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2019年12月
正當許多工業化國家專注發展更快、更環保、更有能源效益的汽車,法國巴黎走得更前面,放棄汽車作為主要交通工具,步行如今不但是巴黎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一種全民運動。
全球中央2019年12月

器官移植協調師 串接生死第一線

2019/12/13 13:4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器官移植協調師必須隨傳隨到,接起電話後立刻衝回醫院,陳怡璇回憶,和家人吃火鍋,看菜單時手機響了,患者同意器捐,她火速衝回醫院,家屬說「不捐了」,她再回到店內撈撈鍋底止飢。

文、攝影/趙麗妍 (中央社記者)

「捐贈者、捐贈家屬要做器官捐贈,受贈者等待器官移植,我們是唯一有能力可以把兩者串聯的人。」器官捐贈讓「生命」得以接力,器捐感恩追思會上,與會人員用愛與淚水交織出溫馨回憶,每個生命接力的背後,總有一群默默搭建愛的橋梁的工作者,他們被稱為「器官移植協調師」。

器官勸募尊重家屬意願 生死相安不留遺憾

「你來幹什麼?」「我的家人不行了嗎?」在臺中榮總擔任器官移植協調師已有三年經驗的馮雅筠指出,與捐贈者家屬初次接觸時,家屬第一時間的反應除了疑惑就是驚訝,因家屬對器捐不瞭解或有誤解,被拒絕早是家常便飯。

馮雅筠講述著器官移植協調師的工作內容,根據護理人員回報,患者可能成為潛在捐贈者,在和醫師的治療達成共識後,器官移植協調師介入,除說明器捐的內容,也陪伴家屬走完最後一段路。符合器官捐贈的患者條件,有車禍外傷、中風、嚴重腦傷或是安寧病房的病患。

臺中榮總移植醫學委員會主任陳呈旭表示,器官捐贈有大愛捐贈及活體捐贈,國內大愛捐贈少,停留在每年約100名捐贈者,器官捐贈包括眼角膜、肺、肝、心、胰、骨頭等。近年來,許多人都有接觸也了解器官捐贈,但親身遇到時,做法還是保守。

器官勸募時,協調師首要面對家屬的內心矛盾,「是否應該要幫他做些什麼事」、「他生前沒有提過要器捐」,反覆猶疑的情緒不斷在家屬內心翻攪。但器官捐贈勸募工作不能勉強,馮雅筠說:「當家屬還未做好準備時,就要求做出是否器捐的決定,當下的決定往往都不是他們想要的。」

馮雅筠表示,曾遇過已簽器捐卡的患者,在最後一刻家屬還是喊「卡」,站在生死兩相安的立場,不能去說服家屬幫病人執行器官捐贈的決定,這可能會讓家屬在捐贈後,不斷質疑自己的決策是否正確、甚至悔恨,可能影響整個家庭,都不是器捐的本意。

勸募時峰迴路轉的情況也曾有過,吳佳倩從事器官移植協調師工作兩年,她回憶,曾有一名60多歲患者因車禍入院,昏迷指數一直未好轉,符合捐贈者條件,太太第一時間拒絕,但和兒女討論過後,想法大轉變同意器捐。

器捐流程繁瑣,家屬內心備受煎熬,馮雅筠舉例,一位年輕女性因動脈瘤破裂,媽媽同意器捐也開始辦理後事,棚子都搭好了,但腦死判定一直不成功,前後等待三天,到第六次才判定腦死,確定器捐。當腦死判定一直不成功時,再次詢問家屬意願,「器捐的主導權必須掌握在家屬身上」。

雖然家屬的意願關乎器捐能否進行,但勸募最困難的是與醫療團隊的協調,馮雅筠指出,有時醫師們的想法立場不同,有站在捐贈者的角度,判定腦死的時機,須尊重家屬意願;另方希望捐贈者是最好的狀態,有利受贈者,雙方意見分歧,彼此都沒有錯,器官移植協調師必須讓雙方達成共識。

當生命消逝,捐贈者及家屬要同意器捐相當不易,器官移植協調師陳怡璇回憶,讓她印象深刻的是,曾接觸一位住在安寧病房的榮民伯伯,他主動接洽想要器捐,單身的伯伯只有一個弟弟,他不想麻煩別人,將身後事全做了交代,連器捐都做好抉擇,家人不需要再幫他做任何決定。

與時間賽跑的背後 體悟「死去活來」價值

「器官勸募遇到許多挫折,但挫折並不會永久存在。」馮雅筠指出,許多捐贈者家屬給予的回饋是感謝,她記得,一位媽媽幫女兒完成器捐,幾天幾夜沒好好休息,辦出院時,媽媽還幫她按摩,「馮小姐謝謝你」,讓她內心滿滿的感動。

器官移植協調師必須隨傳隨到,接起電話後立刻衝回醫院,陳怡璇回憶,和家人吃火鍋,看菜單時手機響了,患者同意器捐,她火速衝回醫院,家屬說「不捐了」,她再回到店內撈撈鍋底止飢。

馮雅筠說,全家出遊時,車子剛上高速公路電話就響了,情急下她要求先生將車停路邊,讓先生忍不住大喊「高速公路怎麼停路邊啦」。吳佳倩則說,剛開始女兒會抱怨,媽媽怎麼都不回家,理解工作內容後,有時回家孩子還問「媽媽怎麼回來了」,讓她哭笑不得。

有人戲稱器官移植協調師就像是「禿鷹」,但他們認為這是把愛延續下去的「天使」。馮雅筠想起有位醫師說過,「捐贈者、捐贈家屬要做器官捐贈,受贈者等待器官移植,器官移植協調師是唯一有能力可以把兩者串聯的人」,這樣的想法讓她們繼續在這個崗位上堅持。

有人重生代表有人死亡,重生是喜悅,對捐贈者家屬卻是最悲痛的時刻,器官移植協調師給予病患、家屬心理支持,他們讓一個又一個的生命力得以串聯,讓心跳可以延續跳動,讓每份大愛傳遞永不止息。

*看單篇不過癮?中央社電子書城《全球中央》電子雜誌、紙本雜誌全面特價中。
*訂閱紙本雜誌《全球中央訂購單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爸爸的最後身教 遺愛人間的死亡最美
172.30.1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