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最佳影片60連發|中央社 CNA

金馬最佳影片60連發|中央社 CNA

金馬最佳影片60連發
金馬最佳影片60連發
往下捲動

奔騰60年的金馬獎,即便遭逢批評、幾經改革,對華語電影的包容與讓影人自由交流的價值始終不變。你還記得哪些經典電影曾獲得金馬獎最佳劇情片?中央社帶你一起回顧。

往下捲動

1962

2023

1962

2023

星星月亮太陽

星星月亮太陽」劇照

改編自徐速同名小說,描述男主角徐堅白與3個分別宛如星星、月亮、太陽,性格迥然不同,卻一樣閃閃發亮的女孩之間的愛情故事。3位女主角是最大亮點,葉楓的爽朗、葛蘭的嬌媚、尤敏的溫婉,明顯區隔出3種不同的女性面貌。尤敏更因此片成為第一屆金馬獎影后。

相較之下,張揚扮演的男主角徐堅白就顯得有些「魯蛇」了。見一個愛一個不說,又沒有主見,總是跟著他人的看法做決定。電影結束時,3個女主角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只有他老兄還是毫無長進。

本片時空橫跨8年抗戰前後,極具時代感,影像風格沈穩典雅,許多場面讓人聯想到好萊塢經典「亂世佳人」。全片分上下兩集,長達3小時32分鐘。(圖取自香港電影資料館網頁)
導演:易文;監製:宋淇;編劇:秦亦孚;主演:張揚、尤敏、葛蘭、葉楓

梁山伯與祝英台

「梁山伯與祝英台」劇照

「梁山伯與祝英台」原本只是一窩蜂梁祝風潮當中的搶拍電影,卻意外成就了一部華語影史上劃時代的作品,揭開黃梅調電影的黃金時期。更使得扮演梁山伯的凌波,從籍籍無名的二線演員,一躍而成當紅巨星。本片在台灣創下連映162天的紀錄,凌波來台宣傳時,更造成空前轟動,香港媒體為此嘖嘖稱奇,給了台北一個「狂人城」的封號。

本片運鏡流利暢快,搭配貫穿全劇的黃梅調歌曲,相隔60年之後,依然禁得起一看再看。「男主角」凌波與女主角樂蒂扮相古典優雅,身段時而瀟灑,時而柔美,從逗趣的十八相送,到淚眼相對的樓台會,再到悲痛欲絕的哭墳,每一段都絲絲入扣,讓你笑得開懷,也讓你哭到肝腸寸斷。

樓台會中祝英台有一段唱詞「爹爹許了馬家婚,心已碎意難伸,尚有何言對故人?」在一甲子前的時空背景下,這句話或許正打中許多人深埋心底的回憶,也許是不得不分手的人,也許是來不及告別的家鄉。種種無法彌補的遺憾,讓祝英台淚汪汪地唱了出來,那些很可能永遠也好不了的傷口,在電影院裡意外得到救贖。這可能也是梁祝當年爆紅的原因之一吧。(圖取自香港電影資料館網頁)
導演:李翰祥;監製:卲逸夫;主演:凌波、樂蒂;作詞:李雋青;作曲:周藍萍

(金馬獎停辦)

養鴨人家

「養鴨人家」劇照

養鴨人家是國片健康寫實風潮中的早期代表作,劇情簡單溫馨,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卻似乎乾淨得過於「正確」,不過這也算是一種時代特色,無損於電影的可看性。

本片描述鴨農林老頭(葛香亭飾)與養女小月(唐寶雲飾)相依為命,雖然小月親生哥哥(歐威飾)生性頑劣、遊手好閒,不斷勒索林老頭,還強迫要帶走小月,最後仍然被父女情深感化,決心洗心革面。故事的尾聲,歐威面對葛香亭的諄諄教誨,在晨光中熱淚盈眶,內心轉折無數,非常精彩。

電影最重要的養鴨場景,主要在彰化線西鄉實地取景,60年代鄉間好風光盡收眼底。整部片子就像一首恬靜安詳的田園詩篇,記錄著台灣農村富庶美好的一頁歷史:農會比賽會場堆滿各色蔬果、產業道路上嶄新的拖拉機拉風駛過,夕陽西下的河口、一望無際的翠綠田野。片中更出現農會主管(魏龍豪飾)委託鴨農實驗培育新鴨種的片段,忠實反映了台灣基層農業的發展過程。(圖為可樂電影提供)
導演:李行;製片:龔弘;演員:唐寶雲、葛香亭、歐威;編劇:張永祥

西施

「西施」劇照

在公務員一個月薪水只有幾百塊的年代裡,拍攝成本高達兩千多萬的片子,會是什麽樣子?大導演李翰祥的代表作之一,結合國聯電影公司與台灣電影製片廠所有資源,拍攝期長達一年多,動員演員總共11萬人次的「西施」就是答案。

西施製作規模之龐大,如今看來仍然驚人。不論是富麗堂皇的館娃宮、雄偉壯觀的姑蘇台,或是氣勢磅礡的禹王廟,都可說是華語電影史上難得一見的豪華作品。李翰祥還特地細致地重現了姑蘇台上著名的設計「響屧廊」(就是走上去會響的樓梯)。女主角江青(並不是毛澤東的太太那一位),模樣楚楚可憐。看她一身飄逸古裝,在響屧廊上來來回回跳著舞,恍惚間真彷彿回到了兩千年前。

片中的戰爭場面氣勢磅礡,句踐帶著大批兵馬凱旋歸國的盛大軍容,根本就是華語電影中的「賓漢」。想像一下,當年沒有電腦特效,沒有「綠屏」,每一格畫面、每一個臨時演員、每一次被馬蹄揚起的塵土,都是「真的」。據說當年在淡水拍攝禹王廟外景時,光是臨時演員就有3000多人,連參觀的人潮都有數十萬人次,這種盛況不但空前,今後可能也很難再現。(圖取自金馬影展網頁)
導演: 李翰祥;編劇: 唐紹華;製片: 楊樵;演員: 趙雷、朱牧、江青

我女若蘭

「我女若蘭」劇照

「我女若蘭」描述從小夢想成為芭蕾舞孃的女孩孟若蘭,在罹患小兒麻痺症之後,一度自暴自棄,最後靠著栽培蘭花與父親的悉心照料,重新找回人生的信心與熱情的故事。這是銀幕父女檔葛香亭、唐寶雲,繼「養鴨人家」之後,再次擔綱主角的金馬獎最佳劇情片。 為了鼓勵女主角重新站起來,片中每個角色都不斷強調,只要有信心與耐心,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在勵志的包裝下,「我女若蘭」中隱藏了一段「傲嬌女與馱獸男」的故事。從小被父母嬌寵長大的獨生女若蘭,直到片尾都脆弱而無法面對現實,青梅竹馬好友邱文雄一路相伴,無怨無悔:若蘭健康時,冒著被車撞、被老師罰站的風險,飛奔回家幫她拿忘了帶的作業簿;等到若蘭生病了,默默陪她種蘭花,為她整修被颱風打壞的溫室;若蘭疑似愛上別人,又乖乖收拾包袱遠走他鄉。

另一看點是前半段扮演孟若蘭與邱文雄的兩位童星─謝玲玲與巴戈。可能很多年輕朋友不知道謝玲玲是誰,但如果說是香港影視大亨林建岳的前妻,大家可能就聽過了吧。童星時代的她大眼睛水靈靈,甜甜一笑,就像個精緻的洋娃娃。巴戈長大後在80年代成為台灣家喻戶曉的知名主持人,與藝人鄒美儀一胖一瘦搭檔主持的「雙星報喜」,陪伴著許多五、六年級生長大。(圖為中央社檔案照片)
導演:李嘉;編劇:張永祥;主演:葛香亭、唐寶雲、馮海、江明、謝玲玲、巴戈

「路」劇照

「路」描述修路工人老郭,父兼母職扶養獨子郭常英,一心期望兒子能大學畢業、光宗耀祖,沒想到在畢業前夕,郭常英竟與鎮上一名「背景複雜」,年紀又比較大的女人發生戀情,父子兩人因此產生衝突。電影結束在郭常英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從大學畢業,老郭淚流滿面向眾人致意。之後兩人回家,老郭硬是要兒子穿著學士服走過長街,另一頭的街坊點燃了早就準備好的長串鞭炮…。

扮演老郭的資深演員崔福生,把父親的矛盾心情詮釋得淋漓盡致,正如導演李行所說,崔福生的臉就是戲,只要眉頭一皺、大嘴一咧,觀眾就會跟著又哭又笑。李湘所扮演的女主角陳淑君也讓人印象深刻,這個角色雖然背負著汙名,卻不願向命運低頭,從頭到尾不卑不亢,相當引人同情。

本片也催生在台灣電影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影文化城」。當時,李行為了拍攝小鎮長街,一度計畫要到南投草屯搭景。但時任中影總經理龔弘認為,搭了又拆太不經濟,於是決定買下中影製片廠後面的土地,搭出一整條長街,逼真、紮實的程度就像是確實有人居住一般。(圖取自台灣影視廳數位博物館網頁)
導演:李行;監製:龔弘;編劇:張永祥;主演:崔福生、王戎、李湘

小鎮春回

「小鎮春回」劇照

「都市更新」是近年熱門話題,其實早在40多年前的「小鎮春回」中,就已經出現了類似情節,故事背景設定小鎮需要更新環境,張冰玉所飾演的寡母,正為了一家三姊妹的終身大事煩惱。

故事中三姊妹各有一段感情,卻因老母親堅持要招贅婿而橫生風波,再加上大姊的男友正是負責小鎮更新的工程師,老母親卻堅決反對為了鋪柏油路,拆掉自家部份的房子,因而產生了衝突與矛盾,趣味也就由此開始。

在那個凡事都需要「政令宣導」的年代裡,肩負起這個重要任務的單位,正是台灣省電影製片廠,而「小鎮春回」就是眾多「政令宣導長片」中的代表作。雖說是「健康寫實」風格下的政令宣導長片,「小鎮春回」用喜劇的包裝,成功地沖淡了生硬的宣傳口號,活潑地展現了當時繁榮的城市景象與富庶的鄉村風情,也利用城鄉差距做了許多文章,像是小鎮上第一次出現汽車,大批小孩在後面追著跑等有趣現象。(圖取自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楊文淦,CC BY-NC)
導演:楊文淦;編劇:吳桓;演員:張美瑤、劉明、夏台鳳、張冰玉、吳桓;出品公司:台灣省電影製片廠

家在台北

「家在台北」劇照

「家在台北」描述多組留學生從美國回到台灣,有拋棄初戀男友赴美結婚的新潮女性,有10年沒有回家、一回來卻要糟糠妻離婚的大牌學者,還有帶著新婚妻子回鄉省親的工程師,也有書念不下去、硬是在美國端盤子打混、回到台灣假裝闊的空心大少。不論當初出國的原因是什麼,回到台灣之後,他們才明白,原來台北才是真正的家,最後不約而同地決定留在家鄉,重新開始。

導演白景瑞運用分割畫面,讓好幾組不同的故事線,同時間在銀幕上開展,又能條理分明,讓觀眾一目了然。尤其是在處理與空心大少閃電結婚,只為一圓出國夢的任性女孩夏之霞(張小燕飾演)的段落時,這種手法更能凸顯年輕、歡快的情調,增添了不少活潑的節奏感。

時空推回1970年代初,就可以清楚看懂「家在台北」到底在說些什麼。1969年1月,美國總統尼克森上台後,開始向中國大陸示好,原本對台灣友好的國際情勢轉變,外交困境漸漸浮現,1971年退出聯合國。「家在台北」正是在這種氣氛之下完成的電影,也許凝聚國人情感、鼓吹留學青年返台服務,才是影片背後更重要的任務。(圖取自TFAI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YouTube頻道)
導演:白景瑞;監製:胡健中;編劇:張永祥;主演:柯俊雄、歸亞蕾、江明、馮海、李湘、武家麒、張小燕

