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通話未提台灣 學者:沒有北京做文章空間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20日電)川習昨晚通話,雙方對外公布內容未提台灣議題。台灣學者點出3解析,TikTok等經貿問題較為迫切,中美正積極地為APEC川習會晤鋪陳,台美近期互動沒有北京做文章空間。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台北時間19日晚通話,雙方對外公布通話內容未涉及台灣議題。
新華社19日晚通稿側重TikTok問題;川普於通話後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受訪時表示,川習通話談近2小時,這是一場「非常好的對話」,雙方同意TikTok協議,相關進展順利,中國也希望看到TikTok繼續在美營運。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對中央社剖析川習通話。他說,川習通話聚焦在TikTok等經貿問題,這是目前較為迫切的議題;這次通話也是為了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川習會晤做準備與鋪陳,距離APEC僅剩1個多月。
張五岳提到,美台關係近期互動其實也沒有北京可以做文章的空間,看不出來近期美台互動有什麼議題是讓北京一定要在這次通話中提出來的。這次川習通話更多的意義是,透過中美領導人直接對話、建立溝通管道,確保中美分歧獲得管控,不至於有重大誤判。
「只要是川習正式會晤,北京一定會提出台灣議題的」,張五岳說,元首通話與會晤不一樣,相信APEC川習會晤時,北京會在這個場合拋出台灣議題;這次通話沒有提及台灣議題,不等於台灣角色比重下降,而是TikTok等問題更急迫。
張五岳提到,川普二次就任以來,到目前為止沒有打台灣牌。所謂台灣牌是指會刺激北京的情況,例如台美高層頻繁互動、台灣總統過境美國受到高規格禮遇與接待、美國派遣高層級官員來台、台灣國防或國安等官員赴美與重要官員交流。
張五岳強調,川普政府正致力於美中談判,台美互動沒有重大結構性改變,加上台灣政治環境在大罷免結束後也沒有大改變,這些條件讓北京也聚焦在TikTok等討論上,「我相信等到川習正式會晤,台灣議題一定是北京提出的重點」。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王宏仁對中央社表示,美國現在關切平衡貿易逆差等經貿問題,這次川習通話是接續在西班牙馬德里經貿會議後,推估通話細節著重在對於技術官僚談出來的結果做確認,雙方對外公布內容未涉及台灣議題算是「預期中」。
王宏仁認為,中美若要談及台灣議題,利用APEC場邊會晤機會應是較好的時間點。先前外媒披露美國暫停對台軍援等狀況,不能排除這是刻意透過媒體釋放給北京的暗示,目的是不希望台灣議題影響美中談判,「當然這個東西只是一種猜測」。
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張國城對中央社指出,這次川習通話聚焦在TikTok。TikTok做為一個短影音社群平台,對於川普團隊是很有幫助的,習近平清楚川普的盤算,知道川普試圖透過TikTok協議做為其可以妥善處理對中關係的心態,所以也願意拿TikTok做籌碼。
張國城認為,川普現在關切經貿、投資等議題,在這個情況下,台灣議題當然不會是通話重點,中國對於台灣議題處理也自有節奏。川普恐怕不會為了台灣議題得罪習近平,這個原則目前看起來沒有改變,「我想這個原則是我們(指台灣政府)應該要密切注意的,而且要想出辦法(應對)的部分」。(編輯:楊昇儒)114092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