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更多訊息

中山醫大攜手高醫大辦STEAM探究營 跨域實作翻轉學習現場

發稿時間:2025/10/08 17:59:45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008 17:59:45)台中中山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與高雄醫學大學共同舉辦的「2025年科學暨醫學STEAM教育探究營」,在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高雄市及臺中市政府教育局的支持下,於日前圓滿落幕。活動自今年春季開始,歷經半年籌備,近50位來自兩校的學生志工接受超過40小時專業培訓與試教演練,於7至8月間在高雄、員林與臺中舉辦四梯次營隊,共吸引165位高中生參與,場場額滿、迴響熱烈。

中山醫大與高醫大攜手舉辦2025年科學暨醫學STEAM教育探究營。
中山醫大與高醫大攜手舉辦2025年科學暨醫學STEAM教育探究營。

活動於高雄市立三民高中、高雄女中、彰化員林高中及臺中文華高中舉行,開幕典禮均邀請地方教育主管及校方代表出席。臺中市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中山醫大長期實踐大學社會責任(USR),在醫學教育普及化與STEAM教育推動上皆具成效,展現大學與地方合作培育人才的典範。

文華高中場課程「聲歷其境:從聲音定位到聽覺科技的探索」,以聲音科技與化學實驗為媒介,激發學生對自然科學和環境永續議題的反思。
文華高中場課程「聲歷其境:從聲音定位到聽覺科技的探索」,以聲音科技與化學實驗為媒介,激發學生對自然科學和環境永續議題的反思。

中山醫大黃建寧校長指出,結合「科學」與「醫學」的STEAM教育,能引導青年在跨域中探索與實作,啟發創新與批判思維。他強調,學生志工不僅傳遞醫學專業,也以行動落實社會關懷,讓高中生在體驗中理解醫學教育的核心精神,為臺灣未來醫療科技發展奠基。

營隊由中山醫大通識教育中心講座教授洪瑞兒、中山大學講座教授林煥祥與清華大學助理教授王薪惠共同規劃。三位學者共同指出,面對AI與永續浪潮,學生須透過跨領域探究與實作,培養獨立思考與團隊協作等核心素養。志工自籌備階段即接受完整訓練與試教考核,以確保課程品質與教育成效。

四梯次的營隊以「生活化、情境化」為特色,課程涵蓋精準醫療、AI應用、解剖模擬、環境永續與程式設計等內容,讓學生從日常現象探索醫學與科學的連結。高雄場以「藥食能重來」與「牙膏背後的秘密」介紹營養與口腔健康;員林場「烏賊遊戲」與「樂高噗哺」結合解剖觀察與機器人設計,體驗動手實作的樂趣;臺中場「聲歷其境」與「化學花園」則以聲音科技與化學反應引發學生對自然科學與永續議題的興趣。

學生透過探究與實作活動,激發對STEAM的學習興趣。
學生透過探究與實作活動,激發對STEAM的學習興趣。

洪瑞兒講座教授表示,學生志工是推動活動持續創新的關鍵。透過充滿熱情與使命感的青年,從課程設計到現場引導全程投入,讓醫學STEAM教育更具生命力。她感謝教育部及地方政府的長期支持,使大學能發揮社會責任,將醫學教育扎根校園,啟發高中生的探索精神與學習熱忱。藉由中央與地方協力及跨校合作的教育力量,透過實作與思辨,學生在學習中培養創新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也為臺灣未來的科學與醫學教育注入新能量。

中山醫大講座教授洪瑞兒(中)與營隊學生合影。
中山醫大講座教授洪瑞兒(中)與營隊學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