緹縈

「緹縈」劇照

「看著甄珍那張稚嫩無邪的臉蛋,看見地上跪出的兩道血路,見她一臉淚水勇敢激動的跪求皇上饒命,我的心都揪了。」影后林青霞筆下的這段文字,描寫的正是「緹縈」中的甄珍。那年甄珍23歲,淚眼汪汪地扮演一心救父的么女緹縈,臉上仍帶點嬰兒肥,吹彈可破,難怪連林青霞都要「投降」。

「緹縈」改編自歷史小說家高陽的同名作品,描述西漢年間淳于意(王引飾)遭人誣陷,被判死刑,靠著么女緹縈冒死攔住漢文帝的轎子申冤,終於救了父親一命的故事。導演李翰祥的細緻風格在本片依然發揮得淋漓盡致,包括布景、各式人物的服裝,考究極為精細,每一個畫面單獨看,都像是一幅精美的古代畫作。善於說故事的李翰祥,更為這個大家早已熟悉的老戲碼,注入了全新的情義豪情,傳統故事瞬間畫龍點睛,活靈活現。

緹縈攔轎喊冤的段落極為精彩,李翰祥把幾分鐘的戲拍得緊湊壓迫,利用大量臉部特寫,強調人物內心的緊張情緒,搭配漫天飛舞的鴿子,增加更多的不確定感。當甄珍高舉狀紙從牆邊衝出,在慷慨激昂的配樂中拔腿狂奔,淚流滿面,一次又一次大喊「冤枉」,真是感覺心都要被她掏出來了啊。連林青霞都這樣說,「就看這一場戲已經值回票價」。甄珍也因此片獲得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獎。(圖取自台灣電影數位修復計畫網頁)
導演:李翰祥;製片:梅長齡;編劇:李翰祥;主演:王引、甄珍、謝賢、孫越、歸亞蕾、潘迎紫、胡錦、江青

秋決

劇照

「秋決」描述被奶奶(傅碧輝飾)寵壞的富家獨子裴剛(歐威飾),因故連殺3人後被捕入獄,遭判死刑。奶奶為求延續香火,只能安排家中遠親蓮兒(唐寶雲飾)到牢中與裴剛成親。裴剛被蓮兒感化後痛改前非,即便牢頭(葛香亭飾)想放裴剛一條生路,他仍拒絕連累懷孕的蓮兒決心赴死。整部電影節奏緊湊,結構完整,以四時循環呼應情節起伏,片中出現多次俯視鏡頭,彷彿是上天垂憐蒼生的眼光,對人性充滿同情。

男主角歐威表現精湛,從一開場桀驁不馴、目露兇光,中段自暴自棄、怨天尤人,用鐵鍊搥打肉身,狂喊「我恨!」到最後在愛中重獲新生;歐威演技層次分明,明星光芒更是銳不可擋。唐寶雲扮演的蓮兒同樣可圈可點,從唯唯諾諾的小女孩,變成堅強溫柔的妻子與母親,主動入獄要求與裴剛洞房,面對咄咄逼人的族中長輩毫無懼色,成功詮釋了多面立體的女性角色。

故事中裴剛還有兩位獄友:書生(武家麒飾)與小偷(陳慧樓飾),猶如裴剛心中的天使與魔鬼,3人表面上在吵架,實際卻在討論生死與人生,不落說教俗套,反而充滿哲理、耐人尋味。最後書生與小偷分別出獄離開,裴剛的生命也已走到盡頭,劇本編排非常成功且高明。(圖為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提供)
導演:李行;編劇:張永祥;製片:陳汝霖;演員:歐威、唐寶雲、葛香亭、傅碧輝、陳慧樓、武家麒、李湘

「忍」劇照

「忍」講的是蔡松坡(楊群飾)將軍逃離北京,回雲南舉兵起義的故事。蔡松坡也就是小時候讀歷史時讀到的那位要討伐袁世凱的蔡鍔大將軍。蔡將軍按兵不動等待時機,表面上花天酒地,讓他受到革命軍的質疑。所幸遇上精通國術的戲班子關小玉(嘉凌飾),在她的幫助下逃出生天。

男主角楊群演而優則導,在「忍」前已是家喻戶曉的大明星。本片由楊群自導自演,不但拿下當年金馬最佳影片,他演活蔡將軍忍辱負重,苦思如何逃離的兩難心境,也讓他繼1969年「揚子江風雲」後,再獲一座金馬最佳男主角;飾演關小玉的嘉凌是鳳鳴力捧的武打女星,憑著「仇」、「忍」兩片走紅。她在「忍」中展現精湛武藝,雖是套招卻拳拳到肉,她在片中一人撂倒數十名官兵,可謂大快人心。

有趣的是,「忍」在義大利被譯為La Geisha Dalle Mani D'acciaio,意思是「有鋼鐵手的藝妓」,也就是關小玉,似乎證明了關小玉的魅力完全不輸蔡大將軍。(圖取自IMDb網頁)
導演:楊群、俞鳳至、巫敏雄;編劇:鳳鳴編劇小組、宋項如;製片:高飛;演員:楊群、嘉凌、曹健、張允文

(金馬獎停辦)

吾土吾民

「吾土吾民」劇照

「吾土吾民」描述對日抗戰期間,在被日軍占領的小縣城裡,中學校長杜興漢(王引飾)為保護秘密抗日的學生組織,在獄中絕食身亡;杜興漢的女兒杜湘靈(林鳳嬌飾)與縣長的兒子朱友賓(鄧光榮飾)自小指腹為婚,卻因朱成為漢奸而瀕臨分手,最後朱因刺殺日軍指揮官英勇犧牲,杜才明白他的一片苦心。

本片開場戲十分震撼,白髮老校長帶著一群人在安詳的樹林中練太極拳,突然遠方槍聲大作,年輕的男學生驚慌跑來,「校長,救我!」不過在此之後,整部電影就變得四平八穩,毫無驚喜。即使所有演員的表演都在水準之上:崔福生的縣長裡外不是人、曹健的日本軍官霸道強勢、王引的校長慈愛堅韌,但劇情非黑即白,民族大義凌駕於人性掙扎之上,怎麼看,就是缺了那麼一點點。

另有一條情節支線,是秦漢所扮演的懦弱老師李月亭。李月亭本來是個沒用的媽寶,聽到爆炸聲都會嚇得撲進媽媽懷裡,結果一度被當成抗日份子被抓進牢裡嚴刑拷打。雖然不久後他幸運獲救,卻發現竟是母親出賣他人的結果,從此改頭換面,成為真正的男人,算是整部電影中,最有人味的角色。(圖取自台灣影視廳數位博物館網頁)
導演:李行;編劇:張永祥;演員:王引、崔福生、曹健、鄧光榮、秦漢、林鳳嬌

梅花

「梅花」劇照

所有你能想像到的「愛國」方式,「梅花」都有:投筆從戎、前線殺敵、人肉炸彈、自殺明志、在敵方重要工事上綁炸藥……。可惜整部電影也如同一鍋大雜燴,熱血激動有餘,怦然心動不足。

故事描述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小鎮中,林家大哥聚光(岳陽飾)拋下妻兒到大陸參加抗日戰爭,在前線受傷成殘,受到護士(恬妞飾)悉心照顧,幾經波折,結為夫妻;林家二弟聚勇(柯俊雄飾)表面上遊手好閒,卻在最後關頭炸毀日本發電廠。林家大嫂文英(胡茵夢飾)在中學任教,為保護學生不被徵調致前線,被誤會與日本軍官池田(谷名倫飾)有私情,羞憤交加跳水自盡;此後,林家世交之女小惠(張艾嘉飾)獨自扶養大哥之子,抗戰勝利後,大哥帶著新婚妻子返鄉,小惠黯然離去。

情節太多,轉折太快,還來不及認識一個角色,這個角色就已經去「愛國」了。但許多觀眾至今仍然記得,當胡茵夢縱身一跳,大批民眾手持梅花,在「她是我的國花……」歌聲中為她哀悼時,電影院中抽泣聲此起彼落;片尾小童星追馬車,一路哭喊「姨……姨……」,最後突然叫了一聲「媽!」更是全場共同崩潰的大哭點。集體記憶如此深刻,本身就是一種意義,電影到底好不好看,也就毋須深究了。(圖取自中影國際CMPC YouTube頻道)
導演:劉家昌;監製:梅長齡、黃卓漢;編劇:鄧育昆;演員:柯俊雄、岳陽、胡茵夢、張艾嘉、谷名倫、恬妞、黃膺勳(童星)

筧橋英烈傳

「筧橋英烈傳」劇照

描述中華民國空軍英勇戰史的「筧橋英烈傳」,不論從題材、從卡司陣容來說,都足以被稱為華語電影中的「捍衛戰士」。據說當年在戲院放映時,銀幕上的飛官們每打下一架敵機,觀眾席裡就會爆出一陣掌聲跟歡呼,男主角梁修身更是至今仍被稱為「民族英雄」。

本片描述抗戰初期,國軍在懸殊的戰力之下,靠著精湛的戰技與不屈服的拚勁,幾度大勝日本空軍的經過。以當時擔任中華民國空軍第四大隊大隊長的高志航為主角,帶出多位軍官的英勇事蹟。集合多位當時得令的男演員,英挺帥氣一字排開,比之今日年輕偶像毫不遜色。

最特別的是,片中大篇幅精彩的空戰場面,全是以模型機搭景拍攝而成。中影從日本請來曾經跟好萊塢合作過另一部戰爭大片「虎虎虎」的特攝班底,總共使用了大大小小200多架模型機,最貴的一架造價新台幣15萬元。光是空戰場景,就拍了半年,花了600多萬(當時一個中校軍官的薪水,一個月也才幾百塊)。如今再看,依舊精彩。可惜在劇情方面,「筧橋英烈傳」跟「梅花」有一樣的問題,人物多,焦點分散。(圖為中央社檔案照片)
導演:張曾澤;製片:梅長齡;編劇:何曉鐘;演員:梁修身、金漢、江彬、江明、劉長鳴、李菁、陳莎莉、胡茵夢

汪洋中的一條船

「汪洋中的一條船」劇照

大導演李行曾說,他拍電影是要反映現實,但「我要拍樂觀的,鼓勵人向上的,不是赤裸裸的把現實和盤托出。」電影「汪洋中的一條船」就是最好的證明。

改編自作家鄭豐喜真實故事的「汪洋中的一條船」,描述天生小腿畸形的鄭豐喜,出身雲林貧窮農家,卻能靠著堅強的意志,克服所有障礙,一路奮發向上的過程。這種題材很容易看似同情,實則剝削,或者也可能走向另一個極端,說教、嚴肅。但「汪洋中的一條船」卻是一部真實、誠懇的好電影。每一個段落都清麗如歌,充滿了李行對於電影藝術、對於人物無限的愛。

李行並未把鄭豐喜塑造成完美的樣板人物,同時也呈現了他的自卑與脆弱。在面對女主角吳繼釗的感情時,他也曾一度逃避;童年時學騎腳踏車不斷摔倒,被鄰居孩童嘲笑欺負,滿身塵土混著眼淚繼續努力。於是當鄭豐喜如此有力地說出「腳踏車是有腳的人騎的,我沒有腳也能騎,還有什麼事不能做?」你還能有什麼理由說「辦不到」這3個字?(圖取自台灣影視廳數位博物館網頁)
導演:李行;監製:辜振甫;編劇:張永祥;主演:秦漢、林鳳嬌、江明、歐弟、崔福生、葛香亭、郎雄

小城故事

「小城故事」劇照

「小城故事」描述青年陳文雄(鍾鎮濤飾)因替姊姊出氣,誤傷姊夫成殘,被判入獄3年,在獄中結識木雕師傅賴金水(葛香亭飾)。出獄後,陳文雄決心前往賴師傅處繼續學習木雕,並與賴師傅的女兒阿秀(林鳳嬌飾)譜出一段戀曲,但隨著藝品店小開(江明飾)、前女友月華(李烈飾)先後出現,兩人戀情也隨著橫生枝節,幸而最後終於喜劇收場。

