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的大日子

發稿時間:2023/05/12
憤怒的大日子:莫內、芙烈達、歐姬芙、巴斯奇亞……從壞情緒轉生出的藝術創作
憤怒的大日子:莫內、芙烈達、歐姬芙、巴斯奇亞……從壞情緒轉生出的藝術創作
作者|蘇西.霍奇(Susie Hodge)
譯者|官妍廷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出版日期|2023/05/05

  「我日日都在和痛苦、焦慮和恐懼奮鬥,我發現唯一能緩解病痛的方法就是不斷創作。」──草間彌生

  藝術家們在不盡如人意的日子裡,向內在探索、與恐懼共存、和焦慮為伴,甚至在身心受辱、遭遇病痛、貧乏困頓的生命歷程之中,仍未放棄創作。本書從嶄新的觀點剖析多幅藝術作品及其藝術家的情感與創作能量,試圖以視覺藝術作為解決人們情緒、行為或心理層面問題的處方。

內容節錄

《憤怒的大日子》

  人們有時會感到孤單,孤單的感受不完全來自獨處,身體上的接近也不一定能緩解精神上的孤寂,這就是之所以很多人在大城市裡還是會覺得孤零零的。

  世界各地已經進行了各種科學研究來理解孤單感受的各種程度、範圍、成因,以及可能的影響。一些研究證明,孤單感可能會對心理和生理產生影響,造成酒精依賴、吸菸和肥胖等問題。同時,愈來愈多的科學證據也顯示,藝術創作能有效減少孤單和疏離的感受,同時也能降低其對身心健康的影響。文森.梵谷、愛德華.霍普、愛德華.孟克、卡斯伯.大衛.弗雷德里希和康絲坦斯.瑪麗.夏龐蒂埃都描繪了因孤單及相關精神問題而衍生的苦痛,他們的作品就像一面鏡子,觀者皆能在其中瞥見自己的倒影。

愛德華.孟克:「藝術來自於歡愉和痛苦……但大多是來自痛苦。」

病態的迷戀

  愛德華.孟克(Edvard Munch, 1863-1944)在挪威的雷登出生長大,但成長過程中卻被死亡和疾病圍繞。五歲時,他的母親死於肺結核,九年後,他十五歲大的姊姊也因同樣的疾病離世。而他嚴厲的父親是基本教義派基督徒,患有憂鬱症。他會唸鬼故事給孩子們聽,孟克從小也因此對死亡和宗教產生了病態式的迷戀。他也體弱多病,時常缺課。他從1879 年開始攻讀工程學,但很快就轉讀克里斯蒂安尼亞(Kristiania,現奧斯陸)的皇家藝術與設計學院。

  1881年,孟克和其他六位藝術家一起租了一間工作室,之後他陸續搬到柏林和巴黎,最後在1910年回到挪威定居。在他畫作中呈現的強烈情緒和打破傳統的意象激起了憤怒的批評,但也獲得極大的讚譽。

燃火之舌

  《吶喊》(The Scream,1893)這件經典作品原本名為《大自然的吶喊》(The Scream of Nature),創作背景是根據孟克的切身經歷,他有次走在一條可以俯瞰整座克里斯蒂安尼亞城的路上,突然聽到一陣劃破天際的尖叫聲。他後來回想,「我和兩個朋友走在路上,那時候太陽快下山了,突然,天空變成一片血紅,我停下腳步,覺得一陣虛脫,我便靠在路邊欄杆上,眼前藍黑色的峽灣和城市上方,彷彿有片血海和火舌。我的朋友繼續往前走,但我卻站在那不停打顫⋯⋯我聽到無盡的尖叫聲穿透自然。」這件作品共有四個版本,包含兩件油畫、一件粉彩畫和一件版畫,本書收錄其中一個版本。

面對現實

  孟克曾說,畫出《吶喊》是為了要表現他的靈魂。當時他威權專制的父親才剛剛離世,完成這幅作品大約十五年後,孟克也因為精神崩潰而住院治療。他用非現實的風格打破繪畫傳統,並以此表現他的各種情緒。他形容自己的繪畫再現了生命存亡之際的時刻,彼時重如泰山的世界突然向他襲來—從他的敘述看來,這個經驗聽起來像是恐慌症發作。孟克一生中都在和孤單感對峙拉鋸;而他把他的畫作稱為他的孩子。我們不見得要遇到孟克面對的難題才能將藝術作為一種陪伴的方式,我們可以享受觀賞藝術後所得到的個人感受;無論對創作者或是觀者來說,所有的藝術創作皆能喚起我們的記憶和個人經歷。

孟克,《吶喊》,1893年,油彩、蛋彩、粉彩、蠟筆、紙板,91×73.5公分,挪威奧斯陸國立博物館(圖片取自《憤怒的大日子》內頁)。
孟克,《吶喊》,1893年,油彩、蛋彩、粉彩、蠟筆、紙板,91×73.5公分,挪威奧斯陸國立博物館(圖片取自《憤怒的大日子》內頁)。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