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不止息!靈鷲山協助緬甸強震重災區義診 啟動重建計畫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14 12:00:57)
緬甸328強震重創當地生活,跨國慈悲行動未曾停歇。靈鷲山佛教教團秉持「愛不止息」的人道精神,捐贈經費採購醫療物資,攜手國際非政府組織「國際社區夥伴」(Community Partners International,簡稱CPI)支援義診行動,並展開下個階段的「房屋重建計畫」,將佛教慈悲精神實踐於緬甸援助現場。
出生於緬甸的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在地震後第一時間表達關切,迅速動員救災,展現宗教關懷。3月30日於災區中繼站施粥,4月1日起從台灣與泰國調運乾糧、藥品與屍袋等當地急需用品,為災民提供即時援助。
靈鷲山慈善基金會了解合作夥伴的救助計畫後,4月下旬確定協助,用於支援當地非營利組織(NPO)進行緊急醫療服務。隔日即獲CPI回函致謝,信中表示:「在緬甸最艱困的時刻,靈鷲山所帶來的不僅是資源,更是希望。」他們強調,這筆捐助讓無數災民獲得即時醫療,也讓他們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暖連結。
不僅資源到位,更展現具體成果。CPI所屬的奈提清瑪診所(Nae Thit Kyan Mar,簡稱NTKM)深入曼德勒與實皆等地展開義診,為無法就醫的民眾提供初步診療、緊急處置與衛教服務。居民紛紛表示,在艱難時刻見到醫療團隊進村救援,是莫大安慰。
靈鷲山慈善基金會與CPI透過長期的合作計畫,建立了信任與專業的基礎,並適時掌握、了解資源流向,確保每筆捐助發揮實效。與NTKM等在地團隊聯手,不僅提升援助效率,也讓宗教與慈善力量深入社區。
靈鷲山教團正推動賑災計畫第二階段,重點轉向重建。根據靈鷲山緬甸國際禪修中心監院淨念法師實地勘察,通往首都奈比都途中有兩村莊幾近全毀,許多家庭流離失所,擬定為優先重建區域。另兩村之間的鄉診所全毀,學校地面隆起,急需另尋地點協助重建,已展開「房屋重建計畫」,將協助災民建家園,及寺院重建,讓民眾有心靈寄託的場域。
緬甸弄曼沙彌學院副院長恆明法師表示,曼德勒省、實皆省、勃固省有多間寺院受災嚴重,也需要援助,教團將在尊重當地文化與民眾需求下,協助當地重建工作。此外,靈鷲山與台灣的黃師兄號召捐助善款,已在曼德勒省古城阿瑪拉普拉(Amarapura)、實皆省重災區村落,針對數百戶投入重建、暫時無法工作的災民,每戶發放一個月10萬緬幣的生活補助。
災難無情,慈悲無盡。靈鷲山佛教教團表示,透過持續推進的醫療合作計畫,期盼為緬甸災後重生鋪設穩健的復原之路,讓國際佛教界的慈悲智慧成為苦難中的一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