獨裁者,這些言論引發社會不同意見,也讓黨內產生憂慮,包括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先前都呼籲鄭麗文要降低親中色彩。
相關人士指出,從今天部分藍營地方首長缺席全代會,就有人解讀黨內存在觀望氣氛。面對未來兩場大選,鄭麗文最重要的是如何在深藍和中間路線取得平衡,完成黨內說服的工作,將全黨整合再一起,如此才有與民眾黨協調的空間,否則將落得「對內喬不定,對外談不攏」,蠟燭兩頭燒的局面。
不過,藍營人士認為,鄭麗文今天就職致詞時,未談及兩岸關係,似乎也嗅到了些許氛圍。
此外,不具名的國民黨立委表示,鄭麗文雖曾擔任過立委,但現在立院生態明顯與過去不同,而且本屆國民黨立委大換血,勢必要花時間跟黨籍立委溝通,彼此會有一段磨合期。
這位立委指出,立法院目前就是國民黨的主戰場,在民意及議題快速流動的立法院,鄭麗文應尊重黨團對於各項議題攻防的共識,不能夠強出頭,如何整合黨中央和立院黨團,也是鄭麗文上任後的考驗。(編輯:林克倫)114110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