如同李行作品一貫的風格,「小城故事」也是一部氣質溫婉的電影,由鄧麗君演唱的同名主題曲,更是傳唱整個華人世界的經典名曲,只要一聽到這首歌的旋律,片中的場景就會自然而然浮現眼前。

在長久被香港、日本、好萊塢電影餵養之後,回頭再看「小城故事」,才更能明白擁有自己的電影,到底有多重要。當年輕徬徨的鍾鎮濤拎著行李,從晴朗有風的老街那頭緩緩走來,熟悉的前奏響起,失落已久的記憶全都鮮活了起來。「小城故事」不只是一部電影,更是一種難以言喻的鄉愁。(圖取自台灣影視廳數位博物館網頁)
導演:李行;製片:陳汝霖;編劇:張永祥、林清介;主演:鍾鎮濤、林鳳嬌、李烈、葛香亭、歐弟、江明

早安台北

「早安台北」劇照

「早安台北」描述葉天林(鍾鎮濤飾)與唐風(江明飾)是一對好朋友,葉出身富有人家,偷偷瞞著父親從大學休學,抱著吉他到餐廳唱歌;唐是在育幼院長大的孤兒,為了替育幼院搬遷籌款,一心一意忙著賺錢,總是拜託葉陪伴女友電台主持人蘇琪(林鳳嬌飾),最後不知不覺演變成三角關係。

編劇侯孝賢在「早安台北」中已經展現功力,像是葉天林離家出走後,主動回家與父親(郎雄飾)和好,父親見到他,只說了一句「你沒有帶傘,頭髮都溼了」。或者是葉天林陪蘇琪回鄉下家中,幾天愉快相處,一個回台北後開始唱「我的心留在小漁村」,另一個面對男友唐風變得欲言又止。什麼都沒多說,但觀眾都知道「到底在說什麼」。

片中呈現出的70年代台北市,已經是個現代化的城市,但仍然乾淨、純真。有個片段,蘇琪在樓下大喊「唐風,電話!」在許多人共用一台電話的時代裡,電話不只是通訊器材,還是一種社交工具,人與人之間因此產生感情。今日人人埋首苦「滑」,或許很難想像「被迫」與人相處的生活了吧。(圖取自台灣影視廳數位博物館網頁)
導演:李行;製片:陳汝霖;編劇:侯孝賢;主演:鍾鎮濤、林鳳嬌、江明、李烈、葛香亭、歐弟(豈不是「小城故事」原班人馬?)

假如我是真的

「假如我是真的」劇照

「假如我是真的」改編自中國大陸作家沙葉新的同名原著,由真實事件啓發,下放在農場的工人之子李小璋(譚詠麟飾),因為女朋友明華(胡冠珍飾)懷孕,急著想調回上海結婚。在一次誤會中,被當成來自北京的高幹之子,受到眾多幹部吹捧巴結,讓他趁機解決了調回上海的難題,沒想到在關鍵時刻竟被揭穿,最後女友投水,他也在獄中自殺身亡。

本片在當年引起極大轟動,如今再看也是極難得的好電影,結構完整緊湊,情節環環相扣,攝影、服裝、美術設計每個環節精彩到位,影片一開始的集體農場有如悲慘世界,成功營造出陰沉壓抑的社會氛圍。觀眾跟著李小璋在真假之間走鋼索,一口氣還沒喘過來,下一關又接著來,就像是坐雲霄飛車一般高潮迭起。

男主角譚詠麟在片中完全洗脫流行歌手的現代感,一臉鬍渣,滿身土氣。最後一次被當成貴賓進劇場看戲,戲還沒演完就被公安架走,全場譁然之中,拚了命回頭大喊「假的才犯法嗎?假如我是真的呢?」眼神淒厲,盡是悲憤委屈。譚詠麟因此片成為金馬獎影帝,頒獎典禮上那句「標準」廣東國語「果然是『金』的!」至今仍是金馬史上「名言」之一。(圖取自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網頁)
導演:王童;監製:龔金昇;編劇:沙葉新、李守成、姚明德;主演:譚詠麟、胡冠珍

辛亥雙十

「辛亥雙十」劇照

「辛亥雙十」是為了慶祝中華民國建國70週年所拍攝的電影,也是一部在史實與戲劇效果之間取得極佳平衡的難得好電影。片中集合了當時港台兩地大批當紅明星,服裝造型、美術設計都極為考究。片尾的圍攻總督府,更是同時動員12架攝影機、上百個爆破點同時爆破、臨時演員超過千人的戰爭大場面。

本片以武昌起義為中心,輻射多組人馬參與革命的犧牲奉獻。其中最好看的一組,是由王道與林鳳嬌扮演的湖北憲兵隊隊長彭楚藩夫婦。彭楚藩雖身在清廷,卻一心同情革命,暗中協助同盟會起事,最後事蹟敗露被抓,儘管總督有心放人,卻選擇慷慨赴義。臨刑當日,妻子盛裝登樓一躍而下,以身殉夫。

片中插曲「船歌」,至今仍為許多影迷懷念:「你是清曉待發的帆,我是天涯漂泊的嵐…」當歌聲從江上悠然而至,伴隨著激昂的鋼琴聲,真的會讓人忍不住想像,當年起義前,這些年輕人是怎樣的心情?片末,當彭楚藩夫妻都已身亡,武昌城一片混亂,彭家老父親依著兒子的遺志,在祖屋裡到處潑灑煤油,只為了燒掉房子給革命軍指路,他反覆地喊著「列祖列宗啊,列祖列宗啊」,那又是怎樣的心情?告別舊日,迎向新生,需要多大的勇氣?(圖為中央社檔案照片)
導演:丁善璽;編劇:丁善璽、小野;演員:王道、狄龍、柯俊雄、林鳳嬌、爾冬陞、凌峰、陳觀泰、汪禹、劉德凱;製作人:明驥、方逸華、黃家禧、徐國良

小畢的故事

「小畢的故事」劇照

80年代的台灣,經濟已經起飛,社會中長期累積的能量到達頂點,短短數年內百花齊放,表現在電影上的,就是日後影響深遠的「台灣新電影」運動,而「小畢的故事」正是其中叫好又叫座的重要代表之一。這部改編自朱天文同名短篇小說的電影,從鄰居女孩朱小帆的眼光出發,描述男孩畢楚嘉的成長歷程。如同一篇清新雋永的散文,即使足以呼天搶地的情節,也選擇用淡淡的讓它過去。

隨著生活的篇章一頁一頁往下翻,每個人都能在「小畢的故事」裡找到自己。大樹下看漫畫、滿街亂按門鈴、下課抽同學便當、後巷打群架、矮牆後偷看女生,第一次約會卻被硬是跟來的弟弟破壞……。片中更記錄了當年清幽安詳的淡水小鎮,老街、海邊、榕樹下的平房,今日看來,更像是早已失落的桃花源。

電影裡沒有大明星,但演員個個表現不俗,生活感強烈。扮演小畢父母的崔福生與張純芳,彷彿就是兩張時代的臉,代表著那個時代裡無數對這樣的夫妻:渴望安定的外省老男人與一心只求有個家的本省小女人。當畢媽媽最後開瓦斯自殺,畢伯伯那麼大的一個人,竟然當著鄰居的面,在客廳裡嚎啕大哭,崔福生那張扭曲的臉,就是一段說不完的故事。(圖取自金馬影展TGHFF臉書粉專)
導演:陳坤厚;編劇:朱天文、侯孝賢、丁亞民、許淑真;演員:鈕承澤、張純芳、崔福生、顏正國

老莫的第二個春天

「老莫的第二個春天」劇照

外省退伍老兵與原住民少女的婚姻是時代的產物,「老莫的第二個春天」記錄了這種社會現象。男主角孫越演活了老莫,得知大陸上妻兒已死的除夕夜,桌上擺了3副碗筷,窗外是熱鬧的鞭炮聲,屋裡一盞孤燈,他一個人戴著老花眼鏡翻看舊照片。沒有對白,沒有撕心裂肺的哭喊,但那種綿綿密密的酸楚,瞬間刺進觀眾心中。

扮演少女新娘的女主角張純芳,前一年剛以「小畢的故事」入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新婚後與老莫在車站送別老營長夫婦,看到老莫對著開走的火車行舉手禮,她不明所以地有樣學樣,那一刻彷彿就註定了兩人之間真摯的連結。片尾,老莫拿出自己的壓箱寶數算給玉梅聽,「反攻大陸」之後回老家的路線,就是他一生一世最大的夢想,但他怎能知道,這個夢想此生都無法如願。戲外又有多少數不清的「老莫」,帶著無法實現的夢想,最後孤獨沉默地死去。

「老莫的第二個春天」片中出現大量的當時流行文化,像是星期天晚上,房東太太要玉梅一起看楚留香;玉梅在牆上貼楚留香和劉文正的海報,洗衣服時唱著「就在今夜」,夜市裡大聲播放「我是男子漢」;瓦斯工人追求玉梅被拒後,蹲在路邊唱「心事誰人知」。就像是另類「流行45轉」,對於曾經走過那個年代的人來說,再親切也不過。(圖取自香港獨立電影節網頁)
導演:李祐寧;編劇:吳念真;製片:周乃忠;演員:孫越、張純芳、陳震雷、陳慧樓、文英

我這樣過了一生

「我這樣過了一生」劇照

「我這樣過了一生」改編自蕭颯小說「霞飛之家」,以女主角桂美一生的際遇,描繪典型傳統母親形象。寄居在表姐家的桂美,相親嫁給帶著3個孩子的鰥夫老侯,婚後才知道老侯好賭,3個孩子又不服繼母管教,她卻一手撐起這個家,從無到有開起西餐廳「霞飛之家」。晚年的桂美雖然病痛纏身,卻也兒孫滿堂。

全片影像語言平實和緩,色調淡雅素淨,就像主人翁桂美堅韌溫柔的生命故事。當她在暗夜裡為了不爭氣的丈夫哭泣,為了多賺一點錢「忙得一直變胖」;那些眼淚、變形的身體,都是母親真實生活的縮影。片中最讓人揪心的一段,是大女兒墮胎手術結束,房門打開,外面站著眼巴巴的桂美。她靜靜走到病床邊握住女兒的手。這對沒有血緣的母女,在這一刻有了真正的連結。

女主角楊惠姍以當紅性感女星之姿,為戲增胖,更下足功夫揣摩走路姿勢,赫然就是片中那庸庸碌碌的中年婦女。扮演老侯的戲精李立群,同樣不可思議,收盤子短短幾秒鐘的鏡頭,流利得像是個服務業老手。電影裡,桂美對老侯的賭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是一旦發現他有外遇,卻立刻收拾包袱走人,「女人的事,我絕不原諒你!」張毅元配、編劇蕭颯筆下的對白,從楊惠姍口中說出,更多了幾分「戲如人生」的感嘆。(圖取自鹿特丹影展網頁)
導演:張毅;編劇:蕭颯、張毅;演員:楊惠姍、李立群

恐怖份子

「恐怖份子」劇照

打惡作劇電話的不良少女,安於現實生活、為升職出賣朋友的丈夫,苦悶的主婦作家,久別重逢的前男友……,看似不相干的人物,在繁華冷漠的台北市裡,交織出一段曲折深沉的現代都會寓言。對於習慣大眾口味的一般觀眾,「恐怖份子」並不是一部容易吸收的電影,但它的與眾不同,的確是台灣新浪潮電影的重要里程碑。

導演楊德昌在「恐怖份子」鋒芒畢露,全片影像鋒利精練,準確地捕捉了大都市中的疏離與壓抑,又帶著獨特的韻味。反覆出現的巨大瓦斯槽,不敢踏入妻子書房的丈夫、總是在浴室外對丈夫說話的妻子,牆上貼滿的黑白相片、支離破碎的臉孔,反覆傳達相同的訊息,層層疊疊使人透不過氣。整部電影殘酷真實,卻並不沉悶,就像是未包糖衣的食物原味,只要再三咀嚼,慢慢就能嘗到箇中滋味。

女主角繆騫人戲外的知性形象延伸到戲內,一場對丈夫攤牌的戲聲淚俱下,兩分鐘特寫爆發力十足;男主角李立群戲精本色有如變色龍。看完「恐怖份子」後,你會開始懷疑,也許每個人心中,不只有一座斷背山或一個玉嬌龍而已,很可能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恐怖份子,而且看起來越正常的,就越恐怖。(圖為紐約亞美國際影展提供)
導演:楊德昌;編劇:小野;製片:徐國良;演員:繆騫人、李立群、金士傑、顧寶明

稻草人

「稻草人」劇照

「稻草人」是導演王童「台灣三部曲」的第一部,用農村兄弟阿發(張柏舟飾)、闊嘴(卓勝利飾)田中的稻草人,作為故事的第一人稱,帶領觀眾進入日據末期貧苦的台灣。全片用戲謔、幽默的方式,將殘酷的現實轉化為一個又一個的笑點。

喜劇的最高境界,就是明明笑不出來,卻又實在很好笑;明明很好笑,卻又一邊笑一邊心酸酸。「稻草人」正是如此,情節荒謬卻真實,對白直接又暗藏寓意。片中貧窮農家好不容易買一條魚請客,小孩等在門邊流口水,大人安慰「客人吃魚不會翻面,他們吃完就換你」,結果眼睜睜看著魚就是被翻面了,孩子在門外大哭起來。很好笑對吧,但又怎麼能笑得出來?

