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渡假停看聽 別讓美夢變惡夢
出國打工渡假是人生難得的探險,真正的旅程,其實從申辦簽證、蒐集資訊就開始了,只有盡量做好準備、遵守規則,探險才不會變成「犯險」。
文/曾依璇 (中央社記者)
打工渡假是美好的體驗,但若對當地法令沒有足夠的瞭解,缺乏警戒及安全意識,「美麗的背後,可能藏著危險;浪漫的背後,就是苦痛」,駐英國代表處在寫給青年的打工渡假注意事項中這麼提醒。
台灣目前已與澳洲、紐西蘭、日本、韓國、加拿大、德國、英國七國簽署打工渡假協定,每年有1萬多名台灣青年遠赴異地,一邊深入體驗當地生活,一邊打工賺取旅費。
由於這些國家都高度開發,外交部極少接到違反聘僱契約、剋扣工資、或遭詐騙的投訴,僅在澳洲有少數案例。
有青年在網路上分享赴澳朋友的經歷說,朋友在疑似違規聘用非法勞工的肉品工廠上班,且老闆規定需工作三個月以上,但連薪水都沒有談好,他還被扣一周薪資做為押金;後來工廠遭檢舉破獲,老闆不見蹤影,打工者當然也就拿不到錢。
然而,打工渡假簽證持有人在當地國從事正當工作、領取薪資是完全合法的,外交部提醒青年,可透過駐台辦事處或當地國政府部門等正常管道洽詢打工機會,並遵守當地法規,不要從事黑工或在風化區打工,否則不但影響居留權,日後若想再入境,可能也會有問題。
赴澳人數居冠 求助案例跟著多
根據外交部資料,打工渡假青年偶有急難救助需求,也多限於車禍等旅遊意外;若以國家區分,來自澳洲的打工渡假急難救助案例較多,但不代表澳洲較不安全,只是因為台灣青年往赴澳洲打工渡假人數最多,案例自然較多。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表示,曾有赴澳洲打工渡假青年與竊賊在住處扭打,以致竊賊死亡;去年有赴澳洲打工渡假青年以雷射光筆照射飛行器,遭警方逮捕;有人與雇主爭執,逃出住所,藏身於機場洗手間,請求駐處協助。
在入境方面,各國海關有各自規定的違禁品,例如感冒藥在紐西蘭就屬於管制品,但外交部目前不曾接過青年因無意間攜帶違禁品而遭拒絕入境、甚至判刑的案例。
如遭逢意外 台灣駐地辦事處能相助
此外,澳洲、紐西蘭習慣為靠左駕駛,與台灣不同,也有赴澳洲打工渡假青年駕車撞人致死,獲判緩刑,這些都是外交部處理過較為棘手、罕見的例子。
不論詐騙或意外,萬一青年在外遇事,可向台灣駐當地辦事處求助,即使涉及司法等無法介入的案件,辦事處仍可介紹通曉華語的律師;在特殊情況下,也有些辦事處可借「急用金」,讓青年購買返台機票。
主管日本事務的外交部亞東關係協會人員提醒青年,即使日本雇主通常都一板一眼地守法,洽談契約時仍不可大意,要充分瞭解契約內容、待遇、課稅規定,也要留有白紙黑字;反過來說,一旦簽下契約,國人也應確實履約。
亞協人員特別建議,青年出發前,最好上領務局網站做「動態登錄」;一般來說,國人出國留學,遇到像311震災的事故,很容易聯繫上,但打工渡假者隨時在移動,為防萬一,希望國人養成登錄的觀念。
感冒藥品禁不禁? 臉書社團找解答
外交部提供的資訊大多是原則及要點,然而出發到異地長期生活前,總有各式各樣的私人問題,網路強大的匯聚力量正好彌補了這空缺。
在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上,有不少台灣年輕人自發組成的各國打工渡假社團,當中可以找到各種疑難雜症的解答或經驗談,幾乎是個打工渡假考古題庫。這些稀奇古怪、但生活中誰都可能碰到的問題包括:在加拿大如何電子報稅、便宜的長途交通方式、眼睛不適該到哪裡看眼科、中藥材或枇杷膏能不能攜帶入境、尋找跨國自助旅行同路人等。
此外,還有在異國買車、讀懂特別交通標誌的教戰手冊;即將啟程返台的「前輩」有各種物品要賣出,可以在社團中找到買主;結束旅程返台時,會有人善意告知空房間出租;年輕女生遇到人品不佳的雇主或「色房東」,也會分享經驗,提醒其他人注意。
這些社團有時也能讓青年快速找到有趣工作,甚至曾有人通報,在加拿大拍攝的好萊塢電影劇組正在尋找路人甲演員的訊息!
出國打工渡假是人生難得的探險,真正的旅程,其實從申辦簽證、蒐集資訊就開始了,只有盡量做好準備、遵守規則,探險才不會變成「犯險」。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全球中央》5月號;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