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口湖牽水狀渡先民 雲林蚶仔寮學童傳承民俗

2019/7/3 18:33(7/3 21:0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葉子綱雲林縣3日電)174年前的清朝道光年間,雲林口湖、四湖沿海發生大水災,上萬先民罹難,後人以牽水狀祭典超渡,今年口湖蚶仔寮學童在師長指導下首度主辦追思會傳承禮儀文化。

文化部指定為國家級無形文化資產與重要民俗活動的牽水(車藏)(台語,音「狀」)祭典,每年農曆6月在雲林口湖鄉金湖萬善爺廟、蚶仔寮萬善祠舉行超渡祭典、在四湖鄉下寮仔萬善爺廟舉行挑飯擔祭祖、萬人塚點燈等活動,以紀念及超渡先民,流傳至今形成祈安民俗文化。

清朝道光25年(西元1845年)農曆6月雲林西南沿海發生暴雨及海水倒灌引發大水災,造成先民萬人罹難,後人舉辦牽水狀祭典超渡,雲林縣政府文化處今天在口湖鄉金湖萬善爺廟,舉辦今年系列活動宣傳會,包括祭典、挑飯擔、糊水狀及今年首次由學童主辦追思會,傳承祭典民俗文化。

雲林縣政府文化處長陳璧君說,成龍國小教師楊湘琪義務指導,帶領口湖鄉成龍國小及台興國小的蚶仔寮村落學童,歷經3年多培訓,將於今年7月10日主辦蚶仔寮的追思會,期待傳承民俗文化。

陳璧君表示,除了3間廟宇傳統祭典及夏令營等活動,民國105年起來台觀察與記錄牽水狀民俗,日本災難記憶與災後民俗研究的學者研究團隊,今年也會來台參加台日交流座談會,感受台灣的祈安民俗,也思考環境變遷與人類生存課題;牽水狀祭典相關訊息,請上文化處網站查詢。(編輯:翁翠萍)108070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