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署:建社宅擬納BOT與類地上權混合模式 待政院定調
(中央社記者高華謙台北5日電)內政部國土署長吳欣修今天說,未來在直接興辦社會住宅方面,會用其他創新方法,像是可能會採取類似設定地上權與社宅混合方式,或以BOT概念讓民間興辦經營,這些都有在草擬,若政院方向定調,會對外說明。
內政部長劉世芳、國土署長吳欣修等人今天列席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國民黨立委牛煦庭質詢,行政院是否已經核定社宅興辦計畫,是否有具體時間表。劉世芳說,行政院大概核定2項,其中1項正依照總統賴清德與行政院長卓榮泰指示檢討中,因為還要納入氣候變遷因素,對社宅興建可能會有檢討。
牛煦庭也說,新加坡組屋政策完整,涵蓋都市計畫與身分認定等面向,內政部是否有打算在住宅政策脫離社福思維。
吳欣修指出,在台灣是以類似設定地上權的作法處理,且新加坡狀況與台灣不太一樣,新加坡土地有97%是國有地,且自1965年起便全力發展,目前數量已足以支應需求,並進入第二輪所謂都更階段,能夠不斷輪替買賣。
吳欣修說,相較之下,台灣設定地上權才剛起步10多年,加上國有地有限,要達成類似的輪替模式有困難,但未來在社會住宅興建上,有在研議類似設定地上權與社宅混合方式,也已納入報院計畫中討論。
吳欣修表示,預期接下來空屋率會再次創新高,政府站在減碳角度來講,應鼓勵更多房子釋出出租,因此在包租代管部分,目前已上調標準戶數,希望也從另一個角度擴充。
吳欣修說,直接興辦社宅會用其他創新方法,像類似設定地上權的方式混合進行,或以BOT(興建、營運、移轉)概念讓民間興辦經營,這些都已經有在草擬方向,若政院定調,就會及早對外說明。
此外,內政部今年2月預告「建築物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標準」草案,規範新建、增建或改建建物的建築面積若達1000平方公尺(約300坪)以上,應設太陽光電;不過排除宗教殯葬類、危險物品類等類型建築。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日前表示,這個標準將在今年底公布。
國民黨立委張智倫質詢,颱風丹娜絲摧毀13萬片光電板,「建築物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標準」草案中,對工廠或民宅設置光電板的施工安全、後續安全維護是否有通盤配套措施。
劉世芳指出,行政院目前還沒同意內政部預告法規的時間,包括成本、管理,以及是否可能影響公共安全等問題,仍須由內政部與經濟部進一步詳細檢討。
吳欣修表示,提出這項草案時,內政部已與經濟部會商多項技術問題,包含施工技術、事後維護管理及成本分攤等,後續經濟部也會訂定相關維管規範。
張智倫追問是否還要再與經濟部研議,而不會在今年底就公布法規;吳欣修說,「不會」,草案還在審議中,原來是希望在今年底公布,但過程當中有非常多的民間單位與工廠部門提出意見。(編輯:謝佳珍)1141105
- 國土署:建社宅擬納BOT與類地上權混合模式 待政院定調2025/11/05 19:43
- 2025/10/31 16:31
- 2025/10/27 17:4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