更深刻的對比,出現在片中由柯俊雄、張純芳扮演的地主夫妻身上。地主打算把租給兩兄弟的田賣了,帶著錢到日本去生活。反觀苦哈哈的阿發與闊嘴兩人,遇到逃兵躲進家裡偷吃東西的時候,想盡辦法把家中存糧全都掏給對方,完全不計算明天是否還能吃得飽。一無所有的窮兄弟,更慷慨付出;擁有很多的地主,卻還想擁有更多,導演用溫暖柔和的影像,狠狠刮了貪婪的世人一巴掌。(圖為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提供)
導演:王童;製片:徐國良;編劇:宋紘、王小棣;演員:張柏舟、卓勝利、楊貴媚、文英、林美照、柯俊雄、張純芳

七小福

「七小福」劇照

「七小福」改編自叱吒影壇的功夫巨星成龍、元彪、洪金寶等師兄弟們,小時候在知名京戲武生于占元門下習藝的過程。雖然對外宣傳時總說本片是「巨星的童年」,但事實上,描寫的卻是時代變遷下,新舊交替的必然與滄桑。

洪金寶扮演自己的師傅于占元,把老式的梨園典型表演得絲絲入扣。早期以武俠片成名的女星鄭佩佩,在出場戲裡水袖一抖,模樣美得超凡脫俗,令人難以忘懷。扮演于占元師弟的已故香港演員林正英,則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與洪金寶的兩場「霸王別姬」尤其感人。第一次在茶樓裡,他感歎「20年苦練,卻只能做咖哩啡(臨時演員)」,兩人失意之餘苦中作樂;第二次在片場再次唱起,卻是懷才不遇終至崩潰,戲裡戲外再也無法分清誰是誰。

片中于占元帶著學生們在香港早年知名(也是唯一的)大型遊樂場「荔園」演出,極盛時期天天客滿,但隨著電視、電影的興起,進戲院看傳統戲曲的觀眾越來越少。直到最後,他仍叮嚀學生們「要演一齣好戲」,並且在解散之前,一一幫學生們找好出路:到片場當替身,而且再次叮嚀學生們「導演沒喊卡之前,戲都不准停」。或許正是承襲了這樣的敬業精神,加上早年苦練打出的深厚根底,才造就了日後轟動世界影壇的重量級功夫巨星。(圖取自影藝學院博物館網頁)
導演:羅啟銳;監製:何冠昌、方逸華;編劇:羅啟銳、張婉婷;演員:洪金寶、鄭佩佩、林正英

三個女人的故事

「三個女人的故事」劇照

關錦鵬真不愧被稱為「最會拍女人的導演」,3個性格、樣貌、背景都完全不同的女主角,呈現出3種各有特色的風情。來自台灣的張艾嘉敢愛敢恨,來自香港的張曼玉寂寞冷傲又愛錢,來自中國的斯琴高娃在文化衝擊中深陷迷惘。戲裡戲外都像是3股色彩不同的絲線,互相纏繞,編織出一幅繽紛的圖樣。

片中最有名的段落,就是3人勾肩搭背穿過冬夜紐約街頭,瘋瘋癲癲地一起笑鬧喝酒,當時的電視預告片還不停狂打「中國有10億人口,其中5億都是女人,如果5億女人一起跺腳,你說會不會地震啊?」現在再看,仍然覺得寫出了女性情誼的天真一面。

雖然最後以此片獲得影后的是張曼玉,但這部電影中的張艾嘉,卻幾乎可說是有史以來最性感的演出。她飾演萬年國代的女兒,生性浪漫不羈,在美國當舞台劇演員,不停換男朋友。片尾她在小劇場試鏡演出馬克白夫人,被導演問「你是個華人,你為什麼認為,你可以演馬克白夫人?」她站在舞台上輕輕說起呂后虐殺漢高祖寵妃的故事,平靜一笑,「有這樣的祖先,你憑什麼認為我不行?」光芒四射,她知性內斂的個人特質,在關錦鵬的鏡頭下展現無遺。(圖取自香港電影節目辦事處網頁)
導演:關錦鵬;編劇:鍾阿城、邱戴安平;演員:張艾嘉、張曼玉、斯琴高娃、柯一正、顧美華

滾滾紅塵

「滾滾紅塵」劇照

「滾滾紅塵」描述女作家沈韶華(林青霞飾)與日本偽政權官員章能才(秦漢飾)的愛情故事,兩人在動盪時代下相遇,分離,再重逢,最終再一次被時代的浪潮沖散。片尾碼頭逃難戲裡,沈韶華把手中唯一的船票塞給章能才,硬是推他上船,隻身倚在鐵絲網旁,淚眼目送他離開。驚心動魄的逼真場面,重現了亂世中身不由己的悲哀。

女主角林青霞一出場時,是憤怒的天真大小姐,因戀愛受阻而被鎖在閣樓上;遇見章能才後,變成幸福嬌俏的小女人;局勢變化,現實逼人而來,她又成了出賣自己的市儈情婦。林青霞展現了愛情的不同面貌,笑靨如花到心死自棄,段落分明,判若兩人。片末重遇章能才,林青霞短短幾秒之內,讓沈韶華又恢復了最初的神采。這不只是演技,而是生命的累積。

片中林青霞與秦漢兩人,在小小的露臺上相擁起舞,紅披肩下的深深一吻,成就了華語電影史上的經典浪漫片段。伴著主題曲的旋律,林青霞站在秦漢的腳尖上,兩人緩緩走上露臺,醉生夢死的紅色披肩阻隔了漫天烽火,唯一重要的只有此時此刻。當陳淑樺娓娓唱出「至今世間仍有隱約的耳語跟隨我倆的傳說,滾滾紅塵中有隱約的耳語跟隨我倆的傳說…」銀幕上沒有結果的戀情也跟著走出了電影,在真實的世界裡,變成了永遠的傳說。(圖為甲上娛樂提供)
導演:嚴浩;編劇:三毛;演員:秦漢、林青霞、張曼玉、吳耀漢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劇照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改編自1949年政府遷台之後,第一宗少年犯殺人的真實社會案件,描述建中補校學生小四(張震飾)與女同學小明(楊靜怡)之間青澀卻曲折的戀情,複雜程度宛如成人世界,期間穿插幫派鬥毆衝突,突顯出因省籍、階級、地域不同而產生的青少年次文化,暗諷時代巨輪下的荒謬情境。

本片長度接近4個小時,對於習慣商業快節奏電影的觀眾來說,並不容易吸收,但導演楊德昌用心重現1960年代台北市的往日風貌,充滿懷舊情調:家庭舞會、冰果室開演唱會、英文老歌、收音機播報大學聯考榜單、日本式的平房、建中學生的卡其制服…,曾經親身走過那個年代的人,應該都能從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更深一層探索,電影中反映出當時社會浮躁不安的氣氛,大人們求生存已經自顧不暇,根本無法解決孩子的種種疑惑。於是年輕人只好自尋出路,在舊秩序之外,以叢林法則建立起另一個世界。英文片名片「a brighter summer day」,出於貓王名曲「Are you lonesome tonight」,但這個美好的憧憬,最終還是被大人丟進了垃圾桶。誰說青春是免費的?(圖為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提供)
導演:楊德昌;監製:詹宏江、江奉琪;編劇:楊德昌、閻鴻亞、楊順清、賴銘堂;主演:楊靜怡、張震、張國柱、金燕玲

無言的山丘

「無言的山丘」劇照

「無言的山丘」故事描述一對長工兄弟(澎恰恰、黃品源飾)逃離雇主,懷抱著金礦發財夢,跑到金瓜石山上當礦工,分別與房東太太阿柔(楊貴媚飾)、琉球來的小妓女(陳仙梅飾)發展出若有似無的感情,但無論是感情還是發財夢,終究是一場空。

本片是導演王童「台灣三部曲」的第三部,與第一部「稻草人」一樣,背景也是日據時代,但全片壓抑陰沉的氛圍,卻與「稻草人」的歡樂明亮形成強烈對比。唯一如詩如畫的場景,是一望無際的黃澄澄油菜花田,但那裡卻是埋葬了青春與希望的「無緣之墓」。

楊貴媚的演出是最大亮點,剋死了兩個丈夫,拖著一大堆嗷嗷待哺的孩子,只能憑原始本錢維生,一出場時冷漠刻薄,隨著感情日深,漸漸現出被現實磨損後坑坑洞洞的柔情。最後的靈堂擲筊戲更是精彩,一句「你們這些人放著地上看得見的寶物不撿,只會鑽到地下去跟看不見的東西拚死活!」戲裡戲外都是當頭棒喝。當她劈開存滿皮肉錢的長竹竿,鈔票硬幣嘩啦啦掉了滿地,只可惜再也買不回生命與幸福。(圖取自金馬影展網頁)
導演:王童;監製:鄭水枝;編劇:吳念真;演員:澎恰恰、楊貴媚、黃品源、文英、陳仙梅、任長彬

囍宴

「囍宴」劇照

「囍宴」是當代國片中以同性戀為題材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但深究內容,與其說是同志電影,倒不如說這是一部討論人與人之間如何尊重彼此的作品。正如郎雄扮演的父親所說,「如果我不讓他們騙,我怎麼能抱孫子?」不同特質的人只有在「相愛」的前提下彼此包容、妥協,才能成就一個完整的家。

故事描述旅居美國的將軍之子高偉同(趙文瑄飾),瞞著父母在紐約與男友賽門同居多年,台灣的雙親(郎雄、歸亞蕾飾)某日突然催婚。為求一勞永逸,偉同找上來自中國的女藝術家房客威威(高金素梅飾)假結婚。誰知喜宴當晚兩人弄假成真,威威竟然懷孕,打亂原本所有人的如意算盤。高家二老在一番波折後,對兒子的性向心知肚明,卻選擇扮作不知,帶著幸福的遺憾離去。

關於同志世界,在「囍宴」之後,描寫得更詳細、更露骨者大有人在,但許多作品中的同志仍以某種特定的刻板印象出現,極少電影像「囍宴」一樣,塑造出如此親切的同志形象。從片中扮演賽門的美國演員米歇爾,後來在台灣還引起媒體爭相報導;空少轉行的趙文瑄,日後也未被「囍宴」定型,都顯示出李安塑造角色的成功。因為他塑造的不是一對同志,而是一對「伴侶」。「伴侶」就是互相陪伴的人,如此簡單而直接。(圖為誠品電影院提供)
導演:李安;監製:李安、Ted Hope、詹姆士‧夏姆斯;編劇:李安、馮光遠、詹姆士‧夏姆斯;演員:趙文瑄、高金素梅、歸亞蕾、郎雄、Mitchell Lichtenstein

