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2019年12月
正當許多工業化國家專注發展更快、更環保、更有能源效益的汽車,法國巴黎走得更前面,放棄汽車作為主要交通工具,步行如今不但是巴黎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一種全民運動。
全球中央2019年12月

預設默許制非萬靈丹 新加坡器捐率仍偏低

2019/11/29 11:00(12/11 10:0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新加坡早在30年前就通過《人體器官移植法令》,但從統計數字觀察,不難發現新加坡社會對器官捐贈觀念的接受度偏低,「預設默許」制或許並非能讓政策有效落實的萬靈丹。

文、攝影/黃自強 (中央社駐新加坡記者)

新加坡早在3 0 年前就立法通過《人體器官移植法令》(Human Organ Transplant Act),但相較於歐洲國家,落實比例偏低,究其原因不一而足。不過,死者家屬態度、宗教文化,以及民間社會認識不足,均對器官捐贈與否扮演舉足輕重的關鍵角色。

30年前即推預設默許制 捐贈率卻未顯著提升

全球對器官捐贈多半採「自願捐贈」(opt-in)或「預設默許」(opt-out)制,如採「預設默許」制,以推定同意為前提,只要當事人沒有另外提出反對意見,就視為同意身後捐贈器官。反之,「自願捐贈」則是在未獲當事人同意前,不得任意進行器官移植。

新加坡1987年通過《人體器官移植法令》,採「預設默許」制,這項法律於2004年修正,2008年再納入穆斯林。

新加坡雖曾有慈父聽從女兒遺願捐出器官、受贈家屬與捐贈者家屬見面相擁而泣等大愛故事見諸報端,但器官移植比率迄今仍偏低,這也顯示新加坡社會對器官捐贈的認識度依然不足。

根據新加坡衛生部統計,2018年,新加坡的死者器官捐贈移植數為504例,但高達88%屬於眼角膜捐贈,僅六例心臟移植、19例肝臟移植、38例腎臟移植。這項數據也比2017年的581例少了13%。

統計顯示,新加坡2017年的死者器官捐贈率,每百萬人僅6.6人,與10年前的2007年每百萬人近5人相較,增幅甚微。2004年到2007年,每年平均有174名器官移植受惠者;2008年到2016年,每年平均有224人受惠。

如單從法規面觀察,新加坡早在30年前就通過採「預設默許」制的《人體器官移植法令》,立法完備,有意捐贈器官的人數雖緩步增加,但整體比例仍偏低,截至2018年底仍有超過400名病患等待器官移植。

社會接受度偏低 器捐卡在家屬這關

從統計數字觀察,不難發現新加坡社會對器官捐贈觀念的接受度偏低,不乏有醫生坦承,死者家屬的意願,仍扮演舉足輕重的關鍵角色。

前新加坡中央醫院內科醫師李冠毅分析,各國民情不同,「預設默許」制或許並非能讓政策有效落實的萬靈丹,即使《人體器官移植法令》實施多年,目前看來仍有諸多挑戰待克服。

李冠毅表示,根據《人體器官移植法令》,凡21歲以上公民或永久居民即被納入並推定為同意器官捐贈,除非當事人提出反對,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醫生多半會再詢問家屬是否同意器捐,而家屬在面對摰愛家人過世還得做出這麼重大的決定,心情的難過與複雜可以想見。

他指出,當病患被宣告腦死,根據《人體器官移植法令》能夠捐出死者的心臟、腎、肺、眼角膜等器官,但器官移植只有24到48小時的黃金救命時間,絲毫耽誤不得。但當下是否同意捐贈器官,的確讓家屬左右為難。

家屬之所以舉棋不定,除對腦死判定存疑之外,也不了解他們心愛的家人是否生前就決定捐出器官,家屬通常不願放棄最後一絲希望,希望醫師再全力救治。「無法接受心愛的家人死亡」是新加坡醫師最常碰到的情況之一。

另外,也有家屬基於傳統觀念,認為身後捐贈器官是一種忌諱,一旦醫師要與家屬討論是否器捐時,很容易受到家屬的反彈,進而引發糾紛。

新加坡另推MTERA 鼓勵民眾「主動登記」

如何提升器官捐贈率,透過教育與宣導才是標本兼治之道。當有更多的患者從器官移植中受惠,就能慢慢改變社會大多數人看法,對器捐抱持正面態度,抑或不再隨便改變家人生前的決定,相信能逐漸改善目前捐贈比率偏低的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鼓勵民眾簽署加入《醫藥(治療、教育與研究)法令》(MTERA)則是另一個努力推動的方向。這個法令採「主動登記」制,簽署者同意在身後捐贈器官,作為移植、教育或研究目的使用。

換句話說,徒法不能以自行,透過教育與宣導讓民眾建立起器官捐贈的意識,乃是當務之急,新加坡推動器官捐贈,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看單篇不過癮?中央社電子書城《全球中央》電子雜誌、紙本雜誌全面特價中。
*訂閱紙本雜誌《全球中央訂購單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172.30.1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