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深化亞洲布局 尋求新市場與美中平衡外交
(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22日專電)在全球經濟格局快速變化之際,巴西總統魯拉正積極推動多邊外交與經貿策略,尋求在亞洲拓展新市場的同時,也試圖與美國總統川普展開關稅談判,以減輕巴西出口產品面臨的貿易壁壘。
根據CNN巴西新聞網報導,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今天抵達印尼首都雅加達,隨後將前往馬來西亞,出席26至28日在吉隆坡舉行的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峰會。巴西出口與投資促進局(ApexBrasil)指出,印尼與馬來西亞合計存在超過500項潛在商機,涵蓋食品、燃料、藥品、汽車與半導體等領域。
報導指出,馬來西亞對清真食品需求旺盛,巴西作為全球主要清真雞肉出口國,具備競爭優勢。印尼則在肉品、機械設備與原材料方面展現高度興趣,巴西近期獲准向印尼出口17家肉品加工廠的產品,顯示雙邊貿易正加速擴展。
根據CNN另一篇報導,魯拉與川普(Donald Trump)預計在馬來西亞峰會期間進行非正式會晤。此舉被視為巴西推動美國關稅談判的起點。魯拉曾提出3種會晤選項,包括邀請川普參加巴西下個月將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峰會、雙邊訪問或在馬來西亞短暫會面,最終川普選擇第3種方式。
預期會談將涵蓋數位平台監管、巴西電子支付系統Pix是否構成美企市場障礙,以及影音平台Rumble在巴西遭封鎖的議題。魯拉強調,巴西願意就各項議題展開對話,但不會討論川普的政治盟友、前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的司法案件,維護國家主權與民主原則。
BBC巴西新聞網報導則聚焦巴西與中國的經貿關係。中國已成為巴西最大貿易夥伴,2023年吸收約30%的巴西出口,主要為大豆、鐵礦石與原油等初級商品。專家警告,這種出口結構可能導致巴西工業空心化,因為國內缺乏原材料的深度加工。
此外,中國對巴西出口的工業品中,74%屬中高科技產品,而巴西對中國的此類出口僅占5%。巴西法令規定免除原材料出口稅,也被認為削弱了加工產業的誘因。
魯拉政府正試圖透過「新巴西工業計畫」投資促進本國工業升級。同時透過與美國、中國及東南亞國家的多邊外交與經貿談判,尋求在全球供應鏈中提升巴西的角色與競爭力。
報導指出,巴西的挑戰不在於與中國或美國的貿易本身,而在於能否制定長期的產業升級策略,減少對初級商品出口的依賴,並強化本地加工與技術能力。(編輯:田瑞華)114102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