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大公廣系畢製用故事傳遞專業與熱情 職人專訪探索美業新思維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10 12:05:24)崑山科技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系與社團法人臺灣專長培訓及友善生活推廣發展協會簽訂「短影音與Podcast 製作教學模組」技術移轉案,並持續執行職人專訪與影音內容製作,9月5日邀請薰心靈花園美容美體工作室創辦人兼美容師庭薰擔任專訪來賓,分享從自學到創業的歷程,以及如何打造獨特的「臉部撥筋」課程,將美容從單純的外在修飾提升為「身心療癒」的專業服務。
公廣系大四畢業製作團隊「Lemon Sugar」持續規劃與製作Podcast 節目,該次邀請薰心靈花園美容美體工作室創辦人兼美容師庭薰與主持人紀宇涵進行對談,庭薰原本並非美容產業出身,她曾經歷一段斜槓探索期,在嘗試不同工作後,逐漸察覺自己對「療癒」的熱情。她表示:「我只是想做一些能讓人安心放鬆的事。」於是她投入大量時間自學臉部美容,並摸索出有別於傳統醫美的方向。
不同於市面上強調快速改善外觀或醫療導向的美容方式,庭薰設計的「臉部撥筋」課程更注重「療癒與放鬆」,她認為臉部承載著情緒與壓力,透過細緻的撥筋手法,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舒緩肌肉,更能帶來心靈安定。她坦言:「真正的挑戰並非技術精進,而是如何堅持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創業初期不被旁人不理解,甚至懷疑它的價值,但當我看到客人從疲憊轉為放鬆、從緊繃轉為微笑時,我就知道自己做對了。」
這次專訪的製作,不僅是學生課程成果的展現,更是技術移轉案持續推進的具體實踐,團隊成員蕭雅璇說:「我們目前已經訪談過不同領域的職人,包括手作藝術、文創設計與新創產業等,庭薰的故事讓我們再體會到,專業不只是技能的累積,更來自熱情、興趣與堅持,我們希望透過 Podcast 與短影音,把這些真實經驗傳達出去,讓更多人獲得啟發。」
指導老師劉正道強調,這個技術移轉案的最大價值,在於讓學生能在實作中學習,職人專訪系列讓學生能夠直接面對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學習如何深入提問、捕捉核心價值,並轉化為具教育意義與啟發性的影音教材,這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專業能力,也培養他們觀察與理解產業的視野。學生不僅在課堂中學習媒體內容製作,更透過系列專訪逐步累積實戰經驗,並將真實故事轉化為能啟發年輕世代的教育資源。
Kun Shan University:https://www.ksu.edu.tw/focusNews/detail/1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