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揭曉 中山大學化學系2教授獲獎

2025/8/21 11:40(8/21 15:2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國科會114年度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揭曉,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廖軒宏(右)、邱政超(左)雙雙獲獎。(中山大學提供)中央社記者林巧璉傳真 114年8月21日
國科會114年度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揭曉,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廖軒宏(右)、邱政超(左)雙雙獲獎。(中山大學提供)中央社記者林巧璉傳真 114年8月21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林巧璉高雄21日電)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廖軒宏、邱政超雙雙獲得國科會114年度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校方表示,2人不僅學術研究成果豐碩,也可應用在實務層面,展現強勁科研實力。

中山大學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廖軒宏、邱政超2人在創新化學領域貢獻獲肯定。廖軒宏專注光電驅動的有機合成策略、研發製備潛力藥物;邱政超則致力於計算動力學模擬技術、轉化為可直觀比對的化學現象供業界參考。

校方表示,廖軒宏研究團隊開創綠色藥物合成新策略,以光電驅動,致力於發展新穎的有機合成方法,利用潔淨且永續的「光」與「電」能源,取代傳統昂貴且具污染性的化學試劑。

廖軒宏團隊透過可見光催化與電力驅動,在簡單條件下,高效建構複雜分子的三維骨架,並突破傳統合成限制,有效建構藥物中關鍵的掌性分子骨架。研究成果不僅展現綠色化學的前瞻性,也為新藥研發帶來更多可能性,實現科學創新與環境永續的雙重目標。

至於邱政超的研究部分,邱政超指出,計算化學與電腦模擬是當代化學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環。然而,傳統計算化學研究在探討化學反應時,往往僅聚焦於難以直接在實驗中觀測的反應與活化能。

邱政超說,為突破此困境,他運用動力蒙地卡羅與微動力學模型等動力學模擬技術,將從量子力學計算中得到的能量數據,轉化為能直接與實驗比較的化學現象。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他表示,透過開發新的模擬策略,不僅推進了計算化學領域的發展,也成功將此策略應用於多項具學術與工業價值的研究,如深入探討催化劑的老化與失活過程、剖析特定孔洞材料中的氣體分離機制,及探索醣分子於質譜中的解離反應等。

中山大學表示,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由國科會各學門召集人提名42歲以下學術表現優異青年學者,自2002年設立以來,為國內年輕學者競逐的重要榮譽獎項。全台化學學門只有2個名額,今年由中山大學囊括。(編輯:黃名璽)114082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