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更多訊息

獲AI創新獎肯定! 本一科技再奪AI醫療領航大獎

發稿時間:2025/10/23 10:32:03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023 10:32:03)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圓滿落幕,AI新創公司本一科技榮獲「2025 AI創新獎」肯定,核心產品「臺醫照護GPT」(TaiOne Care GPT)透過可立即應用的智慧照護技術,有效解決醫療體系高耗竭、低效率的困境。本一科技技術長、奇美醫院教學部部長廖家德醫師指出,將AI深度融入臨床工作流程,有助於提升醫療人員工作效率,「我們實證發現,可節省三分之二的文書作業時間,對於不同職類,甚至可以節省超過2百分鐘。」

本一科技協力奇美醫院「A+臨床智慧導航員」最新榮獲《風傳媒》「2025 AI醫療領航大獎」,從左至右依序為技術長廖家德、策略長唐源駿、執行長邱瓊玉、營運長范硯平。(資料來源:本一科技)
本一科技協力奇美醫院「A+臨床智慧導航員」最新榮獲《風傳媒》「2025 AI醫療領航大獎」,從左至右依序為技術長廖家德、策略長唐源駿、執行長邱瓊玉、營運長范硯平。(資料來源:本一科技)


臺灣醫療體系長期面臨著嚴峻的「數據孤島」困境,不同外包廠商間的資訊壁壘,使得臨床輔助決策難以落地。廖家德醫師直言,「病人拿著光碟片在不同醫院間奔波,早已是臺灣醫療的日常,但這不該是常態。」各大醫院HIS系統互不流通,導致病人完整醫療史難以串連,加上現行AI多聚焦於輔助醫師的臨床決策,忽略護理師、藥師、營養師等其他在全人照護中不可或缺的職類,若能整合破碎的系統資訊,將有助於提升醫療人員的工作效率。


本一科技「臺醫照護GPT」解決方案,將AI深度融入臨床工作流程,實現兩大目標。包括在地化的臨床記錄生成,透過整合醫院內部資訊,AI可協助醫療人員快速生成符合在地情境、具個人化風格的護理摘要或病歷,例如針對臺語、中文與英語夾雜的臨床對話進行優化,貼合臺灣獨特的臨床、文化語境,統一架構之下不僅提升效率,更能透過回饋機制不斷迭代優化;此外,還能生成個人化診療計畫,廖家德醫師說明,「未來病人離開醫院時,拿到的不再是一張公版衛教單張,而是專屬於他自己的診療與衛教計畫。」


根據統計,「臺醫照護GPT」為9種職類的醫療人員,每日平均節省逾2百分鐘,系統使用量目前更突破10萬人次。廖家德醫師透露,其中成功關鍵之一,來自於本一科技獨特的團隊組成,「我們不只有懂醫療的醫師,還有懂市場的連續創業者、懂溝通的策略長和懂設計的營運長。」正是這種跨領域DNA,讓本一科技的產品能打造出最貼近使用者習慣的介面,並以在地化思維,提供真正符合臨床需求的差異化服務。同步推進的第二代「院外長照居護智慧醫療系統」也預定於今年底以前執行POC驗證,將為長照3.0政策、健康臺灣深耕計畫等願景,提供最堅實的技術支持。

繼榮獲AI創新獎,21日揭曉的《風傳媒》「2025 AI醫療領航大獎」中,由本一科技協力奇美醫院的「A+臨床智慧導航員」(A+ HIS Copilot)亦奪下整合醫療類別獎項,連續斬獲國家級創新競賽與產業媒體大獎,進一步證明技術成熟度與落地驗證成果獲得各界認可,更鞏固了本一科技在臺灣智慧醫療領域的領航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