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桂民海遭中國逮捕10年 瑞典靜默外交遭批評
(中央社記者辜泳秝斯德哥爾摩17日專電)作家暨出版人桂民海受中國監禁今天屆滿10年,桂民海依舊下落不明,瑞典國內文化圈與媒體界對瑞典政府的靜默外交強烈批評,並在今天到中國大使館外抗議,聲援桂民海。
瑞典籍的作家暨出版人桂民海是香港銅鑼灣書店前股東,10年前的今天於泰國失蹤,2016年1月出現在中國中央電視台,中國當局宣稱桂民海消失的原因跟2003年酒駕案件有關。中國外交部在2017年10表示,桂民海已完成交通事故案件的服刑且將其釋放,但2018年1月20日桂民海與2名瑞典外交官在從寧波前往北京接受醫療照護的火車旅途上被便衣警察抓走,從此下落不明。
瑞典政府過去10年營救桂民海的靜默外交手法遭到許多批評,還曾在2019年爆出醜聞,時任瑞典駐中國大使林黛安(Anna Lindstedt)私下安排桂民海女兒安潔拉(Angela Gui)與中方代表會面,要求安潔拉對媒體噤聲。東窗事發後林黛安被撤職調查,後遭起訴。
瑞典快報(Expressen)報導,瑞典「拉烏爾‧瓦倫伯人權中心」(Raoul Wallenberg Center for Human Rights)的資深研究員貝格(Susanne Berger)認為,瑞典政府對桂民海的營救並沒有非常積極,很顯然希望事情可以在不挑釁中國的情況下得到解決。
貝格研究了許多類似的案件,發現瑞典的靜默手法讓桂民海的狀況注定因遲疑而膠著,這正是中國想要的。她在其他2個發生在厄利垂亞與伊朗的案例中也看到相同的狀況,瑞典政府在這些案例中都不願意改變其靜默外交的手段。
貝格認為,瑞典政府大可像抗議俄羅斯一樣採取經濟手段,但是瑞典政治人物對於對抗強權的政治與經濟成本精打細算。
今年3月瑞典記者梅丁(Joakim Medin)被土耳其逮捕時,瑞典國內政界、媒體與公民社會都有強烈的反應,造成強大的壓力,瑞典外交部也迅速採取行動,梅丁在2個月後便被釋放。相較於桂民海事件,瑞典政府猶豫不決的態度有很大不同。
瑞典外交部長斯典尼嘉德(Maria Malmer Stenergard)正在中國訪問,她表示,她很清楚地對中國方面要求釋放桂民海,她對中方的說法不完全贊同,也表示桂民海的案件是兩國關係的重大阻礙。
這週有87個瑞典公民團體連署,要求中國立即釋放桂民海,也要求瑞典政府在此之前有條件地與中國進行經濟合作。
瑞典作家協會與多個文化團體今天舉辦桂民海詩集朗誦會,瑞典筆會也召集大眾到中國駐瑞典大使館前抗議,呼籲釋放桂民海。(編輯:唐聲揚)114101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