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保守態度 空巴、德國參展商首度亮相台北航太展
(中央社台北22日綜合外電報導)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本月20日落幕,歐洲一反過去與台灣避談軍武的保守態度,在這場展覽中增加了不少存在感,空中巴士等歐洲參展商都是首次亮相。
路透社報導,台灣傳統上主要依賴美國軍售武器,過去數十年來,許多國家因擔心激怒北京引來報復,而對與台灣的任何防務合作抱持謹慎態度,特別是歐洲國家。
不過,台歐關係近年來逐漸升溫,中東歐部分國家日益同情台灣處境,尤其是在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
國防部長顧立雄上週在台北航太國防展參觀了捷克館,受到捷克參議院外交、國防暨安全委員會主席費雪(Pavel Fischer)歡迎。
費雪告訴記者:「現在,我們擁有許多在台灣的合作夥伴。我們了解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複雜性,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採取的各種積極手段。」
今年首度參展的德國經濟辦事處表示,在這次展覽中,「德國展現出在航太與安全領域的創新成果與產業實力」。
歐洲航太業巨擘空中巴士(Airbus)也首次參與台北航太國防展,展出「彈性旋翼」(Flexrotor)大型戰術垂直起降(VTOL)無人機,展示模型上還貼著「我愛台灣」的貼紙。這款無人機專為執行情報、監視與偵察任務而設計,續航時間長達14小時。
空巴發言人說,空巴正在推廣商用飛機以外的產品和服務,「包括直升機支援搜救任務、緊急服務與執法行動,以及安全通訊服務等」。
美國企業仍是主要參展者,包括生產台灣空軍主力F-16戰機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相比之下,歐洲已有大約30年未向台灣提供大型武器裝備。
1980年代,荷蘭向台灣出售兩艘潛艦,激怒中國,荷蘭政府隨後承諾不再向台灣出售武器。
1991年,法國向台灣出售6艘護衛艦,次年又出售60架幻影戰機。此後,法國也未再向台灣出售其他重大武器系統。不過,英國仍在協助台灣建造首艘國產潛艦。
另一個顯示歐台互動增加的跡象是,外交部長林佳龍近日赴歐洲訪問,先後走訪捷克布拉格、教廷與義大利羅馬,最後一站來到音樂之都奧地利維也納。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則在林佳龍之前一週訪問奧地利。
一名與歐洲夥伴合作的台灣軍用無人機製造商高層說:「現在(歐洲)謹慎程度降低了很多。因為烏克蘭,這個世界已經有所改變。」(編譯:劉文瑜)114092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