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水利署: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超量4倍 災害與開口堤無關

2025/10/1 20:23(10/1 20:3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洪水威力之大將馬太鞍溪橋也沖斷,9月30日水流已緩,但斷橋處的橋墩柱間布滿淤泥土石。中央社記者盧太城花蓮攝 114年9月30日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洪水威力之大將馬太鞍溪橋也沖斷,9月30日水流已緩,但斷橋處的橋墩柱間布滿淤泥土石。中央社記者盧太城花蓮攝 114年9月30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1日電)針對部分媒體報導經濟部未堵好堤防缺口等說法,水利署澄清,所謂「開口堤」(日本稱霞堤)並非堤防缺口,淹水主因為堰塞湖溢流量超過河川保護標準,與開口堤設置無關。

水利署透過新聞稿表示,本次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流量超過保護標準4倍,在極端複合型土砂災害所帶來的高含砂水流衝擊力,連橋梁都沖毀,一般堤防亦難以抵擋。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水利署說明,開口堤是治水常見的設計方式,主要功能在於減輕下游水患,平時讓聚落排水可以順利匯入河川,在發生超過保護標準下洪水時,能迅速退水排除;若上游溢流時,亦能透過開口堤把水再度導回河川,形成第2道防線。

水利署表示,已於災前依農業部團隊建議完成封堵並達到計畫堤頂高度,於兩個月內完成40萬立方公尺疏濬、堤防加高培厚及預布移動式抽水機等整備措施,並於災後立即成立前進指揮所,動員14個分署全力搶險,預計於115年汛期前完成全面復建,持續以最高強度推動復建,確保地方安全,守護民眾生命財產。(編輯:張良知)114100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堰塞湖釀災 季連成代卓榮泰慰問罹難者家屬致奠儀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