愛情萬歲

「愛情萬歲」劇照

導演蔡明亮的作品一向具有高度個人風格,即使是早期的「愛情萬歲」也不例外。對白少,鏡頭少,演員放空、發呆,各種「東摸摸、西摸摸」看似不成篇章的行為舉止,串連起一個甚至不能算是說得很清楚的故事。對於已經習慣電影必須要節奏緊湊、結構完整、起承轉合,最好還能被逗笑、被弄哭的觀眾來說,這種電影並不容易接受,但這正是蔡式作品的價值所在。

初看「愛情萬歲」簡直摸不著頭腦,靈骨塔業務員李康生、房仲小姐楊貴媚,再加上一個幾乎看不出來在幹嘛的陳昭榮,3個人在城市裡遊蕩盤桓,偶爾交集又分道揚鑣。李康生在空屋裡用西瓜打保齡球、陳昭榮的偷窺、楊貴媚片尾長達7分鐘的大哭,每一場戲都像是毫無頭緒,卻又像是精心設計。細細品味每個曖昧模糊的段落,含糊不清的空白,其實都是導演留給觀眾的邀請函。

「愛情萬歲」並不是一部單方面說故事給觀眾聽的電影,觀眾必須參與,必須跟導演對話,也跟自己對話,這部電影才算真正完整。在過程中,每個人會看到不同的「愛情」,那就是屬於你自己的故事。電影中主角長時間的孤獨與等待,反覆而枯燥的生活瑣事,其實正是蔡明亮逼著你面對自己:這就是你的生活,你看到了嗎?(圖取自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臉書粉專)
導演:蔡明亮;監製:徐立功;編劇:蔡明亮、蔡逸君、楊碧瑩;演員:李康生、陳昭榮、楊貴媚

女人四十

「女人四十」劇照

「女人一過了40,什麼東西都往下耷啦了。」以本片獲得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資深女星蕭芳芳,當年在頒獎典禮上的這句幽默名言,也剛剛好一語道破「女人四十」這部電影裡主人翁面對的窘境:年過40的平凡主婦,工作、家庭兩面夾擊,處處不討好,該怎麼辦?

「女人四十」的女主角是個40多歲的職業婦女,面對家中、職場的重重壓力,仍然以樂觀近似阿Q的精神,勇敢面對生活。全片就看靈魂人物戲精蕭芳芳與喬宏的演出,兩人互動收放自如,洗練準確,毫無「作戲」之感。蕭芳芳把如陀螺般團團轉,卻又不願完全失去自我的中年女人,表現得極為出色;喬宏的失智老人演出也恰如其分。兩人在郊野公園的逗趣對話,平淡卻深刻,彷彿隱隱打中某種無以名狀的深處。再加上實力演員羅家英與羅冠蘭,全片無一段落不是好戲。

許鞍華以粵劇「鳳閣恩仇未了情」中的知名段落作為全劇主題,貫穿首尾,如同畫龍點睛,簡單幾句詞,唱盡哀樂難分的中年初老心情,又像是來自長者的慈愛叮囑。當最後公公去世,蕭芳芳卸下重擔,卻又覺得悵然若失時,在天台上抬起頭來,望向藍天白雲,瞬間畫面靜止,「休涕淚,莫愁煩,人生如朝露,何處無離散」旋律響起,真正做到了霎那如永恆的震撼。(圖取自香港電影資料館網頁)
導演:許鞍華;監製:許鞍華;編劇:陳文強;演員:蕭芳芳、喬宏、羅家英、羅冠蘭

陽光燦爛的日子

「陽光燦爛的日子」劇照

「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大陸知名演員姜文的第一部導演作品,改編自王朔原著小說「動物兇猛」,一般被視作是姜文的半自傳作品。片中充滿60年代的懷舊情調,以成年馬小軍的旁白回溯少年馬小軍的記憶,但記憶是否等於真實?一路看到最後,不但觀眾,連主角馬小軍本人也開始懷疑,這也是本片最好看的地方:每個人的年少回憶,都已經被修飾、篩選過的了。

當年只有17歲的夏雨,因此片成為金馬史上最年輕的影帝,他的外型與姜文有些神似,演出片中有點窩囊又愛耍帥的男主角馬小軍,確實相當「兇猛」。逞兇鬥狠卻被警察逮個正著,\哭著回家後,又對著鏡子想像自己神氣地大罵警察;渴望吸引異性注意,只好一直挑對方毛病等等,活靈活現演出了種種少年的躁動不安。

不同於其他電影中的60年代中國大陸,「陽光燦爛的日子」裡的北京雖然冷清,卻是個歡樂的城市。少年們慶祝生日,就到豪華的「老莫(莫斯科餐廳)」吃大餐、喝啤酒;幾個人聚在一起就放唱片、扮文工隊跳芭蕾舞;夏天時游泳池裡都是少男少女。若將本片與「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七小福」放在一起比較,雖然時序上略有先後,但兩岸三地青少年日常生活卻也相映成趣。(圖取自台北電影節Taipei Film Festival YouTube頻道)
導演:姜文;編劇:姜文、王朔;演員:夏雨、寧靜、張豐毅、斯琴高娃、耿樂

甜蜜蜜

「甜蜜蜜」劇照

當黎小軍騎著腳踏車,載著李翹穿過車水馬龍的廣東道,黎明、張曼玉年輕的笑臉,與「甜蜜蜜」的旋律融合在一起,80年代如夢似幻的香港繁華盛世,彷彿就在眼前。導演陳可辛不只在片中說了一段延續10年、分分合合的愛情故事,更放大了每個人心中那一首永遠難忘的鄧麗君。

「甜蜜蜜」故事描述來自天津的黎小軍(黎明飾)南下到香港投靠姑媽,意外認識一樣喜歡鄧麗君的廣州女孩李翹(張曼玉飾),卻因黎小軍未婚妻小婷(楊恭如飾)以及黑道老大豹哥(曾志偉飾)的出現,多年來似有若無的感情,最後無疾而終。數年後兩人分別在紐約展開新生活,就在鄧麗君過世的那一天,又在「甜蜜蜜」的歌聲中重逢…。

如同陳可辛作品中一貫的浪漫溫馨,片中不只男女主角的場面好看,眾多配角的塑造也相當成功。重情重義的豹哥,即使流落異鄉也器宇軒昂,總是叮嚀李翹「傻女孩,要照顧自己啊」;黎小軍的瘋姑媽,愛了一輩子不存在的威廉赫頓;英文補習班洋人老師齋魯味,愛上染了愛滋病的妓女,依然快樂地相伴終生。每個平凡的小人物,都像是我們生活中熟悉的片段,當鄧麗君的歌聲再次響起,逝去的美好一一湧現…。(圖取自金馬影展TGHFF臉書粉專)
導演:陳可辛;監製:陳可辛;編劇:岸西;演員:黎明、張曼玉、曾志偉、楊恭如

天浴

「天浴」劇照

「天浴」改編自嚴歌苓原著小說,描寫文革末期下放農村的都市女孩文秀,為求回家不惜出賣自己,最終天真凋零,美夢難圓的悲劇。急轉直下的劇情,搭配實地拍攝的西藏高原清新景色,顯得劇情更加殘酷,人性更為醜惡。女主角李小璐當年只有16歲,卻能將單純女孩受到蹂躪後的絕望無助,詮釋得恰到好處。

導演陳冲在片中用蘋果與洗澡,做為重要的象徵。利用文秀的需要與無知,接二連三前來騙取少女身軀的男人們,遞上一顆顆蘋果,就像是一次次的沉淪。在這個骯髒貪婪的男性世界裡,只有失去生殖能力的老金,是唯一能夠幫助、守護文秀的人。但他畢竟已經不再屬於,也無力對抗那個世界,終究也只能以身體作為最後的救贖。

文秀離家前夕,在家裡由媽媽為她洗澡;到了草原上,又有寵愛她的老金,為她挖水池接雨水,讓她在藍天綠地中享受溫暖潔淨。這是全片中最美好的段落,也是片名的由來。隨後現實與慾望逼人而來,文秀出賣身體之後,老金半夜策馬為她趕到河邊取水,但此時文秀只能清洗私處,再接下來,連水都沒有了;甚至原本該用來清洗身體的水,也變成了一盆血水。影片後半段節奏明顯變快,層層進逼,直到結束都讓人喘不過氣來。(圖取自IMDb網頁)
導演:陳冲;監製:陳冲、陳惠中;編劇:陳沖、嚴歌苓;演員:李小璐、洛桑群培

千言萬語

「千言萬語」劇照

「千言萬語」故事由失憶女子蘇鳳娣(李麗珍飾)的追尋開始,倒敘進入70年代末期的香港水上人家,當時仍是小女孩的蘇鳳娣,愛上懷有理想的志工邱明寬(謝君豪飾),和義大利神父甘仔(黃秋生飾)、長期暗戀蘇鳳娣的好友阿東(李康生飾)等人同時投入社會運動。隨著邱明寬當選香港區議員、結婚生子,最初的理想與激情漸漸消失,蘇鳳娣決定結束與他的關係,傷心之餘發生意外,所有記憶瞬間歸零,一切彷彿鄧麗君的歌聲,「千言和萬語,隨浮雲掠過…」。

片中大量穿插描述香港托洛斯基派社運人士吳仲賢生平的獨白劇,形成虛實交錯的特殊結構。虛實之間3組人物又互為對照,邱明寬一心想改革社會,最後決定進入體制,卻不知不覺被體制收編;甘仔嚮往左派社會,卻在資本主義掛帥的香港停留半生;獨白劇中的吳仲賢最後甚至被理想吞噬。

導演許鞍華大膽展現香港紙醉金迷外的另一面,以水上人家為背景,用一段長達10多年的三角戀情為引子,切入社會運動、弱勢族群抗爭等嚴肅議題。影片前段充滿70年代烏托邦理想色彩,對比後段理想在現實中幻滅的沉重死寂,平鋪直敘中更加凸顯戲劇效果,雖然不容易消化,但後座力十足。(圖取自鹿特丹影展網頁)
導演:許鞍華;監製:許鞍華;編劇:陳健忠;演員:李麗珍、黃秋生、李康生、謝君豪

臥虎藏龍

「臥虎藏龍」劇照

當年橫掃各大電影獎項,甚至奪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臥虎藏龍」,引進全球資本、技術人才、發行系統,為原本古典傳統的武俠小說,賦予全新的生命,不論從哪一方面來說,都是華人電影史上的劃時代里程碑。

故事改編自王度廬原著,描述大俠李慕白(周潤發飾)打算退出江湖,因此請好友鏢局女主人俞秀蓮(楊紫瓊飾)將隨身青冥寶劍送給北京的玉貝勒(郎雄飾),沒想到野性難馴的官家小姐玉嬌龍(章子怡飾)半路將劍截走,從此引出更大的風波。「臥虎藏龍」表面上談的是江湖恩怨,實際上自由與情義才是整個故事的中心。比起傳統武俠片中的江湖,李安在「臥虎藏龍」中所呈現的江湖,可能更接近人性的現實。

片中大量俐落巧妙的武打場面,例如玉嬌龍與李慕白在竹林頂端打鬥的場面,設計絕妙有如古裝版「駭客任務」;玉嬌龍大鬧客棧的一場,則律動輕盈有如舞蹈。再搭配上大陸音樂家譚盾中西合璧的精彩配樂,成功改造武俠電影的傳統面貌,重新推上另一個新的高峰。不過片中眾家演員南腔北調的口白,一度引起極大討論,不過這可能也算是重現了真正的「江湖」吧。(圖取自Sony Pictures索尼影業臉書粉專)
導演:李安;監製:江志強、徐立功、李安;編劇:王蕙玲、蔡國榮、詹姆斯‧夏慕斯;演員:周潤發、楊紫瓊、章子怡、張震

