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美媒:中國經濟復甦關鍵 超額儲蓄能否轉為消費

2023/2/28 16:17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28日電)美媒表示,中國經濟今年的反彈力度很大程度取決於一個不確定因素,也就是家庭和大企業是否願意花費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累積的資金。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27日報導,據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估計,疫情封控期間,中國家庭囤積了現金,推動中國家庭2022年儲蓄率上升至33%的多年高點,比2019年疫情前的趨勢水平高出3個百分點。

中國的大型工業企業和出口商也把錢存了起來。投行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的經濟學家表示,2020到2022年,大型工業企業(其中許多是國有企業)平均每年增加折合1.1兆美元的流動資產,比疫情爆發前的5年中每年增加4670億美元高出一倍多。

對於中國今年的支出或投資是否會因超額儲蓄而出現反彈,許多專家抱持懷疑態度。

匯豐(HSBC)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經濟學家說,中國嚴格「動態清零」防疫政策的結束至少會推動服務業支出強勁復甦,提振消費增長速度恢復到疫情前每年8%左右的水平。剛過去的春節假期初步數據就顯示,一些中國消費者渴望重新外出用餐或去影院看電影。

其他一些持較為懷疑態度的經濟學家認為,中國儲蓄增長更多反映的是信心受到打擊,考慮到疫情造成的痛苦仍在,這種情形不太可能迅速得到扭轉。許多消費者仍因房地產市場低迷、就業形勢不確定而焦慮,這可能讓他們在更長時間內增加儲蓄、減少支出。

瑞信(Credit Suisse)首席中國經濟學家王一表示,現在就判定家庭累積的超額儲蓄將持續支撐報復性支出還為時過早。

據表示,中國消費反彈速度緩慢可能會在全球產生廣泛影響,拖累耐吉(Nike)、星巴克(Starbucks)及國際汽車製造商之類公司的銷售情況,並導致銅、鎳等大宗商品的需求低於預期;而據國際貨幣基金(IMF),隨著美國和歐洲的增長放緩,預計中國對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為1/3。

報導說,目前還不清楚中國儲蓄增加的規模究竟有多大。出於對中國數據質量的擔憂,許多經濟學家使用不同方法進行計算。

高盛認為,2020年到2022年,中國家庭累積了約人民幣3兆元的超額儲蓄,不到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野村(Nomura)和瑞銀(UBS)經濟學家估計的數字更高,分別為人民幣6.1兆元和至多4.6兆元,約相當於2022年中國GDP的5%和近4%。

研究機構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的研究指出,中國家庭去年累積的新存款中,很大一部分被鎖定在3至5年期的存款工具中,不像短期存款那樣容易轉化為消費。

瑞銀經濟學家汪濤表示,鑒於中國政府在疫情期間沒有直接向家庭發放支票,民眾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會對經濟復甦更有信心,並大幅縮減自己的儲蓄。

經濟學家說,與消費者支出意願更相關的是收入增長和就業市場,而這兩者的復甦都較為緩慢。

在上海一家國有出版社工作的周長田(譯音)過去3年存了更多錢,因為家人無法出國旅行。他雖不是很擔心丟工作,但也不想亂花錢,部分原因是擔心隨著經濟重新開放而出現通膨。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此外,報導說,一些中國企業雖因預期經濟強勁復甦而增加開支,但投行麥格理集團(Macquarie Group)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胡偉俊對企業是否有強烈的支出動機持謹慎看法。他預計,整體資本支出將與去年持平,部分原因是海外需求減弱,出口型企業面臨不確定性。

另一個擔憂是大公司雖能在疫情期間透過推遲投資來留存資金,但許多規模較小的企業由於缺乏足夠資金,不得不拿出儲蓄以度過難關,其中許多企業仍然命懸一線,有的則已經不復存在。(編輯:周慧盈/邱國強)112022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