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印度積極發展半導體 莫迪:商用晶片今年將投產

2025/9/2 17:3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新德里2日綜合外電報導)印度總理莫迪今天表示,印度最晚將在今年底開始商用半導體的生產。他並喊出口號,稱印度將成為未來全球晶片創新的重鎮。

法新社報導,莫迪(Narendra Modi)在新德里出席年度印度半導體展(Semicon India)開幕式時致詞表示,美商美光(Micron)與印度業者塔塔(Tata)的測試晶片皆已開始在印度生產。

他進一步指出,商用晶片的生產將於今年內啟動,「這反映印度目前在半導體產業多麼迅速進展」。

印度半導體市場規模已由2023年的380億美元成長至2024-25年的450億至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5400億元),印度政府的目標是最晚2030年達到1000億至1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兆3800億元)。

印度目前有10項半導體計畫正在進行,總投資額價值180億美元(約新台幣5500億元),包括在北部的諾伊達(Noida)和南部的班加羅爾(Bengaluru)各有1座新的3奈米製程設計廠。

莫迪表示:「我們雖然起步較晚,但現在只會不斷前進。」

印度自稱在半導體領域有3方面優勢,分別是能替半導體設備生產零組件、能替半導體製造供應化學品和礦物等關鍵原料,以及能替從研發到人工智慧(AI)、大數據和雲端運算等業務發展提供協助。

莫迪提到,人口居全球國家之冠的印度還具備「人力資本」優勢,「全球半導體設計人才當中,有2成來自印度」。

鑒於國際間晶片需求大增、供應鏈卻集中在少數地區,印度表示他們正在打造囊括半導體設計、製造和封裝的「完整生態系」,以達成自給自足並兼具國際競爭力。(編譯:張正芊)114090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