榴槤飄飄

「榴槤飄飄」劇照

「榴槤飄飄」是導演陳果「妓女三部曲」中的第一部,顛覆電影中典型哭哭啼啼、身世淒涼的妓女形象,塑造出一個擁有自主權、意志堅定的新世代「北姑」小燕(秦海璐飾)。她自願賣身,銀貨兩訖,拿錢走人,不是被命運控制,而是主動選擇命運。當大多數電影都在描述天真淪喪的過程時,「榴槤飄飄」卻說了一個尋回純真的故事。

片中的小燕在香港努力做了3個月「生意」,存夠了錢,立刻回到家鄉,遙遠的北國牡丹江,絕口不提往事,與學生時代就相戀的丈夫離婚,人生全部重新來過。她與香港的聯繫,只剩下皮肉生涯中在後巷認識的非法移民女孩所寄來的一顆榴槤。

陳果在片中大量起用非職業演員,故事線也並不明顯,但女主角秦海璐層次分明的表演,足以撐起整部電影。片尾當小燕發現一心嚮往香港的表妹,不知道什麼時候也發出南下了,她頓時間找不到焦點的眼神,以及另一場與朋友討論未來創業該做什麼的戲中,當朋友說「你在香港做啥,在這裡也做啥啊」,小燕無法回答,只是凝望著天花板。秦海璐在這兩場戲中的演出,就是所謂的「得獎場」,精湛準確卻又無以名狀。(圖取自香港電影資料館網頁)
導演:陳果;監製:楊紫明;編劇:陳果;演員:秦海璐、麥惠芬、麥雪雯、楊美金

美麗時光

「美麗時光」劇照

「美麗時光」描述愛變魔術的阿傑(高盟傑飾)與總是在練雙截棍的好友阿偉(范植偉飾),兩人平日到處廝混,最後意外惹禍上身,引來黑幫追殺。其實劇情並不美麗,片中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兩個男主角遊手好閒,一個衝動,一個傻氣;阿偉的姊姊癌症末期,阿傑的父親總是扯著嗓子又打又罵。所有人與其說是蝸居,更不如說是被困在有如迷宮,找不到出口的寶藏巖。

導演張作驥在「美麗時光」中,把鏡頭指向台北的另一面,城市邊緣的寶藏巖,猶如蒼涼的廢棄遊樂園,茫然躁動的19歲少年阿傑與阿偉在其間奔跑嬉戲。「美麗時光」拍出了青春的迷惘與盲目,片尾的水中魔幻場景,更像一首冒著夢幻泡沫,但注定要破滅的唯美藍色輓歌。

片中大量起用非職業演員,意外與整部影片強烈的生活氣息呼應,雖然少了熟悉的綠葉面孔,卻也增添了觀影時的驚喜。高盟傑神經質的演出非常亮眼,活脫脫就是那個精力過剩、錯把衝動當大膽的徬徨少年。片中另一個有趣的元素,則是各種不同語言交雜出現,一句句對白切割出不同的世界,呈現出複雜真實的城市面貌。(巴黎台灣電影節網頁)
導演:張作驥;編劇:張作驥;演員:蔡明修、范植偉、高盟傑、吳雨致、林芷萱

無間道

「無間道」劇照

香港影壇在2000年前後低迷到了谷底,重量級新世代警匪片「無間道」的出現,瞬間燃起了香港電影長久以來遍尋不著的新希望。片中結合兩大天王巨星劉德華、梁朝偉,演技派綠葉黃秋生、曾志偉,加上編導鐵三角劉偉強、麥兆輝、莊文強的堅強陣容,成功營造出一個黑白難辨、善惡糾結的無間輪迴世界。

以臥底警探為主題的香港警匪片很多,但像「無間道」這樣,同時描寫黑白雙方都有臥底的故事相對少見。正派斯文的警察劉健明(劉德華飾)是黑道大哥韓琛(曾志偉飾)安排在警隊中的內鬼,滿臉鬍渣的頹廢混混陳永仁(梁朝偉飾)反而是真正的臥底警察,頂頭上司黃警司(黃秋生飾)與韓琛又是長年死對頭,4個人較勁角力,拉扯出一段永無止盡的你死我活。

片中幾乎絕無冷場,開場的警匪追逐,韓琛在警局裡吃便當大嗆黃警司,黃警司驚駭的墜樓場景,到最後劉建明陳永仁天台對峙,每一場戲都張力十足,懸疑刺激。劇本結構完整緊湊,道盡身為臥底邊緣人,無法誠實生活的悲哀。臥底黑幫的警察固然辛酸,在警隊臥底的黑道則更加淒涼,無從選擇身不由己。片尾引用佛教經典「受身無間者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地獄中之大劫」,伴隨著劉健明從陳永仁的屍體旁走過,更加深了蒼涼幽微的悲愴。(圖為華映娛樂提供)
導演:劉偉強、麥兆輝;監製:劉偉強;編劇:麥兆輝、莊文強;演員:劉德華、梁朝偉、曾志偉、黃秋生

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劇照

可可西里由真實故事改編,描述西藏高原可可西里生態保護區成立之前,經常有盜獵者為了高價羊絨,濫殺藏羚羊以換取暴利,導致藏羚羊短期內數量大幅減少,當地藏族青年在沒錢、沒人、沒槍、沒編制的狀況下,自行組織志願巡山隊,定期入山取締盜獵的過程。表面上看起來,這部電影談的是「盜獵」,是「環保」,事實上它真正的核心卻是「生存」。

電影由來自北京的記者與巡山隊一起進入可可西里,展開巡山作業開始。距離人類文明越遠,「生存」這件事情的意義也就越大。導演一次次反覆描寫相同的情境:不論是「正義」的巡山隊員,或是「邪惡」的盜獵者,最終都必須回到同一個天平上,誰的生命更重一點?誰的道德才是唯一的標準?在文明社會中看來理所當然的答案,到了原始的可可西里,所有的界限都模糊了。

於是,被抓的盜獵者僱員,和巡山隊員一起推動深陷河床中的大卡車,卡車卻是用來囚禁盜獵者僱員的臨時監獄。不合作,大家都得留在原地等死;又或者巡山隊員生了大病,必須提前回到鎮上看病,問題是錢不夠怎麼辦?也只能扣在手上的盜獵藏羚羊絨拿去賣。生存都成問題了,誰還顧得了違法不違法,道德不道德?誰還管得了巡山隊原本是來保護這些藏羚羊的!(圖取自柏林國際影展網頁)
導演:陸川;監製:王中軍、王中磊、何平;編劇:陸川;演員:多布傑、張磊

功夫

「功夫」劇照

對一個創作者來說,最幸福的事,莫過於能將心中長期幻想的理想世界,真真切切化為作品與觀眾分享,並且得到觀眾的廣大迴響與認同。「功夫」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導演周星馳將他個人對於功夫、武俠世界一生的愛,以及他對電影藝術的執著、長年累積的戲劇才華,全部冶為一爐,全片色彩結實飽滿、美術設計華麗精彩,節奏明快緊湊,是一部在藝術與商業層面上同樣成就非凡的難得佳作。

「功夫」的故事架構宛如現代武俠小說,老舊貧窮的城寨裡,暗藏遁世武林高人,遇上找麻煩的小混混(周星馳飾),合作抵禦外侮之後,卻引來斧頭幫更大的殺機,雙方一陣惡鬥,最終邪不勝正。

周星馳利用大幅度的反差,成功塑造出一個個身懷絕技的小人物,娘娘腔的裁縫師、橫眉豎眼的苦力、窩囊懦弱的廚師,當這些人終於被逼得必須露出真功夫時,顯得更加瀟灑神勇。最經典的角色莫過於瘦弱好色又貪財的包租公,與邋遢刻薄的包租婆,其實是深情且懷著巨大傷心往事的楊過與小龍女!周星馳更請出十多年沒有拍戲的武打明星梁小龍扮演火雲邪神,除了向早期武俠電影致敬,也算是一圓他的童年夢想。(博偉電影公司提供)
導演:周星馳;監製:周星馳、王中磊、韓三平;編劇:周星馳、曾瑾昌、霍昕、陳文強;演員:周星馳、陳國坤、林子聰、黃聖依、元華、元秋、梁小龍

父子

「父子」劇照

80年代赫赫有名的香港新浪潮導演譚家明,蟄伏17年之後再推出「父子」,果然一針見血,拳拳到肉,是一部風格獨特,精采絕倫的傑作。影像語言精鍊犀利,描繪出父子之間、男女之間愛恨交織的深刻糾結,不但使得男主角郭富城創下金馬影帝連莊的空前紀錄,連一向被認為外形優於演技的女星楊采妮,在譚家明的鏡頭下,也有令人驚艷的表現。

「父子」描述阿蓮(楊采妮飾)無法承受總是替嗜賭成性的廚師男友阿勝(郭富城飾)還高利貸,扔下兩人未婚生下的兒子(吳景滔飾),投奔新男友。阿勝深受打擊,加上無法還債,只有帶著兒子東躲西藏,走投無路下,竟然教唆兒子去當小偷。最後事發,兒子被抓,父子之間複雜的感情終於爆發。

全片影像兼具細膩唯美與強烈銳利兩種特質,故事線條理分明,圍繞著「愛」是什麼打轉。片中的阿勝對阿蓮、對兒子都說「我會對你好」,但一直到最後,他所做的與所說的都是相反的。更有趣的是,導演讓郭富城同時扮演阿勝,以及阿蓮的新男友:一個是灰頭土臉、在貧窮線邊緣求生的廚師,一個是金邊眼鏡、斯文白淨的白領階級,是否也暗示著「男人都是一樣的」?(圖取自遠東影展網頁)
導演:譚家明;監製:邱瓈寬;編劇:田開良、譚家明;演員:郭富城、楊采妮、吳景滔

色戒

「色戒」劇照

「色戒」上映當時,露骨赤裸程度幾近驚世駭俗的「迴紋針」性愛場面,一度造成轟動,但片中的「性」只是手段,導演李安將原著短篇小說中,作者張愛玲「怕人知道,又怕人不知道」的,對於第一任丈夫胡蘭成的愛恨交織,轉化成故事中主角易先生(梁朝偉飾)與王佳芝(湯唯飾)之間糾結的性愛纏綿。男人與女人之間終究是一場權力的拔河。誰先交出了心,誰就註定要死。

「色戒」改編自張愛玲原著同名短篇小說,描述抗戰時期大學生王佳芝與話劇社同學鄺裕民(王力宏飾)等人,一心報國,竟異想天開決定色誘並殺害漢奸。他們鎖定汪偽政權中的情報官員易先生,卻功敗垂成。3年後捲土重來,王佳芝意外與易先生產生感情,所有牽涉此事的人,也因此付出無法挽回的慘痛代價。

故事中人物從天真到幻滅的過程,是李安用力經營的段落。窮極無聊的海邊聚會,脫口而出一句「再不殺人就要開學了」,點出整件事的荒謬。湯唯把王佳芝的微妙表情揣摩得恰到好處,那並不是絕望,而是無感,是死亡。片尾更是全片精華所在,當王佳芝含糊不清丟下一句「快走」,原本彷彿停頓的時間突然開始快轉,一切隨即塵埃落定後,易先生獨自坐在王佳芝睡過的床上,默默無語輕撫床單,其實已是千言萬語。(圖取自亞洲電影大獎網頁)
導演:李安;監製:李安、江志強、詹姆士‧夏姆斯;編劇:王蕙玲、詹姆士‧夏姆斯、張愛玲(原著);演員:梁朝偉、湯唯、陳冲、王力宏、庹宗華、錢嘉樂、朱芷瑩

投名狀

「投名狀」劇照

雖然與1973年大導演張徹的經典名作「刺馬」是同一個故事,但「投名狀」相比之下毫不遜色,不只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時間,苦心經營戰爭大場面,服裝造型、道具、佈景考究詳盡,在人物情感的刻劃上也更加深刻。本片是陳可辛的大膽嘗試,影像風格明顯與之前擅長的都會小資浪漫溫馨完全不同,大量戰爭場面慘烈血腥,凌厲沈重。

