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晝之夜11月登場 蔣萬安盼展現台北夜經濟潛力

(中央社記者陳昱婷台北26日電)2025台北白晝之夜11月登場,台北市長蔣萬安說,許多民眾反映近年活動時間與場地規模有縮小趨勢,應思考如何回歸核心精神,期待這場文化盛宴同時展現台北夜經濟潛力。
白晝之夜起源於法國巴黎,台北市文化局從民國105年起響應舉辦,大稻埕、士林至信義區皆曾化身大型藝術展場,原先舉辦時間為晚間6時跨夜至隔天上午6時,去年以降低對動植物及鄰里影響為由,首次將活動提早至下午2時至隔天凌晨2時。
不過,審計部113年度台北市總決算暨附屬單位決算及綜計表審核報告指出,去年白晝之夜有策展規劃及藝術內容未符民眾期待,且業者自發響應家數及觀展人次大幅減少等,有待積極檢討改善。
台北市政府近期市政會議討論2025台北白晝之夜規劃,與會人士轉述,蔣萬安聽取文化局報告後表示,他接獲許多民眾反映,這幾年白晝之夜在時間與場地規模上有縮短及下降趨勢,去年還有光線與指引不足問題。
蔣萬安指示文化局,思考如何回歸白晝之夜的核心精神,找回最初的活動願景,同時確保藝術作品應設置與活動主軸有關的裝置,並清楚標示作品的位置、說明及演出時刻。
同時他要求相關單位,在活動前再次盤點、確認活動場館人員詳知活動資訊,尤其舊兒童樂園及圓山坑道等久未開放場域,指標須足夠且清楚,並提供觀展建議路線及攻略,同時規劃擁擠時的人流管制及引導措施。
蔣萬安表示,白晝之夜有3大核心精神,就是跨夜、全民參與及藝術共享,透過音樂、展演及裝置藝術展現台北夜晚的創意與活力,讓參與者不僅僅是觀賞,還能參與藝術創作。期待活動展現台北夜經濟的潛力,為在地商家帶來收益。
文化局表示,今年白晝之夜在11月1日下午2時至隔天凌晨2時登場,活動主場域落在台北圓山自然景觀公園,以「Hi Story」為主題,向過去打招呼,開啟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交織對話,打造一場跨世代的文化盛宴。(編輯:龍柏安)114092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