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柯克遇刺與網路社群極端化 社媒業者一片安靜

2025/9/17 07:10(9/17 07:3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美國政治評論員柯克(中白衣者)10日在猶他谷大學參加活動,隨後遭到槍擊。(Tess Crowley/The Deseret News via 美聯社)
美國政治評論員柯克(中白衣者)10日在猶他谷大學參加活動,隨後遭到槍擊。(Tess Crowley/The Deseret News via 美聯社)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16日專電)美國年輕保守派倡議者柯克遇刺身亡,調查人員評估槍手羅賓森可能因社群媒體導致極端化,最後引發殺機。「紐約時報」指出,社媒業者曾誓言限制網路仇恨與極端言論,不過數年來未見成效,業者如今一片沉默。

美國媒體報導,射殺柯克(Charlie Kirk)的槍手羅賓森(Tyler Robinson)在社群媒體Discord群組對話,成為犯罪動機調查的資訊來源。社媒在開放的民主社會中,是否已是傳遞仇恨與推波激進行為的工具,再度成為焦點。

連日說明案情進展的共和黨籍猶他州長柯克斯(Spencer Cox)形容,社媒業者是「衝突製造企業」與「癌症」。民主黨籍聯邦參議員昆斯(Chris Coons)批評,網路推波助瀾美國的極端主義。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事件後主要社媒業者多保持沉默,避免成為輿論焦點。X主要股東馬斯克(Elon Musk)除外,他公開指責左翼人士,並呼籲對抨擊右派倡議者及慶祝柯克身亡的人進行報復。

美國社媒業者過去曾誓言攜手管制網路仇恨言論,移除暴力內容與不實資訊。柯克事件顯示,網路炎上與仇恨加劇如今已是棘手問題,但社媒企業置之不理。

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數位鑑識研究室資深主任布魯奇( Graham Brookie)表示,美國已經倒退;當各國與社媒業者共同清除網路暴力與仇恨言論時,美國狀況相對更糟。

臉書(Facebook)母公司Meta與谷歌(Google)持有的Youtube,經歷選舉資訊介入平台指控之後,都曾計劃擴大網路安全編制;但數年後,網上不實訊息與仇恨內容依舊,社群平台限制內容被批評為言論審查,以臉書為例,事實查核部門今年一月已停止運作。

訂閱《國際新聞》電子報 第一手掌握世界最新脈動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柯克身亡時刻的影像迅速在X、Instagram與Youtube等平台流傳,社媒點閱數與訂閱者大增。另一方面,被求處極刑的羅賓森活躍於網路,群組友人稱他為網路重症患者,除了線上遊戲,同時參與Discord平台討論,調查人員認為他陷入網路黑洞,最後引發殺機。

大型社媒論壇如臉書、Reddit、TikTok、X、Youtube等依據演算法,向使用者推出更多有興趣閱讀、觀看與參與討論的內容,但對如何阻止使用者受網路資訊不當影響無計可施。(編輯:陳承功)114091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右派網紅柯克遇刺 川普政府遷怒左派恐加劇撕裂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