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2025年11月號
人工智慧已成為全球企業營運和決策的重要驅動力,不僅提升效率,還幫助企業在市場中取得競爭優勢。《全球中央》雜誌11月號封面故事〈企業AI爭霸戰〉深入報導各行各業如何運用AI優化生產流程、驅動創新、提高競爭力。
全球中央2025年11月號

能源轉型新趨勢  傾聽專家說分明

2025/10/31 10:05(10/31 10:2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經濟部能源署副署長吳志偉(左)與台灣電力公司副總經理蔡志孟 (右)(編輯部)
經濟部能源署副署長吳志偉(左)與台灣電力公司副總經理蔡志孟 (右)(編輯部)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邁向淨零時代,能源轉型成為台灣永續發展關鍵時刻。能源署推動節能與治理創新,台電強化電網與儲能布局,兩大機構從政策到實踐攜手前進,共同打造台灣能源新局面。

文/編輯部

淨零已是全球的共識與目標,要達到淨零的目標,能源轉型至關重要,台灣被各國稱為科技之島,能源轉型早已超越供應與需求的議題,而成為國家制度設計、產業韌性與社會共識的綜合工程。作為一個外貿導向、能源高度仰賴進口的島嶼經濟體,台灣如何在創新、技術、治理與民意之間找到平衡,考驗著從政策設計的能源署以及落實政策的台電公司,兩者如何譜出一曲台灣新能源趨勢的進行曲,考驗兩個單位的智慧與共識。

節能倍增  開啟能源治理新篇章

經濟部能源署副署長吳志偉表示,台灣能源轉型已走過基礎建設期,進入從量的擴張走向質的治理的第二階段。自2016年起,太陽光電與離岸風電裝置容量由4.7GW提升至超過21GW,綠能發電占比從不到5%上升至12%。雖然數據表現亮眼,但是,政府更關注的是深度節能;讓每一度被節省的電,都成為新的能源來源。

吳志偉指出,能源署的深度節能政策,規劃預計自2024年至2027年間,共可節省206億度電,相當於全國用電量的8%。能源署的角色不僅是推動節電,更在於建立「對話機制」,從大企業、中小企業到一般家庭,政策不再只是單向推行,而是全民共同參與的合作行動。政府以補助、稅負減免、能效標準三管齊下,推動從「汰舊換新」走向「更智慧的節能生活」。同時,透過金融資金與ESCO節能服務模式,讓企業以節能效益作為投資回報,「效率」是國家共同語言。

節能競爭力新時代

隨著國際供應鏈減碳壓力升高,越來越多企業從單純的能源消費者變成生產與消費合而為一的能源產消者(Prosumer);自建綠電、採購憑證、參與需量反應,甚至進入電力交易市場。吳志偉說,節能不只是環保,更是企業的生存策略,當企業自覺地把減碳納入核心策略,台灣的能源治理也從政策推動,轉為市場自驅的動能。能源署推動家戶將高耗能的老舊冷氣、冰箱,汰換為一級能效家電,每台最高補助3,000元,再搭配財政部針對民眾購買一、二級冷氣、冰箱及除濕機,亦可申請退還減徵貨物稅,每台最高退稅2,000元,而一級能效產品市占率已突破九成。這些看似微小的政策,其實構成全國節能的底層力量,即使極端氣候讓總用電量難以下降,只要能壓平成長曲線,就等於為國家新增了一座「隱形電廠」。

台電副總經理蔡志孟表示,電網就像神經系統,要能即時調度、彈性分流,整個系統才有韌性。能源轉型的穩定性仰賴電網的升級,因此,台電啟動為期十年的「電網韌性計畫」,總投資金額高達5,645億元,將傳統集中式輸電網轉型為分散式調度系統。透過資訊化、自動化與分流設計,讓發電與用電之間的
調節更靈活。蔡志孟說,過去的高壓輸電幹線如同單一大動脈,一旦故障便全系統受影響;如今透過多點調度與區域備援,台灣的電網正變得更聰明、更穩健。面對再生能源的間歇特性,儲能成為新的戰略核心,儲能就像小水庫,白天儲存多餘電力,夜間釋放支援負載。

全民協奏的轉型力量

台電預計到2025年全國儲能裝置容量達1.5GW,包含電網側與用戶側的雙軌布局。後者導入虛擬電廠(VPP)概念,讓企業或民間儲能設備可整合進市場,參與電力交易與需求調節,電網因此能更加靈活。台灣的新型能源經濟將從儲能設備、碳權到綠電憑證,形成多層次的永續產業鏈。能源轉型不只發生在企業
與電網,也走進家庭。蔡志孟強調,穩定供電的背後,其實靠的是千家萬戶對於節能家電的選擇,這種「上而下的政策推動」與「下而上的社會行動」相互交織,使能源轉型從政府計畫變成全民參與的社會運動,節能在台灣不只是技術改革,更是一種生活文化。

台灣的能源轉型需要靠全民的力量,絕非個人或是單一組織便能達成。在這場轉型的進行曲中,能源署負責描繪路徑,台電確保執行穩定,企業投入創新,
社會形成共識。吳志偉與蔡志孟都不約而同指出,能源轉型的成功,不在於擁有技術,而在於能否整合制度、市場與民意。能源轉型不只是減碳工程,而是一場重新定義國家競爭力與韌性的行動。

共譜能源新篇章

台灣沒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卻擁有彈性的制度與堅定的信念。當政府與企業、人民都能交織在這場進行曲中各司其職,這場能源轉型的樂曲,將為台灣的未來譜出一曲嶄新且動人的新篇章。

*看單篇不過癮?《全球中央》紙本雜誌、電子雜誌全面特價中。
*訂閱紙本雜誌《全球中央訂購單
*實體雜誌銷售:誠品書店
*電子雜誌銷售平台:中央社電子書城亞馬遜書城Google Play圖書凌網電子書華藝電子書Hami書城KOBO博客來電子書讀墨電子書讀冊生活電子書城BOOK☆WALKER聯合讀書吧Kono電子雜誌momo購物網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紐西蘭慢食小鎮  悠哉享慢活美學之旅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