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入侵近4年 貪腐醜聞與司法風暴考驗澤倫斯基
(中央社基輔12日綜合外電報導)俄羅斯入侵近4年的時刻,一宗重大貪腐醜聞以及愈來愈多針對烏克蘭總統府人士利用司法系統恐嚇與壓制批評者的指控,震撼了基輔,對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構成重大考驗。
法新社報導,前能源部長、現任司法部長加盧申科(German Galushchenko)今天遭到停職,他捲入了一宗針對澤倫斯基親信的調查,該親信被控策劃一宗涉及能源部門、金額規模約1億美元的貪汙案。
雖然加盧申科否認有任何不法行為,但這起醜聞在全國引發憤怒,因為烏克蘭的電網在俄羅斯密集攻擊下岌岌可危,而冬季即將到來。
這些挑戰發生在澤倫斯基的關鍵時刻。自2022年俄羅斯入侵以來,他的支持率一直居高不下,幾乎未受挑戰;但如今,隨著俄軍在東部推進,政治壓力也隨之加劇。
此事也凸顯了烏克蘭在兩難之間的緊繃平衡,一方面必須集中權力以應對戰爭,另一方面又得推動民主改革,以符合加入歐盟的條件。
最近引發外界指控澤倫斯基親信「拿司法當武器」的事件,是上月針對烏克蘭國家能源公司(Ukrenergo)前總裁庫德里茨基(Volodymyr Kudrytsky)的逮捕行動。他被控貪汙挪用公款。
庫德里茨基及其支持者否認指控,稱這是當局對他批評政府防禦電網策略的報復。
他目前獲得保釋,並對法新社表示:「這完全是政治操作。沒有總統辦公室的介入,這根本不可能發生。我只是被挑出來當替罪羊。」
他並說,當局想「警告那些敢於對敏感議題發表意見的人會有什麼下場」。他並提到,他與政府高層關係緊張。
反對派議員索夫森(Inna Sovsun)對法新社說,這是一種透過刑事案件讓人噤聲的策略。
她說:「你會知道自己被立案盯上,一旦你做了他們不喜歡的事,就會拿出來對付你。」
當法新社上週詢問此案時,澤倫斯基回應這應由司法機關裁決,並說:「庫德里茨基曾負責一個龐大的體系,而那個體系必須保障我們的能源安全。他應該做到這一點。」
在俄羅斯持續攻擊下,烏克蘭電網屢遭破壞,有關基輔是否盡力防護的指責,已成為極為敏感的議題。
除了法院案件外,本週另一宗牽涉總統創立的製作公司共同所有人明迪奇(Timur Mindich)的巨額貪腐指控,進一步加深外界對戰時權力過度集中的憂慮。
澤倫斯基辦公室今年夏天曾試圖削弱兩個反貪機構—國家肅貪局(NABU)和肅貪專責檢察署(SAPO)的獨立性;這兩個反貪機構正負責調查這起案件。
這一局面讓歐盟陷入兩難:布魯塞爾支持烏克蘭入盟,但同時敦促基輔在戰爭中仍要維持並深化民主改革。
自蘇聯解體以來,烏克蘭屢陷貪腐醜聞之中—貪腐與法治問題仍是基輔加入歐盟的最大障礙。
歐盟雖肯定自2014年革命以來的進步,但最新的監測報告指出:「司法與檢察體系的誠信、功績制度與專業能力仍然薄弱。」
反貪團體指出,這並非孤立事件。
澤倫斯基的前任、政治對手波洛申科(Petro Poroshenko)今年稍早也遭控貪腐,他稱這是出於政治動機。
同時,國家肅貪局探員馬加梅德拉蘇洛夫(Rusln Magamedrasulov)在押,遭指控「協助侵略國」,罪名是與俄羅斯進行商業往來。
其支持者聲稱這起案件為捏造,目的是報復他揭發本週曝光的貪腐案。
國家肅貪局其他人員也有人被捕或遭到搜查,令該機構承受巨大壓力。
外界愈來愈關注澤倫斯基將如何回應。
烏克蘭反貪腐行動中心(Anti-Corruption Action Center)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克雷紐克(Daria Kaleniuk)說:「現在的問題是—他們會怎麼做?如果澤倫斯基選擇庇護核心圈、轉而攻擊反對者呢?」(編譯:嚴思祺)11411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現身德國國會 沈伯洋:勇敢台灣人不因中國恐嚇退縮[影]](https://imgcdn.cna.com.tw/www/webphotos/WebCover/420/20251112/1598x1198_229258286459.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