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隊登倫敦時裝週SS26國際伸展台 展現臺灣時尚創意感官盛宴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19 12:05:38)倫敦時裝週SS26自即日起至日9月22日展開,為強化臺灣時尚國際能見度,文化部持續支持協助國內設計師品牌參加各大國際展會,今年有APUJAN、INFDARK、JENN LEE與RAY CHU等臺灣品牌,入選倫敦時裝週發表2026春夏最新作品。文化部於英國當地時間9月18日辦理「從臺北到倫敦—臺灣創意感官盛宴」媒體見面會,向全球媒體及時尚評論家展現4位設計師的獨特設計,藉由服飾作品傳遞設計師創作思維,共同詮釋臺灣當代時尚。
媒體見面會活動在倫敦當代藝術學會(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s)舉行,由臺灣藝術家吳雅筑(Rain Wu)策展,以臺灣餐桌上常見的香料與水果串聯4位設計師作品,呈現服裝細節及品牌的設計美學風格。活動現場並與倫敦BAO刈包餐廳合作打造臺灣特色餐點,將觀展體驗延伸到嗅覺、味覺、觸覺等多個感官層面,以創新手法詮釋臺灣風味,與服裝概念呼應,勾勒臺灣時尚美學與文化底蘊。
參展品牌與作品以不同的角度表現了臺灣多元文化,APUJAN的服裝以多變化的針織和原創布料搭配富有層次的剪裁,帶來織品實驗與文學典故的奇幻想像,令人忍不住觸碰布料,感受設計中的故事性;INFDARK擷取臺灣古早味紋樣轉化為現代圖案,並延續解構手法,展開傳統與當代的對話,從黑色鏤空結構隱現復古圖像,到紅色套裝蘊含細緻符號,再到多彩拼接的前衛設計,設計師以浪漫的叛逆魂,詮釋獨到的時尚復古美學。
JENN LEE在今年歡慶品牌10週年之際,將東方旗袍工藝與前衛解構並置,讓身體、慾望、自由與愛在服裝之間自由流動,化作一封給當代女性的暗黑情書;RAY CHU的無性別系列強調永續性和多樣性,打造剪裁合身、無性別的輪廓,在線條結構與柔和流動間取得平衡,並以日常微小細節轉譯時尚語言,如臺灣農業廢棄物再製布料透過服裝重獲新生,也以3D列印技術轉化出花卉與自然符碼,為服裝注入詩意與力量。
設計師JENN LEE表示,讓藝術走入生活的展出方式,把作品的詩意轉換出來,跟國際有更多交流,「我覺得很好」,交流最重要的就是人與人的互動,更多的對話可以產生親密感與火花,透過策展巧思讓嘉賓不只是「看見」服裝,更能「感受到」每件作品背後的情感與創意。
本次活動出席貴賓包含主辦倫敦時裝週的英國時裝協會(British Fashion Council)策略顧問Anna Orsini及Vogue、英國廣播公司(BBC)、泰晤士報(The Times)、富比士(Forbes)等國際知名時尚媒體,在參與活動後多表示,「這次活動有很令人驚艷的感官體驗,不同於一般商品陳列室的展現方式,更能真切傳達臺灣設計師品牌在文化與情感面的用心」、「臺灣的時尚設計與表達方式非常細膩,並且在永續材質上也有很多突破,期待未來看到更多臺灣作品的發表,會持續關注」。
媒體見面會結束後,4位設計師的2026春夏最新作品將分別於9月19日至22日期間,接力在倫敦時裝週展出發表(詳細秀程可參考倫敦時裝週官方網站),透過品牌設計師一次次的創作及在國際舞台的呈現,逐步將屬於臺灣的時尚品牌特色印象擴展至各地,讓臺灣文化與世界產生共鳴。
文化部表示,臺灣創意的深度與感性、科技技術的開發應用都在國際間逐漸受到矚目,未來亦將持續透過多元的交流活動及輔導計畫,為國內設計師打造舞台,注入時尚產業發展動能及協助介接國際,期待臺灣設計師及作品可以在世界持續發光發熱。
London Fashion Week倫敦時裝週官方網站:https://londonfashionweek.co.uk/sched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