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防通縮風險 陸調控加碼迫切

2015/1/7 09:16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周慧盈北京7日電)陸媒表示,受內需不足影響,中國大陸通貨緊縮壓力可能加大;宏觀調控需有前瞻性,財政和貨幣政策適時加碼已十分迫切。

官媒新華社旗下的中國證券報日前撰文指出,中國大陸物價見底的訊號雖仍未出現,卻有進一步下滑的趨勢,政策制定需有前瞻性,不可貽誤宏觀調控的最佳時機。

官方數據顯示,2014年11月大陸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回落至1.4%,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減2.7%,連續33個月下滑。

文章分析,從去年12月以來,原油價格下跌帶動能化產業鏈價格整體下移,採掘業和原材料產品的價格也較為低迷;而受制於產能過剩壓力,PPI短期內恐仍難以擺脫負成長走勢。

文章認為,大陸勞動力價格的剛性是CPI年增率仍然上漲的重要因素,若等到CPI、PPI雙雙負成長才認定通縮出現,很可能就貽誤宏觀調控的最佳時機。而受內需不足影響,通縮壓力未來可能進一步加大。宏觀調控要有前瞻性,財政和貨幣政策適時加碼已十分迫切。

這篇文章提到,通縮預期一旦形成,就會有自我強化的傾向,將抑制需求的釋放和加重產能過剩。

分析說,在通縮加重情況下,即使名義利率降低為零,實際利率依然會繼續走高,企業的債務負擔則不斷加重,加碼投資的意願會不斷受到削弱。104010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