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從來不曾冒險,你將永遠無法知道自己需要做出什麼改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作者又一發人深省的故事,講述一名少年向老者尋求智慧,而在沿途之中聆聽教誨。保羅.科爾賀的故事強有力地提醒著我們,行動與靈魂密不可分,因害怕遭到拒絕或失敗而受到侷限的人生是不值得的人生。相反的,我們必須冒險,培養耐心與勇氣,接受命運帶來的許多意外轉折。
「每一支箭的飛行都不相同。你可以射出一千支箭,而每支箭都有不同的飛行軌道:這就是弓道。」──《神射手》
文章節錄
《神射手》
弓
弓是生命:一切能量的源頭。
箭有一天會離開。
箭靶在遙遠的彼方。
但是弓會留在你身邊,所以你一定要知道如何照顧它。
弓需要休息不動的時間——一直繃緊的弓會失去力量。因此,讓它休息,恢復堅韌;那麼,當你拉開弓弦時,弓將是滿足,充滿完整的力量。
弓沒有意識:它是弓箭手的手及慾望的延伸。它可以用以殺人,也可供冥想。所以,務必要清楚你的意圖。
弓是靈活的,但有其極限。拉弓超越其能力範圍會折斷它,或者累壞弓箭手的手。所以,設法與弓和諧相處,不要過分要求。
弓若不是在休息,便是在弓箭手的手裡使勁,但是,手只是弓箭手全身肌肉、所有意圖與射箭努力的集中之處。因此,為了保持張弓時姿態優雅,必須確定各部位只做需要的,不要浪費你的力氣。如此一來,你便能射出很多箭,而不會疲累。 想要了解你的弓,就必須讓它成為你的手的一部分,以及你的思想延伸。
箭
箭是意圖。
它結合弓的力量與箭靶的中心。
意圖一定要清楚、直接與平衡。
箭一旦離開,便不會回來,所以,如果動作不夠精準與正確,最好中止射箭,而不要只因弓已拉開、箭靶在等候,便隨意射出。
但是,如果你只是因為害怕犯錯而僵住不動,那麼絕對不要遲疑地射出箭。如果你已做出正確動作,便張開手、放開弓弦。就算沒有射中箭靶,你也會學到如何在下次改進瞄準。
如果你永遠不冒險,就永遠不會知道需要做出哪些改變。
每一支箭都會在你心中留下記憶,這些累積的記憶會讓你射箭越來越好。
箭靶
箭靶是要達到的目標。
箭靶是弓箭手所選擇的,雖然它在遙遠的地方,我們不能在射不中目標時責怪它。這就是弓道的美妙之處:你絕對不能為自己找藉口,說你的對手比你強。
你是選擇箭靶的人,你要為它負責。
箭靶可大可小,可右可左,但你一定要站在它的前方,尊重它,讓它靠近你的內心。直到箭頭對準它,你才能放開弓弦。
如果你將箭靶視為敵人,你或許會正中目標,但你不會改進你的內在。你這一生將只是想把箭射中一張紙或一塊木頭的中心,這是毫無意義。當你和別人在一起時,你只會花時間抱怨你從沒做過什麼有趣的事情。
這就是為何你一定要選擇你的目標,盡全力達到目標,始終以敬重與尊嚴來看待它;你要明白它的意義,還有你自己需要花多少努力、訓練與直覺。
當你瞄準箭靶時,不要只專注於它,而是要包括箭靶附近的一切,因為箭射出時會遭遇到你未能納入考量的因素,例如風、重量和距離。
你必須了解箭靶。你需要一直問自己:「如果我是箭靶,我在哪裡?要如何被射中,才能給予弓箭手應有的榮耀?」
箭靶存在,只因弓箭手存在。它存在的理由,是弓箭手渴望射中箭靶;否則它不過是無生命的物體,無足輕重的一張紙或一塊木頭。
如同箭尋找箭靶,箭靶也在尋找箭,因為箭賦予箭靶存在的意義;它不再只是一張紙;對弓箭手來說,它是世界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