「投名狀」故事描述兵敗獨活的清軍將領龐青雲(李連杰飾),流落鄉野土匪村鎮,結識異姓兄弟趙二虎(劉德華飾)、姜午陽(金城武飾),說服他們帶著弟兄一同投靠朝廷,共同攻打太平天國叛軍。3人立下投名狀,約定不能同生但求共死。豈知隨後兄弟之間嫌隙漸生,自相殘殺,最終姜午陽殺了龐青雲被捕,因「行刺朝廷命官」被判凌遲處死。

扮演片中結伴兄弟的3位男星,都展現了與平日截然不同的另一面。李連杰在片中證實了他除了能打,也真的能演,與蓮生同舟飲酒被撞破時,不動聲色默默關窗的眼神使人不寒而慄;劉德華的演出更是讓人驚喜,被鎖在祠堂裡掙扎大哭、酒宴上笑中帶淚、臨死前的不可置信,都相當到位,全然是脫胎換骨的演出。(圖取自亞洲電影大獎網頁)
導演:陳可辛;監製:陳可辛、安德烈•摩根、黃建新;編劇:須蘭、秦天南、林愛華、黃建新、許月珍、何冀平、郭俊立、阮世生;演員:李連杰、劉德華、金城武、徐靜蕾

不能沒有你

「不能沒有你」劇照

「不能沒有你」改編自真實社會案件,是一部黑白電影。導演戴立忍曾說,他選擇用黑白方式呈現,是因為「這是一個找不到色彩的故事」。片中看似平靜,實則暗藏對於社會不公、官僚心態、制度僵化的控訴。本片上映之後引起社會廣泛討論,時任內政部長江宜樺、行政院長吳敦義,以及總統馬英九都曾觀賞此片,並與導演戴立忍當面交換意見。

本片描述一位父親(陳文斌飾)獨自扶養女友留下的非婚生女兒,等到女兒要上小學了,才發現因女友已嫁她人,若要報戶口,女兒的監護人將是女友的丈夫,一個完全陌生的男人。但幾經周折,卻沒有人能解決這個問題,戶政機關、立法委員、警政署官員,公僕民代各自踢皮球;到了總統府前,還來不及陳情就被抓走。這位父親忍無可忍,抱著女兒爬上天橋以死相逼,卻因此被判入獄,女兒也被社會局帶走。兩年之後,父女才終於重逢。

「不能沒有你」的批判性相當強烈,導演毫不掩飾地表現出對於弱勢的同情,以及對既得利益者的反諷。層層疊疊的官僚體制,不知變通猶如死水的荒謬規定,活生生把一個善良溫和的父親,逼成一個反社會的危險人物。電影結束在男主角陳文斌與小童星四目相交的瞬間,在這個找不到色彩的故事裡,其實仍然有著滿滿的愛。(圖取自光之路電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臉書粉專)
導演:戴立忍;監製:林志儒;編劇:戴立忍;演員:趙祐萱、陳文彬、林志儒

當愛來的時候

「當愛來的時候」劇照

「當愛來的時候」從懷孕的二媽(何子華飾)在家中經營快炒店裡生下孩子拉開序幕。少女來春(李亦捷飾)交了男友(吳慷仁飾),似懂非懂發生關係後,男友卻跑了;入贅的爸爸(黑面飾)與大媽(呂雪鳳飾)總是爭吵,但爸爸突然中風後,大媽也跟著崩潰;本來地位尷尬的二媽,突然成為家中支柱;來春未婚懷孕,一度引起家中軒然大波,但最後一家人還是選擇包容,留下這個意外的孩子。

影片的最後,來春也在快炒店裡生下了新生命;曾在影片一開始時出現,客串快炒店客人的范植偉再次出現,兩人再次交集時,身分全然不同,張作驥聰明地製造了首尾相連的錯綜效果。這似乎也像是在說,人生就是一個永無止盡的循環,發生在我身上的,有一天也會發生在你身上。坑坑洞洞的世界裡,只有愛,才能圓滿一切。

沒有演戲經驗的新人李亦捷,模樣乾淨清爽,前段叛逆神情近乎理所當然,後段懷孕後先是憤怒,隨即漸漸穩重,層次清晰、條理分明的演出令人驚喜。同為資深歌仔戲演員的何子華、呂雪鳳,在片中分別飾演「亦敵亦友」的大媽、小媽,黑面中風後,小媽為崩潰的大媽洗澡,兩人憶及過往赤裸裸相擁而泣,是片中最感人的段落。高盟傑所扮演的自閉症叔叔也唯妙唯肖,讓人印象深刻。(圖取自金馬影展網頁)
導演:張作驥;監製:廖旭翎;編劇:張作驥;演員:李亦捷、高盟傑、呂雪鳳、林郁順(黑面)、何子華

賽德克巴萊

「賽德克巴萊」劇照

導演魏德聖耗費多年心血,投注大量人力資金而成的「賽德克巴萊」,不僅是台灣影壇長期以來極少見的大規模製作,以日據時期原住民賽德克族人武裝抗日行動「霧社事件」為背景,更是前所未見的題材。本片中忠實重現的霧社往日風情,以及近距離的寫實戰爭場面,都讓人印象深刻。

本片由於長度關係,剪接成為上下兩集,上集「太陽旗」描寫賽德克族人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屈辱生活,加上雙方因文化差異長期累積的衝突,終於使賽德克族人憤而反抗;下集「彩虹橋」則將重點擺在霧社事件中雙方的殺戮場面,以及最後的失敗收場。可能因為篇幅拉長的關係,敘事節奏感略顯混亂,特別是下集中段開始,戰爭場面一打再打,反覆過長的血腥段落,沖淡了原本該有的悲壯感;此外,對於殖民者/被殖民者雙方的在政治、經濟層面,以及本片宣傳重點「文明/野蠻」的對立,似乎也有再更深刻討論的空間。

但換個角度來看,「賽德克巴萊」的確是近期台灣電影的里程碑之作。成功的行銷操作手法,聰明的週邊商品設計等,帶動一股「賽德克巴萊」旋風,媒體爭相報導,連許多平日不看電影的觀眾都重新走進戲院,票房熱潮高燒不退。(圖取自金馬影展網頁)
導演:魏德聖;監製:吳宇森、張家振、黃志明;編劇:魏德聖;演員:林慶台、大慶、馬志翔、安藤政信(日籍)、河原佐武(日籍)、木村祐一(日籍)、徐若瑄、溫嵐、羅美玲、田中千繪(日籍)

神探亨特張

「神探亨特張」劇照

對於習慣看大明星的觀眾來說,「神探亨特張」可能並不是最理想的電影,片中演員幾乎全是素人(多為微博名人),沒有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也沒有緊張刺激的動作大場面。故事主角是個北京的平凡警察,全片就像是他的日常工作實錄,也反映了部份中國大陸的當代現實。

本片靈感來自真實社會中7年內抓了1000多名嫌犯的北京民警張惠領。專抓扒手的北京警察老張,整天穿梭繁華城市中抓賊,他的高破案率讓北京電視台派出一組人跟著他。電影隨著記者的鏡頭一路往下追,這才發現老張其實也是個平凡人。常年辛苦工作,老張身體不好,氣喘病發的時候,追逃犯追到一半也得停下來喘氣,對著電視台鏡頭吐苦水,幾杯酒下肚就悲憤大唱「現象七十二變」。這就是神探的世界,與你我沒有太大差別。

導演高群書以近乎紀錄片的手法,完成了這部劇情片。表面上看似沒有結構,實際上仍然首尾呼應,並且以一次次的事件堆疊出神探背後的無奈與辛酸。曾有影評認為,這部電影是以呈現社會黑暗面的方式,對於中國政府歌功頌德;但也同樣中國大陸影評人認為,這部電影直指當代中國社會的腐敗難堪。在兩面評價夾擊中,導演高群書卻說,他希望藉此讓觀眾敢於直視黑暗面,為社會展示更多正能量。(圖取自金馬影展網頁)
導演:高群書;監製:趙廣忻;編劇:代雁、高群書;演員:周雲蓬、張立憲、王小山

爸媽不在家

「爸媽不在家」劇照

「爸媽不在家」是新加坡導演陳哲藝首部劇情長片,靈感源於個人生長經歷,講述90年代末金融風暴期間,一個新加坡中產家庭和菲律賓幫傭之間的故事,以寫實的手法,傳達小人物面對大環境衝擊的喜怒哀愁。背景雖然設定在1997年的新加坡,但電影中的親子衝突、教育問題與族群歧視,在現今社會仍隨處可見。

「爸媽不在家」的爸媽並非真正不在場,而是指經濟壓力之下,他們在孩子的情感、成長缺席。菲律賓幫傭泰莉以旁觀者揭開這個家庭的問題,父母為了生計忙碌爭吵,缺乏關愛的男孩家樂時常搗蛋,被校方視為問題分子。泰莉的到來,家樂從敵視排斥,逐漸轉為信任與依賴,然而兩人相處越融洽、心靈距離越近,卻讓母親惠玲感到被取代。陳哲藝透過家族聚會、慶生、校長約談等事件中家樂與泰莉的互動,以及惠玲的表情反應,帶出惠玲作為母親的失落,也引領觀眾思索母親的定位和家人的定義。

片尾家樂與父親分享泰莉常聽的歌曲,這是彼此打開心扉、修復關係的開始。隨著旋律流淌,或許家樂將深深記住泰莉,曾有那麼一個人突破他的心防,教導與伴他成長,就如同陳哲藝牢記那位陪伴自己8年的幫傭,並用這部電影記錄童年回憶,甚至在眾人串聯下成功尋人,驚喜地與對方重逢。(圖取自金馬影展網頁)
導演:陳哲藝;監製:黃文鴻、翁蕙心、陳哲藝、Wahyuni A. Hadi;編劇:陳哲藝;演員:楊雁雁、安潔莉芭雅妮、許家樂、陳天文

推拿

「推拿」劇照

「推拿」改編作家畢飛宇的同名小說,描述在中國南京一家按摩院,盲人推拿師們的生活與感情世界。看不見的盲人,一樣看得見愛情,尋覓氣味、探索慾望,少了光,愛得更豪放,沒有拘束,也就更徬徨。

中國導演婁燁以模糊畫面、黑幕、失焦等手法呈現失明世界,視障素人演員與職業演員共同演出,激盪出更真實的戲劇效果。片頭旁白先逐一唱名演出者,電影帶領視覺正常者走進陌生的盲人世界,試圖透過盲人視角重新感知生活,深刻展現溫情和殘酷。

視障演員張磊飾演盲女小孔,首次拍片挑戰激情戲,有擁吻、性愛鏡頭,還要裸體入鏡,榮獲第51屆金馬獎最佳新演員,「推拿」還獲得最佳劇情片、改編劇本、攝影、剪輯及音效,囊括6項大獎成為大贏家。

婁燁與攝影師曾劍4度合作,打造關於盲人世界的電影,用看得見的影像畫面,呈現看不見的盲人感知,影像樸實自然、沒有過多修飾,曾劍更以「推拿」摘下第64屆柏林影展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圖取自金馬影展網頁)
導演:婁燁;監製:耐安、李泠、Kristina Larsen;編劇:馬英力;演員:郭曉冬、秦昊、張磊、梅婷、黃軒、黃璐

刺客聶隱娘

「刺客聶隱娘」劇照

國際名導侯孝賢心中一直有個武俠片的夢,小時候就愛看武俠小說,拍了30多年電影,才磨出第一部武俠片「刺客聶隱娘」。他說:「沒有地心引力的武俠,在我看來是不能接受。」不像一般武俠電影總是飛來飛去,侯孝賢的武俠世界很寫實,是在有地心引力的限制下,做最好的發揮。

