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忘東忘西 這些秘訣讓你記更牢
(中央社網站)「這個人好面熟,可是想不起來他的名字」、「我的密碼到底是什麼?」這是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現的經驗。別擔心,專家說這不是失智前兆、不是記憶力退化,只是大腦欠栽培,鍛鍊一下就行了。
開設「記憶門診」將近30年的法國神經科與神經心理科醫師貝爾納.克瓦希爾(Bernard Croisile)設計了一套五感開發練習題,標榜透過100個由初級、中級到高級的趣味遊戲,可以提升專注力、觀察力、聯想力、邏輯推理能力,遠離健忘。
首先,先來釐清「記憶」的定義是什麼。克瓦希爾表示,記憶不只是單一機制,實際上,有好幾種不同的記憶類型,也包括學習新資訊的能力。當我們年紀越來越大,抱怨記憶力越來越差時,我們所指的是把最近的一些記憶,或是以前擁有的知識忘掉了。
●記憶力和年紀有關嗎?這個問題應該換一種問法:記憶的表現會不會在哪個年齡層特別出色?
答案是:有。直到30歲左右,我們都擁有傑出的記憶力:比較容易專心,學習也快得多;之後,學習就變得比較困難了。但這完全不是克服不了的事!只是要達到差不多的結果,需要多一點時間而已。15歲時,我們只要背3次,就能背好一首詩。到了50歲,得花更多時間分析這首詩、處理資訊,而且,對干擾和雜訊會比較敏感,因此需要更多時間、更多次嘗試,才能牢記同一首詩。高中生可以一邊聽音樂一邊複習功課,但40歲的人卻需要安靜才能專心。
相反地,若要追溯或補完某項知識,年齡就是一個優勢了,因為較年長的人擁有的回憶與經驗的記憶庫更豐富。
舉個例子:如果你是個年輕記者,正在撰寫一份專題,你對這個主題當然會比你的總編輯還了解。但他可能可以告訴你,10年前在哪份報紙上,已經刊登過一篇相同主題且非常有趣的文章了。這是他的經驗記憶在運作,是隨著時間累積的知識與回憶的反映。
●年輕時學習外語效果最好?以外語來說,最好早點學,因為外語是非常嚴謹的知識。一個語言的字彙組成和語調學習,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了。小孩直到5歲,都能學會不同語言的任何語音頻率;但在更大之後,就只會選擇已經聽過的語音 頻率來學習。 對成人來說,這項任務屬於「死背」記憶的範圍,相對困難許多。可 是別忘了,總是會有例外。
●記憶力和遺傳有關嗎?一般人普遍認為,基因可以解釋記憶能力的差異。即使教育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我們也的確會看到,有些人雖然沒有長時間在名校念書,但擁有很好的記憶力;反而其他就讀名校的人卻沒有。然而,現在還沒有研究者找到承載著超強記憶力的基因。只能說記憶力 一定是天生與習得、遺傳與教育的混合物。
●男人和女人的記憶方式相同嗎?整體而言,只要是和語言相關的,女性就比較擅長,而男性在需要運用到物體的空間視覺時,則顯得更有效率。例如要記住某條路線的時候,女性會傾向記住語言的標記(「在藥房那裡右轉」),男性則更注意在空間中的方向改變。
然而,這些結果也是統計調查,並不表示天生是某個性別的人,在其最感興趣的領域中,不會擁有比異性更好的記憶或認知表現。
●維他命能「活化」記憶嗎?如果很疲憊,維他命C可以讓人稍微專注一點。但是,許多被看作能提升記憶力的產品大多屬於安慰劑而已。從大腦的營養學觀點,則建議一週吃兩次魚油。不是說魚吃得越多,記憶力就越強,只不過是因為對於記憶的運作,我們不太知道要著重於健康生活的重要性—也就是均衡飲食、充足睡眠,維持良好的整體健康狀態,如此而已。
●記憶有「飽和」的限度嗎?我們似乎永遠無法把記憶庫裝滿,也永遠都可以再記得多一點東西。除了生病之外,一個8、90歲的人,其實完全有能力再記住新事物。
但相對地,我們的學習機制卻會在學習到某段時間後達到飽和:平均為45分鐘到2小時。然而只要能不時換一下學習科目,就可以連續背上6個小時。而且最好分成幾個小段落來記憶,才能避免太接近的資訊互相干擾。雖然你不會全都記住,但至少你要背的那一小部分可以滾瓜爛熟。當然在一段時間之後,還是該休息的 ……或是換個領域!在你改變主題的時候,也能重新刺激學習機制,因為新事物具有激勵效果。
讓你記更牢的秘訣:
●反覆讀出聲音,或默唸幾次你想要牢記在心的事情。 電話裡的人報上姓名時,就複誦他的名字幾次,直到你已經能把它記在筆記本上為止。
●當要記下的事情超過5件時,就幫它們分組。 這麼一來,在這些數字兩兩分組後,就比較容易記得電話號碼了: 記下01 44 39 41 81,而不要記成0144394181。
●把要背下的資訊,和你已經知道的連結在一起。 如果你一開始就認出「HSNCFG」這個字串中間的字母「SNCF」是法國國家鐵路公司通用的縮寫,就能較輕鬆地背好這串字母。只要你發現「1789」這個組合是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年份,數字「417893」也是可以這樣輕鬆記住。
●對同一則訊息來說,比較好的方式是同時使用好幾種編碼方式,勝過只依靠單一面向。舉例來說,要記住一條路線,語文與視覺的雙重編碼效果就會非常好。如果我們記地圖的時候,搭配一些語文標記(向左轉、走自由大道等……)就能把地圖記得更牢。
●最後,請學著減輕你的記憶的負擔,不需要強迫自己不惜任何代價牢記所有訊息,因為清單、筆記和行事曆這些工具都可以輕易幫你把它們找回來。(書摘《從此不再忘東忘西--擴充記憶體的100個趣味遊戲》,如何出版)1060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