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省長:台灣示範農場改善農民收入 提升糧食安全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丹轆市3日專電)台灣駐菲律賓技術團在丹轆省設立示範農場近2年,省長克里斯提安.葉表示,與台灣之間的農業合作改善了農民收入,且鼓勵年輕一代參與農業,保障了糧食安全。
台灣示範農場座落於丹轆省(Tarlac Province)省會丹轆市(Tarlac City)的郊區,幅員大約5公頃,透過技術輔導、導入蔬果氣候韌性品種、種植高價值作物、引進台灣設施等方式,提高中呂宋農民的產量和收入。
丹轆省位於呂宋島中部,是菲律賓的稻米、甘蔗、玉米和多種蔬菜的生產中心,省長克里斯提安.葉(Christian Yap)近日接受中央社專訪指出,農民收入低是農業界面臨的一大問題,這現象不僅存在於丹轆省,也存在於整個菲律賓。
他說:「我們希望農民能進步、實現多元化發展,專注於更高價值的農業實踐。在台灣的大方協助下,特別是把示範農場設在丹轆省,讓我們的農民學到增加收入的新方法。」
克里斯提安.葉表示,台灣以生產高價值作物、優質蔬菜和水果而著稱,丹轆省希望透過與台灣的合作學習新技術,而這座示範農場大幅提升了農民的耕作知識。
他也指出,在年輕人普遍不願務農的情況下,糧食安全已面臨挑戰,但透過台灣示範農場的成功案例,年輕人看見農業也能帶來收入,進而激勵年輕人參與農業。
菲律賓農業部今年3月發布新聞稿稱,在與台灣駐菲律賓技術團的合作下,當地農民取得水稻和蔬菜生產的良好農業規範(GAP)認證,農民也透過輪作制度與種植多元化,改善了現金流。
以番茄為例,1000平方公尺農地在4個月的生產週期中,為農民創造了20萬披索(約新台幣10萬4000元)收入;農民種植辣椒,在8個月的生產週期中賺到8萬披索。
他說:「丹轆省是菲律賓的糧倉,7成以上的土地為可耕地,土地肥沃,非常適合農業生產。但我們需要更多農民與農業知識,因此示範農場非常重要,它有助於激勵年輕一代投身農業。」
示範農場是在台灣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TaiwanICDF)菲律賓農業群落鞏固合作計畫下設立,於2023年12月正式啟用,當時的省長蘇珊.葉(Susan Yap),也就是克里斯提安.葉的母親,也出席觀禮。
另一方面,他提到,台灣除了能製造先進農業設備之外,也是領先全球的自行車產地,因此自行車也是雙方的潛在合作領域之一。
他說:「騎自行車在丹轆省是一項很受歡迎的運動,既是一種交通方式,也是一種休閒與運動的方式。我知道台灣是自行車製造業的重鎮,我們希望能夠與台灣建立合作關係,學習自行車製造業的經驗。」(編輯:韋樞/高照芬)114100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