「刺客聶隱娘」劇情改編唐代小說,耗資新台幣4億5000萬元,侯孝賢擅長使用長鏡頭,拍攝手法細膩,對白精簡、武打動作俐落,影像兼具細緻美感,運用畫面意境,帶出電影人物未說出口的話,開創新的武俠風格。

侯孝賢以「刺客聶隱娘」拿下第68屆法國坎城影展最佳導演,更成為第52屆金馬獎大贏家,奪得最佳劇情片、導演、攝影、造型設計及音效共5大獎。

舒淇飾演的聶隱娘,武藝高強卻動了惻隱之心,再也無法殺人,台詞只有9句,表情變化不大,全靠眼神演戲,劇情主軸也放在聶隱娘徹悟的心路歷程。當妻夫木聰飾演的磨鏡少年替她敷藥療傷時,聶隱娘道出「一個人,沒有同類」的心聲,寓意深遠。(圖為光點影業提供)
導演:侯孝賢;監製:侯孝賢、廖慶松;編劇:鍾阿城、朱天文、謝海盟;演員:舒淇、張震、周韵、妻夫木聰

八月

「八月」劇照

「八月」以黑白片呈現,講述1990年代初期正逢改革開放的中國西部小鎮,從男孩曉雷的視角出發,觀察大人們的生活,在曉雷結束升學考試的這個暑假,看似什麼都沒發生,卻什麼都發生了,如同片中曇花的綻放與凋謝,悄悄地沒留下太多痕跡,卻已是一個時代的結束。

中國新銳導演張大磊細膩打造首部劇情長片,全用素人演員,將時代變化透過最細微的日常生活體現,童星孔維一演技自然真誠,角色活靈活現,「八月」一舉拿下第53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新演員及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

片中曉雷的父親失去國營電影製片廠的工作,待業一段時間後,只能遠赴他鄉拍片,劇情重現1990年代中國國企改革的衝擊,大人丟了工作,小孩照常玩耍,在孩子眼中,大人因離開工作崗位而變得有閒。電影用孩子純真眼光來看周遭環境變化,重現平凡家庭受到的衝擊及社會變遷。

電影場面調度精彩,素人演員自然演出,黑白光影運用高超,再加上音樂及音效製作細緻,「八月」採用俄羅斯音樂,因張大磊曾在俄羅斯留學,他認為俄羅斯音樂基調符合劇情,能襯托出情緒,再再凸顯張大磊成熟的創作視野。(圖取自金馬影展網頁)
導演:張大磊;監製:萬瑪才旦;編劇:張大磊;演員:張晨、孔維一、郭燕芸、付剛

血觀音

「血觀音」劇照

「世上最可怕不是眼前的刑罰,而是那無愛的未來。」導演楊雅喆在「血觀音」片尾用黑幕白字強調的這句話,總結了棠家3個女人之間的愛恨情仇。細膩描繪女人心機的「血觀音」,抱回第54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女主角及女配角。

「血觀音」劇情圍繞在台灣電影少見的白手套政治題材,惠英紅飾演的棠夫人,憑藉高超手腕與柔軟身段,透過買賣文物在政商權貴之間生存取利,一樁牽涉土地開發利益的議員滅門血案,展現心機算計、人性黑暗及情感扭曲。棠夫人談笑間看似不動聲色,實則笑裡藏刀,讓人不寒而慄。

14歲的文淇飾演棠真,一路從純真走向崩壞,細膩詮釋少女轉為成熟世故,演技渾然天成、收放自如,成為金馬獎史上最年輕的女配角得主。

片中運用不少彼岸花的元素,燦爛鮮紅的彼岸花是畫家柳依蘭為電影創作,吳可熙飾演的棠寧所繪製棠家3人畫作,正是出自柳依蘭之手。說唱國寶藝術家楊秀卿擔任串場的說書人,更增添「血觀音」的奇幻色彩。(圖為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提供)
導演:楊雅喆;監製:吳明憲;編劇:楊雅喆;演員:惠英紅、吳可熙、文淇

大象席地而坐

「大象席地而坐」劇照

「滿州里的馬戲團有一隻大象,牠就喜歡在那坐著......」,滿州里馬戲團大象的傳說揭開電影「大象席地而坐」的序幕。電影全長4小時,但故事並不複雜,就是一群生活失意不得志的人踏上往內蒙古看大象的旅途。

電影主角共4人:因幫朋友出頭惹上麻煩的韋布(彭昱暢飾)、與老師親密互動被偷拍公開的女學生黃玲(王玉雯飾)、被家人嫌棄的落魄老人王金(李從喜飾),及因與好友妻子偷情而見到好友自縊的流氓于城(章宇飾)。4個人生活因著一連串的麻煩產生連結,沒有容身之處的他們,最終動身前往滿州里。電影中充滿許多灰暗陰鬱,無助推進劇情的鏡頭,營造出頹廢荒蕪的氛圍,讓人更感受到這些小人物為生活所困的窘境。

「大象席地而坐」透過描繪這群社會底層人物遭遇的霸凌欺壓及弱弱相殘,呈現現實世界的殘酷。電影裡那頭始終不見其影只聞其聲的「滿州里大象」,似乎象徵在這黑暗世界中的救贖與希望。這是導演胡波第一部也是最後一部劇情長片,藉由這部片,胡波發出他對世界的不滿與咆嘯。

本片改編自胡波所著小說「大裂」中的同名篇章,不過小說裡沒有這麼多人物,故事也不是發生在中國而是台灣,原著中的大象則是住在花蓮的動物園。(圖取自金馬影展網頁)
導演:胡波;監製:王小帥;編劇:胡波;演員:彭昱暢、王玉雯、章宇

陽光普照

「陽光普照」劇照

鍾孟宏導演的第5部劇情長片「陽光普照」風格依舊強烈,感情卻更飽滿溫柔,他關注靈魂中的陰暗角落,好與壞、善與惡,既是對照也是互補,陳以文與柯淑勤把面臨崩解卻難以回天的父母心,演得絲絲入扣,年輕演員巫建和、劉冠廷、許光漢、温貞菱整齊搶眼的表現也不遑多讓。

阿和(巫建和飾)被欺負,好友蔡頭(劉冠廷飾)義氣相挺持刀砍斷霸凌者手臂,兩人雙雙被判入少年輔育院。爸爸(陳以文飾)不認阿和這個兒子,而是對大兒子阿豪(許光漢飾)寄予厚望,但阿豪內心似乎有著無人理解的陰暗,意想不到的劇變再次降臨這個家庭。

雖然與父親的關係一直無法修補,但阿和出院後工作、家庭漸上軌道,幾年後蔡頭找上門:「在法院裡你把一切推得乾乾淨淨,我在裡面比你多關了3年,你出來之後連來看我一眼都沒有。」蔡頭用極致的情緒勒索,將阿和推入黑暗深淵。劉冠廷用平穩的語氣講述台詞,眼神卻十分銳利,每次出場都令人不寒而慄、張力十足。

劇中重要角色雖沒有明說,卻都有著「為什麼是我?」的內心掙扎。「這個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陽,24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陽光普照。」這段台詞為電影下了最佳註解。(圖為甲上娛樂提供)
導演:鍾孟宏;監製:葉如芬;編劇:鍾孟宏、張耀升;演員:陳以文、柯淑勤、巫建和、劉冠廷、許光漢

消失的情人節

「消失的情人節」劇照

「消失的情人節」分成兩段,分別從女主角曉淇(李霈瑜飾)和男主角阿泰(劉冠廷飾)的角度來敘述,故事從郵局職員曉淇發現自己的一天莫名其妙地消失,因此到警局報案她的一天「被偷走了」開始,經過一番追查,她發現自己消失的那一天是和阿泰度過;而對阿泰來說,他的所作所為不僅是為實現願望,更是因為一個已被遺忘的約定。最後,步調一快一慢的兩人,在「時間差」之下終於產生真正的交集。

導演陳玉勳原本就擅長小人物喜劇題材,男女主角鮮明的個性對比和演員自然的演出讓劇中笑料更加生動,奇幻元素則讓全劇更添趣味,成就一部精緻又娛樂性十足的小品。故事雖有著複雜的設定,「消失的情人節」並沒有把心力放在合理性的解釋上面,而是著重在每個角色的刻劃,就連配角也都能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本片雖歸類在愛情片,但男女主角實際「談戀愛」的橋段其實並不多,部分情節更被質疑是用浪漫外衣來包裝近似「跟蹤犯」的行徑,引起許多討論。此片亦被改編成日文版本「快一秒的他」,由導演山下敦弘、知名編劇宮藤官九郎、演員岡田將生合作製作。(牽猴子整合行銷提供)導演:陳玉勳;監製:葉如芬、李烈;編劇:陳玉勳;演員:劉冠廷、李霈瑜

瀑布

「瀑布」劇照

「瀑布」是導演鍾孟宏少見以女性主角視野觀察社會的作品,故事背景設定在COVID-19疫情期間,一對母女在母親患上思覺失調症後,日趨緊繃的家庭故事。

導演將瀑布轟鳴的聽覺意象與思覺失調症結合,加上籠罩在母女居住的公寓外,拉皮工程用的藍色帆布遮住了陽光,營造出本片前期憂鬱、壓抑的氛圍。在母親羅品文(賈靜雯飾)患病後她與女兒王靜(王淨飾)之間的關係出現變化,女兒努力撐起家中大小事,母女之間相處關係逐漸緩和,全片沉重又不失溫暖,探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關懷。

電影末段,母女倆離開原本精緻的大樓,搬到樸實的小公寓,看似一切都將好轉。但女兒與朋友出遊時意外遇上山洪暴發。電影沒有明說小靜的生死,只收在羅品文看著電視的新聞畫面,耳邊又傳來隆隆的瀑布聲,讓人在看完電影後仍不禁思索這對母女的未來將走向何方。(圖取自金馬影展網頁)
導演:鍾孟宏;監製:曾少千、瞿友寧、董成瑜;編劇:鍾孟宏、張耀升;演員:賈靜雯、王淨

一家子兒咕咕叫

「一家子兒咕咕叫」劇照

「一家子兒咕咕叫」劇情環繞在賽鴿師傅阿欽師的家庭故事,故事裡,每個人都希望賭一把。阿欽師賭自己終會翻身,阿敏賭丈夫有天會清醒,露露將自己的未來賭在逃離這個家,小虎更是把對歸屬感的渴求賭在這個家庭。而在流浪少年小虎闖入一家人的生活後,帶來的究竟是救贖抑或是更難以挽回的失控?

本片找來兩大戲精游安順、楊麗音演繹貌合神離的怨偶,並在導演詹京霖鏡頭下,刻劃底層人物的掙扎。飾演小虎的胡智強將無家少年的莽撞純真,以及對愛的渴求表現得淋漓盡致,也是本片的一大亮點,勇奪最佳新演員獎。

本片除了著重在家人之間的拉扯,也呈現台灣賽鴿文化如何影響一個個家庭。而鴿子本身的歸巢性以及賽鴿飛出去後的不可預測性,其實與人生有許多相似處。導演也想藉此探討,在面對意外和巨變後人們該用什麼心情面對,不要讓自己困在過去、日復一日地無感過日子,卻沒發現身邊重要的東西也逐漸在流逝。(圖為双喜電影提供)
導演:詹京霖;監製:劉蔚然;編劇:詹京霖;演員:游安順、楊麗音、胡智強、李夢苡樺

石門

「石門」劇照

「石門」為中日夫妻檔導演黃驥與大塚龍治的女性成長三部曲終章,描述中國年輕未婚懷孕農村女性的掙扎身影,納入疫情語境,延續對女性隱祕內在與真切經驗的關照,寫實凝望中國零工經濟下,歷經扭曲社會百態的小人物。本片也與台灣資深剪輯師廖慶松合作。(圖取自台北電影節網頁)
導演:黃驥、大塚龍治;演員:姚紅貴

 
金馬60

|製作|

林傑立、林廷軍、王靖怡、侯少婷、翁堃耀、曹亞沿、童一寧、趙敏雅、簡莉庭、邱柏綱、楊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