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尼拉南海對話 台灣團分享台海戰略重要性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7日專電)2025年「馬尼拉南海對話」5日至7日舉辦,台灣團隊在多場分組討論中發表見解,與各國學者、官員深入交流,強調「三海連動」以及台灣在印太安全格局中的戰略重要性。
「馬尼拉南海對話」(Manila Dialogue on the South China Sea)今天閉幕前,舉辦閉門特別圓桌論壇,駐菲律賓副代表李廷盛偕同多位台灣學者出席。
李廷盛在會議場邊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今年的對話對台灣極具意義,讓台灣的觀點被更多印太國家聽見,並藉由討論自由航行與區域安全,使台灣的立場獲得共鳴。
曾任副參謀總長的李廷盛說,南海、台海與東海情勢彼此關聯,任何一方的動盪都將牽動整體印太安全,因此台灣的穩定對區域和平至關重要。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陳至潔指出,菲律賓、越南與帛琉的官員在閉門會議上都認為,台灣可在南海爭議中扮演「促進和平的積極角色」。
陳至潔並觀察到,台灣與菲律賓在海巡、海洋保育及救災等領域已建立密切合作,學術與智庫界也持續就國際法與雙邊關係展開對話,顯示台菲交流日益緊密。
台灣海洋法政與治理學會理事蔡季廷則指出,今年的會議強調「以法治海」的重要性,並新增討論「海底電纜安全」議題。
他提到,台灣近期依法處理中資背景貨船「宏泰58」號涉嫌拖斷台澎第3條海纜事件,成為區域觀察法治實踐的重要案例。
日本笹川和平財團主任研究員山本勝也告訴中央社,日本憲法規定,日本自衛隊不得被派往他國領土參戰,但日本與台灣相鄰,一旦區域發生衝突,雙方可加強資訊共享。
曾任海上自衛隊艦長的山本勝也補充,萬一區域發生衝突,日本政府與自衛隊將支援駐日美軍的行動,為台灣提供間接的支持。
「馬尼拉南海對話」由菲律賓志工組織「我們守護我們的海洋」(We Protect Our Seas, WPS)與智庫Stratbase研究所聯合主辦,今年邁入第2屆。
主辦方將此定位為「1.5軌」對話平台,讓現任官員能以「非官方身分」與學者專家交流,促進更開放與務實的討論。
今年出席者包括菲律賓國家安全顧問安約(Eduardo Año)、海岸防衛隊司令加文(Ronnie Gil Gavan)及多名軍方與安全單位官員。(編輯:韋樞)114110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京都嵐山竹林刻字、闖伊根町私有地 失格觀光客惹怒居民[影]](https://imgcdn.cna.com.tw/www/webphotos/webcover/420/20251107/2000x1498_725564746394.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