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2012年1月號
進入2012年,各國政治人物最頭痛的問題,恐怕還是經濟。以對外貿易為主的台灣,尤其不能不關注國際政經情勢。過去三年,全球陸續出現美國國債危機、歐洲主權債券風暴,連帶造成其國內的政治社會變化,以及影響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
《全球中央》2012年1月號

寧說真話不說官話 哈維爾典範永存

2012/9/13 16:0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哈維爾的國際聲望之所以如日中天,歷久而不墜,正因為他和達賴喇嘛一樣都不厭其煩地談人性、談社會正義和透明政治,堅持普世價值的位階高於政治算計。

文/林育立 (曾任中央社駐柏林記者)

2002年,時任捷克總統的哈維爾(Václav Havel)在卸任前夕接受媒體聯訪,一名奧地利記者想起那篇哈維爾在共黨統治時期就發表的著名文章,問他政治人物到底有沒有「活在真實中」的可能性?哈維爾沈思許久後回答說:「和一般老百姓沒什麼兩樣,政治人物也應該說真話和忠於自己,只不過冠冕堂皇的修辭,在某些場合實在很難避免,所以很高興從今以後再也不用說這些(官)話了。」

從計程車司機、劇場後台的工作人員、作家、反對運動領袖、到連任長達13年的總統,就像他的劇作品一樣,哈維爾的人生充滿荒謬和矛盾。民主浪潮的推波助瀾,造就他傳奇的一生,哈維爾可說是東歐民主化和歐洲統合的關鍵人物,而「真相與愛定能戰勝謊言和仇恨」這一再被引用的經典名句,就足以概括他畢生的關懷。

作品探討集權下 說真話的可能

出生就家財萬貫,家產在共黨上台後卻全被充公,年輕的哈維爾是醉心劇場藝術的作家,作品延續捷克荒謬劇場的傳統,探討人類在集權體制下說真話的可能,嘲諷統治機器的空虛和荒謬。1968年蘇聯集團坦克鎮壓「布拉格之春」民主運動後,哈維爾對時局的批判日益尖銳,成為維權文件《七七憲章》的起草者和執政黨眼中的頭號異議人士,他多次進出牢獄,作品被禁止出版,付出沈痛的代價。

1989年是人類歷史的分水嶺。11月9日深夜,渴望自由的東德人民推倒柏林圍牆,掀起中東歐的民主浪潮;幾天後,捷克共黨卻以暴力鎮壓學生的和平示威,導致全布拉格劇院的演員憤而加入學生的行列,揭開「天鵝絨革命」的序幕。每天示威的人數動輒數十萬,共黨主導的國會迫於形勢,只好將備受知識分子愛戴的文人哈維爾推上總統寶座。

致力化解仇恨 對歐盟擴張有功

總統一職在內閣制的捷克沒有實權,而且哈維爾在內政上的建樹也不多,卻到處發表演講,站在全民總統的高度宣揚人權和民主的理念,以轉型社會的道德重建為使命。堅持良知的他還不顧國內強烈的反對聲浪,為捷克在二次戰後驅趕境內德國人所造成的不公不義,向德國公開道歉,為兩國和解和加入歐盟鋪路。

捷克在他的領導下,和中東歐的其它前共黨國家加入北約,融入西歐戰後的安全、政治和市場經濟體系。歐盟2004年從原來的15國擴大到25國,成功完成歷史性的東擴,哈維爾無疑是幕前幕後最重要的舵手之一。

生前最後公開發言:譴責蒲亭政府做票

六年前還是新進記者的我,曾在柏林採訪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頒獎給哈維爾的儀式,表揚他聲援西藏人權的貢獻。早年在獄中就已經病魔纏身的哈維爾,不改一貫略帶壓抑的靦腆笑容,拖著病體步履蹣跚上台。頒獎後,兩人緊緊擁抱,以德國藝文界領袖為主的現場觀眾,情緒也隨之高揚。多年後,我才慢慢了解,哈維爾的國際聲望之所以如日中天,歷久而不墜,正因為他和達賴喇嘛一樣都不厭其煩地談人性、談社會正義和透明政治,堅持普世價值的位階高於政治算計。

歐洲新興的民主國家,近來紛紛陷入轉型的泥沼,當政者赤裸裸的權力鬥爭,不僅讓追求改革的進步人士絕望,也引起國際輿論的大嘩。舉例來說,烏克蘭前任總理提摩申科(Yulia Tymoshenko)下台沒多久,就被法院判處七年的徒刑,政治斧鑿痕跡明顯,匈牙利修法剝奪記者保護消息來源的權利,連剛結束的俄羅斯國會選舉,舞弊的傳聞也不曾間斷。

鑒於專制社會帶來的切膚之痛,卸任後的哈維爾在中東歐各國積極參與非政府組織,力主強化公民社會來對抗民主倒退的潮流,並為古巴、緬甸、中國的民主運動到處奔走。半個多月前,哈維爾接受俄國報紙訪問,才嚴詞指責蒲亭政府「傷害人民尊嚴、控制媒體、司法和做票」,只是萬萬沒想到,這竟然是他最後一次公開的發言了。

「這樣的政治人物早就不存在」

歐洲統合的進程,此時正面臨巨大的考驗,歐債危機有如凶猛的海嘯,一波接一波沖蝕歐盟的根基。領導東歐民主浪潮和東西歐一體化的哈維爾,不幸在媒體眼中「歐盟成立以來最黑暗的一年」進入尾聲之際辭世,正巧為歐洲動蕩的一整年留下歷史的註腳。

要求政治人物說真話是不切實際的幻想,與歐洲、乃至世界各國領導人此刻的茫然不知所措相對照,哈維爾一生忠於自己信念的風範,特別讓人感恩和懷念。這也難怪,2011年12月18日哈維爾過世的消息一傳出,布拉格的街頭立刻擠進成千上萬的民眾和外國觀光客,自動自發舉行悼念儀式。

當記者問起哈維爾時,電視機鏡頭前一名中年婦女先是雙眼閃爍光芒,接著忍不住喟嘆「這樣的政治人物早就不存在」,難掩對時下政局的不滿,和世上再也看不到哈維爾的悲傷。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全球中央》1月號;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美國重返亞洲意欲何為?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