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因應美國管制 中國晶片廠大力推動原料本土化

2024/5/22 15:59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22日電)日經新聞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包括中芯國際與長鑫存儲在內的中國晶片製造大廠,正努力推動關鍵晶片原料與化學用品改由本土廠商供應,以因應美國的科技出口管制,未來並可能把外國供應商排擠出中國市場。

根據報導,2020年即被美國納入實體清單、持續尋求替代方案的中芯國際,2023年起已加速展開對中國本土供應商的驗證,進而採購這些供應商的產品。而中芯採購的範圍涵蓋晶圓、化學品、氣體及其他在晶片製程中會使用的原料。

除中芯外,長鑫存儲也以「國家政策」為由,對中國本土供應商積極展開調查,作為取代外國供應商的長遠方案。

報導指出,上述行動顯示,中國最新一波的晶片產業在地化行動,已不僅限於擴大採用國內晶片製造設備,還擴展到逾100種化學品、原料及氣體,因此可能會把外國供應商擠出中國市場。

報導說,晶片製造商通常不願改變原料供應來源和材料成分,因為任何變動都可能導致良率下滑。

知情人士說,中國晶片商的上述本土化行動,起先用於55奈米和40奈米等技術程度較低的製程,但最後將擴及28奈米以下的製程。

有中國晶片廠主管指出,原本晶片廠會給予新的化學及原料製造商2次機會,提交樣品進行驗證。但如今的中國晶片廠,會對本土供應商幾乎提供無限次機會,原因是晶片廠極力降低對外國供應商的依賴。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這名主管指出,除了這些原料和化學品製造商可因此享有補貼外,採用本土供應商的晶片廠,也能獲得獎勵。因此,美國持續緊縮晶片出口管制的最大改變,就是中國晶片廠若有本土替代選項,就會強力排除外國供應商。

但另一名主管說,中國晶片廠仍維持與外國供應商的關係,以免突然損害生產品質,但來自官方的強力誘因,正刺激中國晶片原料供應商的發展。(編輯:邱國強/廖文綺)113052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