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更多訊息

中山醫大淨零廚餘工作坊 推動資源再利用與永續教育

發稿時間:2025/10/08 18:00:29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008 18:00:29)台中中山醫學大學教學資源暨教師成長中心日前舉辦「114年度翔鷹計畫:淨零廚餘.廢棄變黑金」,由心理系謝筑勻與公衛系蘇玫方兩位同學共同規劃與執行,獲得獎助肯定。企劃初衷為協助經濟不利學生,透過參與活動培養耐心,並結合心理學、公共衛生與職能治療專業,將廚餘再利用推展到社區,鼓勵全民參與。藉由具教育意義的團隊協作與經驗交流,精進學生專業技能,落實「專業知識回饋社會」的核心價值。

中山醫大教學資源暨教師成長中心舉辦「翔鷹計畫:淨零廚餘廢棄變黑金」工作坊。
中山醫大教學資源暨教師成長中心舉辦「翔鷹計畫:淨零廚餘廢棄變黑金」工作坊。

活動特別邀請台灣寬霖關懷協會師資團隊講師黃鈺惠,帶領學生體驗自製廚餘回收箱,透過實務操作,教學如何將果皮、菜渣等日常廚餘轉化為有益農作的肥料與液體沃肥,進一步推動廚餘資源再利用與永續環境教育。

台灣寬霖協會黃鈺惠講師帶領學生了解廚餘資源再利用與永續環境教育。
台灣寬霖協會黃鈺惠講師帶領學生了解廚餘資源再利用與永續環境教育。

黃鈺惠指出,只要將廚餘倒入木箱,搭配土壤、木屑或咖啡渣,就能避免發臭並轉化為天然肥料。過程中產生的廚餘水,經稀釋後亦可成為營養豐富、無異味的液體沃肥。這種「變廢為寶」的方法,不僅能改善居家與工作環境,也可推廣至社區,從源頭減量,有效降低污染與社會成本。而在製作堆肥的翻土過程,增加身體活動,促進社交互動,提升健康與生活品質。

學生在「淨零廚餘.廢棄變黑金」工作坊製作淨零廚餘箱。
學生在「淨零廚餘.廢棄變黑金」工作坊製作淨零廚餘箱。

中山醫大教學資源暨教師成長中心主任蔡孟儒表示,學校長期推動大學社會責任(USR),持續將跨域實踐融入課程。此次活動,正是學生從企劃、執行到實地操作的完整歷程,同時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 3 健康與福祉、SDG 11 永續城鄉、SDG 12 責任消費與生產、SDG 13 氣候行動等項目,展現「學以致用」的精神。

完成的「淨零廚餘箱」特別捐贈予台中市西川社區活動中心,提供高齡長輩持續使用。深化與在地社區的合作連結,展現友善鄰里的教育精神,以及大學實踐社會責任的積極作為。透過這次學習與實踐,中山醫大不僅落實大學社會責任(USR),更攜手社區推動健康促進與共好,邁向永續社會。

完成的淨零廚餘箱贈送給台中市西川社區活動中心,落實大學社會責任。
完成的淨零廚餘箱贈送給台中市西川社區活動中心,落實大學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