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野外的菇不要採 男亂吃中毒狂瀉

2016/12/9 17:02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9日電)一名台東男子在野外採菇,並和2名友人分享,結果3人食用後1小時噁心、嘔吐、腹瀉,採檢發現竟是吃到有毒的綠褶菇。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日前接獲台東縣衛生局送驗1起民眾疑似誤食有毒野菇而引發食物中毒案例,這也是今年第一例民眾誤食有毒菇個案。

綠褶菇(Chlorophyllum molybdites (Meyer: Fr.) Massee)是中至大型菇菌,多生長在低海拔闊葉樹林地、草地或農地,是一種有毒、不可食用的菇類,外表顏色淺、不鮮豔,常跟可食用的白色雨傘菇及雞肉絲菇混淆。

食藥署表示,綠褶菇底部菌褶在早期會由白色轉為黃綠色,且菌體受損時會轉為褐色,是可辨識的重要特徵。

台大醫院腎臟科醫師姜至剛受訪時表示,誤食綠褶菇會刺激腸胃道,讓腸胃蠕動加快,可能腹瀉,且這種菇類白白、大大的,加上一下雨就可能冒出來,過去都聽聞過類似的個案。

姜至剛說,他也曾收治一名到陽明山玩耍的患者,誤食了從牛糞長出來的「迷幻菇」,出現神經方面的異常。所幸這類事件近年來愈來愈少發生,多數民眾都不會亂吃路邊的野菇。

外界常會認為,鮮豔的東西才有毒,素白的東西應該安全;姜至剛說,大部分來說確實如此,鮮豔的東西毒性比較強,但並不是說白色的東西就沒有毒,有毒的綠褶菇就是白色。不管什麼顏色,如果不清楚種類,民眾不應亂採、亂吃。

食藥署提醒,有毒菇類不易從外觀上加以區別,民眾應避免自行採摘食用來路不明的菇類,以免因逞一時口腹之慾,造成身體健康上無法挽回的傷害。若民眾因食用不明菇類出現生理不適的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保留剩餘食物檢體,方便正確診斷與治療。105120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