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圈各國領導人:遠北混合戰風險與日俱增
(中央社倫敦16日綜合外電報導)北極地區的領導人警告,俄羅斯和其他國家發動「混合戰」(hybrid warfare)威脅,正從波羅的海往更北地區蔓延,其中包括對海底網路電纜的破壞行動。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法羅群島總理約翰尼生(Aksel Johannesen)表示,丹麥與格陵蘭計劃在兩地之間鋪設新的數據電纜,地處偏遠的法羅群島正在與雙方洽談,希望讓這條電纜行經法羅群島,以提升其對潛在攻擊的韌性。
約翰尼生說:「當你身處北大西洋中央的一座孤島,你就很脆弱。我們現在主要依靠兩條通訊電纜,如果兩條電纜同時受到攻擊,我們將與世隔絕。」
北極地區因地處偏遠、人口稀少,容易受到近月來歐洲各地出現的混合式威脅影響,包括波羅的海網際網路與電力電纜被破壞到領空遭侵犯等。儘管北極地區尚未傳出令人矚目的事件,官員懷疑某些攻擊可能已悄然發生、未被察覺。
歐洲最近也出現一連串較低層級的破壞行為,包括縱火、破壞官員住宅等,其中部分事件被歸咎於俄羅斯所為。
來自格陵蘭的丹麥國會議員拉森(Aaja Chemnitz Larsen)指出,格陵蘭目前主要海底電纜系統一段連接加拿大,一段連接冰島。興建額外電纜可確保其中一條一旦受損,其他電纜仍可維持通訊不中斷。
拉森說:「西方世界的弱點,在這裡會放大1000倍。如果我們有一條電纜被切斷,我們將會有6到9個月沒有網路。」她補充說,格陵蘭缺乏監控能力,難以追蹤任何可能發生的攻擊。
近年北極或周邊地區已有多條電纜受損,連接薛特蘭群島、奧克尼群島和法羅群島(Shetland, Orkney and Faroe Islands)與蘇格蘭的電纜近期3度受損,2022年一次、另外兩次則發生在今年。
一條連接挪威斯瓦巴群島(Svalbard)的數據電纜2022年1月受損。挪威國家廣播公司(NRK)調查後發現,一艘俄羅斯漁船曾在電纜上方通行超過140次。
丹麥上月宣布將斥資87億美元(約新台幣2665億元)採購F-35戰機並強化北極安全,包括鋪設連接格陵蘭的新電纜,還說會與法羅群島討論是否將讓這條電纜行經此地。
格陵蘭與法羅群島皆是丹麥的自治領地。
約翰尼生說,法羅政府提議與挪威和歐盟(EU)同步制裁兩家「可能從事間諜活動」的俄羅斯漁業公司,「與烏克蘭戰爭無關,而是關於混合式攻擊威脅」。
法羅政府去年在與哥本哈根的會談中提議鋪設第3條電纜。約翰尼生補充說:「風險依然存在,但會降低。」
許多北極圈國家與衛星公司簽有網路備援協議,但這些協議僅能涵蓋很小一部分通訊需求,無法完全取代主要網路。
冰島總理弗羅斯塔多蒂爾(Kristrun Frostadottir)告訴金融時報,冰島也有備援協議,「足以應付關鍵需求」。(編譯:劉文瑜)114111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