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大稻埕明善堂啟動修復 見證戰後勸善文化興衰

2023/5/25 10:53(5/25 11:2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位於台北大稻埕的歷史建築「明善堂」創建於清末時期,歷經10年籌備後,24日舉行修復動工典禮。(台北市文化局提供)中央社記者陳昱婷傳真  112年5月25日
位於台北大稻埕的歷史建築「明善堂」創建於清末時期,歷經10年籌備後,24日舉行修復動工典禮。(台北市文化局提供)中央社記者陳昱婷傳真 112年5月25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昱婷台北25日電)位於台北大稻埕的歷史建築「明善堂」創建於清末時期,百年來經歷店鋪、鸞堂及廟宇身分,並在昨天啟動修復工程。文化局期盼,明善堂重生後能體現迪化街興盛一時的勸善文化。

迪化街1段308號店屋(明善堂)在民國101年被登錄為歷史建築,登錄資料顯示,明善堂在清末時期創建,建物形式為閩南街屋,原本作為店鋪使用,戰後初期變為以「勸善」所設立的宗教場域,反映大稻埕地區民間信仰的多元與混合特色。

歷經10年籌備後,明善堂昨天舉辦修復動工典禮,台北市文化局表示,所有權人將自行辦理工程,依原貌修復建物,並把原設神龕的1樓打造為文史展示空間,經費估計須新台幣1400多萬元,預計114年竣工。

文化局透過新聞稿指出,大稻埕地區具有近百處文化資產,密度為台北市之冠,其中明善堂更與其他經營店鋪的歷史建築不同,是大稻埕少數以一坎一落一過水店屋形式設立的宗教空間,留下豐富人文脈絡。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文化局介紹,明善堂直到50年代都不定期有勸善者(說書人)進行講古演說及教化,信眾後代多稱為「勸善堂」。隨著相關活動日漸沉寂,明善堂轉為單純祭祀的私設廟宇,供奉儒釋道3家神明。

文化局表示,大稻埕的歷史形象向來以商業及傳統產業為主,沒有固定教義或經典的勸善文化則相對式微且不易再現,期待明善堂的重生能反映迪化街興盛一時的勸善文化,並串聯周邊文化資產、提升大稻埕北段活躍性。(編輯:方沛清)112052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