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諾貝爾頒獎機構高層示警 川普衝擊美國科研領袖地位

2025/10/2 20:14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斯德哥爾摩2日綜合外電報導)瑞典諾貝爾獎頒發機構高層人士告訴法新社,美國總統川普打擊科學研究的舉措,可能威脅美國作為世界科研領頭羊的地位,並影響全球科學發展及人才版圖。

法新社報導,自今年1月上任以來,川普(Donald Trump)已削減數以十億計美元的研究經費、打擊大學學術自由,並大量解雇各聯邦機構旗下科學家。

美國的諾貝爾科學獎項得主人數居全球之冠,這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美國長期挹注資源發展基礎科學、維護學術自由。

然而,負責頒發諾貝爾物理、化學及經濟獎的瑞典皇家科學院秘書長艾利格倫(Hans Ellegren)指出,這樣的情形恐會出現改變。

艾利格倫告訴法新社:「(二戰)戰後時期,美國取代德國成為世界頂尖的科研國家,如今卻開始削減研究經費,威脅到自身地位。」

根據獨立資料庫「補助金觀察」(Grant Watch),自今年1月以來,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已停止向2100項研究提供經費,總金額約達95億美元,並終止26億美元的合約。

受影響計畫包含性別、全球暖化對健康影響、阿茲海默症及癌症等領域的研究。

艾利格倫警告,儘管川普的政策主要是影響美國科研,但國際合作也受到衝擊,因為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也資助在其他國家的合作計畫。

一些國家試圖延攬美國科學家的同時,非美籍研究人員或許也會傾向離開美國,到其他地方繼續他們的科學工作。

訂閱《國際新聞》電子報 第一手掌握世界最新脈動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艾利格倫提到:「全球當前大趨勢是中國科研崛起,他們正投入令人難以置信的龐大資源。」

諾貝爾醫學獎委員會秘書普爾曼(Thomas Perlmann)也說道,川普應保護美國的學術遺產,並希望川普不會將美國的科研領袖地位「輕易拱手讓給中國和其他有意取而代之的國家」。(編譯:洪培英)114100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川普稱終結多場戰爭 未獲諾貝爾獎將是「侮辱」美國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