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supported Browser ⚠
中央社午晚間新聞 中央社直播LIVE 軍聞Online 最新影片 海外特派 專題 文化+ 新聞節目
小兒科醫師黃瑽寧:疫情讓我資訊焦慮 沒renew心會慌(上集)
即將播放

小兒科醫師黃瑽寧:疫情讓我資訊焦慮 沒renew心會慌(上集)

■「我們的魔幻時代」系列專題四:(衛教篇)醫療新聞的媒體識讀

‧主題:衛教的出發點不是恐嚇
‧主持人:張若瑤
‧與談人:黃瑽寧/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作家、主持人

黃瑽寧的父親是小兒科界名醫黃富源,外界看他像「子承父業」,但對黃瑽寧來說,從選擇念醫學系到挑科別,都是經歷過一番掙扎與探索才產生的結果,……好比在外科動大刀,他拉勾到睡著;在解剖科弄青蛙循環系統,他氣到摔刀子;在放射科晨會關燈,他就得猛捏大腿;在內科照顧長輩,他卻遇見永遠出不了院的病人……。

為什麼看10多年前寫的文章,會讓黃瑽寧對自己怒起來?而一張A4的「衛教單」,又是如何開啟他的斜槓人生——當部落客、出版育兒叢書、晉身主持人、開臉書健康講堂,到成為YouTuber和Podcaster?

身為過敏兒,黃瑽寧從小幾乎與零食絕緣,直到沾上「百吉棒棒冰」破功,當醫生時更是洋芋片配珍奶減壓,猜一猜腰圍突破幾吋,才讓他終於受不了「停下來」?你知道從2020年疫情爆發之初,黃瑽寧到現在看了多少篇學術文章,讓他陷入無止境的資訊焦慮漩渦中?

▶「我做過大吼大叫的爸爸」,和小孩溝通這件事,聽黃瑽寧怎麼說。

|本集重點|
(01:41)近30年前填醫科 只是因為……
(04:41)戒零食:胖到33腰追小孩會喘
(10:33)主持健康2.0 談戒菸整集歪掉
(15:11)當小孩不想洗碗筷 爸爸怎麼做
(22:52)不選外科3原因 內科他遇到……
(29:59)資訊焦慮:日收20篇疫情文怎讀
(33:34)一張A4衛教單 開啟部落格寫作路
(37:48)2016年才驚覺:不讓看診數定義我
(40:48)彩蛋:有粉絲追到診間合照簽名?



‧後製團隊:中央社影音中心
‧剪輯:王昱文|‧文字:張若瑤

//什麼是「我們的魔幻時代」系列專題?//

科技、疫病與強權跋扈的時代,新型態戰爭與變種病毒夾擊,民粹與民族主義趁浪而來,舊價值逐漸崩毀,新秩序仍未成形,「常規」世界動盪且混亂,謊言、假象與偏見的重重迷霧疊加,如何掙脫陰魂不散的烏托邦幽靈,是我們這個世代的課題。「空中小客廳」自3月起,1個月推出1集「我們的魔幻世代」系列專題,就不同的社會現況與世界趨勢,藉不同專家學者的視角,映照出虛實之間的本相。

3月,聽鑽研民族主義的中研院老師吳叡人說「民主篇/香港人的出埃及記之一(https://reurl.cc/e3Z64M)、之二(https://reurl.cc/rQGb6r)」;4月,聽醫療人類學專家、中研院老師劉紹華說「疫病篇/公共的善如何永續(https://reurl.cc/55k5GG)」;5月聽擅長關係的諮商心理師瑪那熊說「關係篇/世紀之疫下的數位愛情(https://reurl.cc/b2ykrl)」;6月聽小兒科界的KOL黃瑽寧說「衛教篇/醫療新聞的媒體識讀」。

▶喜歡這個節目,請訂閱「中央社好POD」留下五星評價。
▶有話想對主持人或來賓說,請用力留言分享您的意見。

▶「空中小客廳」IG圈粉:instagram.com/yauyau531/
▶「空中小客廳」FB圈粉:facebook.com/yauyauroom
▶意見信箱:cnaonpodcast@gmail.com
看更多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