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光復市場部分攤商恢復營業 災民直呼想念野菜味

2025/10/23 12:15(10/23 14:1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花蓮馬太鞍堰塞湖溢流災後1個月,光復第一市場部分攤商23日恢復營業,營業超過30年的蕭姓乾貨攤商(圖)自費重新添購貨物、冰箱等設備,讓有需要的民眾買得到東西。中央社記者張祈攝 114年10月23日
花蓮馬太鞍堰塞湖溢流災後1個月,光復第一市場部分攤商23日恢復營業,營業超過30年的蕭姓乾貨攤商(圖)自費重新添購貨物、冰箱等設備,讓有需要的民眾買得到東西。中央社記者張祈攝 114年10月23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祈花蓮縣23日電)花蓮馬太鞍堰塞湖溢流災情重創光復鄉,災後1個月,光復鄉市場部分攤商恢復營業,儘管依舊冷清,蕭姓乾貨攤商說「有需要就會來」;謝姓災民說,「吃膩便當,想念野菜了」。

光復第一市場這兩天陸續出現攤商擺攤,住在阿多莫部落的徐姓攤商說,大水將擺攤用的架子都沖走,市場現在還是停電,攤商就自備小桌子,用「太陽電(日光)」在路邊擺攤。

她說,因為蔬菜有限,除了採野菜,也會去隔壁的瑞穗鄉批菜。

也有攤商說,市場攤商補助新台幣1萬元清理,若單純賣菜的攤商勉強夠用,但賣豬肉、卡拉OK的店家,冰箱跟音響設備都要重買,根本不夠用,到現在還沒辦法營業。

在市場營業超過30年的蕭姓乾貨攤商,貨品幾乎都泡水,災後自費上百萬元重新進貨、買冰箱跟修電線,邊整理邊營業,被問到預估損失多少?她說,「沒想這麼多,只想盡快營業,讓有需要的人買得到東西。」

蕭姓攤商每天搭火車從花蓮市往返光復市場營業,她說,只要看到下大雨,就會趕緊收攤回家,「現在看到下大雨,還是會怕」。

80歲的林姓攤販因攤位桌子被沖走,乾脆把小貨車直接停在攤位上營業。她說,山下的農田被淤泥埋住,還好山上的農地完好,可收成繼續營業。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住在中正路的謝姓住戶說,吃膩便當了,聽說市場重新營業了,特別到市場找野菜,買了牧草心及翼豆等野菜,想吃野菜很久了。

光復鄉公所表示,市場攤商生財工具幾乎全數損壞,目前已由建設課著手規劃,目前已有部分攤商恢復販售生鮮蔬果,在市場修復完成前,歡迎攤商進駐販售,方便鄉民採購所需物資。(編輯:林恕暉)1141023

光復第一市場部分攤商23日恢復營業,因多數攤位都被沖毀,林姓攤販直接把小貨車停在攤位開店。中央社記者張祈攝 114年10月23日
光復第一市場部分攤商23日恢復營業,因多數攤位都被沖毀,林姓攤販直接把小貨車停在攤位開店。中央社記者張祈攝 114年10月23日
花蓮馬太鞍堰塞湖溢流災後1個月,光復第一市場部分攤商23日恢復營業,部分商家動工整修,還有災民在路邊修剪頭髮。中央社記者張祈攝 114年10月23日
花蓮馬太鞍堰塞湖溢流災後1個月,光復第一市場部分攤商23日恢復營業,部分商家動工整修,還有災民在路邊修剪頭髮。中央社記者張祈攝 114年10月23日
光復第一市場部分攤商23日恢復營業,攤商自備桌椅,擺放生鮮蔬菜供民眾選購。中央社記者張祈攝 114年10月23日
光復第一市場部分攤商23日恢復營業,攤商自備桌椅,擺放生鮮蔬菜供民眾選購。中央社記者張祈攝 114年10月23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馬太鞍溪堰塞湖紅色警戒解除 花縣府指揮所轉型服務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