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泌尿道感染反覆發燒 手術後改善

2017/10/5 12:52(10/5 18:1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5日電)90歲黃姓婦人因泌尿道反覆感染,多次進出醫院,卻始終找不出病因,裝置導尿管後卻意外發現原是大腸膀胱間的瘻管,造成大便跑到泌尿道以致感染,手術後改善。

台中慈濟醫院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黃姓婦人因長期臥床,已無法言語溝通,幾個月前反覆發燒,家人送醫,急診驗出泌尿道感染,服藥後退燒。未料,幾天後又復發,不斷重演發燒、送醫、檢驗、服藥流程。還因此發生敗血症休克,急診醫師會診各相關科別,都檢查不出病因。

腎臟內科主任陳一心分析,高齡病人不明病情的反覆發燒,可能是淤尿排不乾淨,建議裝上導尿管,未料婦人導出來的不只是尿,還混雜疑似糞便的物質。

經電腦斷層檢查,陳一心指出,原來腸子和輸尿管旁邊的膀胱,已出現瘻管,懷疑移動病人時壓力較大,大腸糞便從通道滲到膀胱,以致憩室發炎,引發大腸靠近膀胱的地方反覆慢性感染。

陳一心表示,臨床慢性憩室發炎造成大腸膀胱瘻管十分少見,通常「腸道與膀胱出現瘻管」症狀是癌症病人進行放射治療後的併發症。他分析,可能阿嬤長期臥床造成大腸憩室,憩室又剛好接近膀胱,造成兩者通道相通。

婦人接受手術,從大腸做一個造口手術,讓婦人大便不會再經過膀胱,終於改善反覆感染問題。

陳一心指出,容易發生大腸憩室的族群包括65歲以上的長輩、家族史、肥胖、偏愛精緻食物者。建議多吃高纖、少加工的食品,多運動,讓身體更健康。106100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