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職業軍人轉職 高世忠經營紅藜農業有成

2019/11/6 13:23(11/6 13:5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李亨山、實習記者蕭惠敏台北6日電)青年農夫高世忠原是職業軍人,父母退休後希望兒女返鄉,兄弟姐妹以猜拳決定,高世忠猜輸後回部落當農夫,因經營紅藜農業有成,入選水保局精選45條農村路線。

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為推廣農村再生,評選45條優質農村體驗路線,助農民發展在地產業。水保局今天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舉行頒獎典禮,高世忠自台東北上領獎。

父母早年在高雄工作,退休後決定回台東生活。38歲的高世忠笑說:「我是高雄人,還記得那時候出個剪刀就要回去了。」他就毅然決然離開旁人眼中穩定的軍職工作,回到陌生的台東縣金峰鄉創業。

即使為創業做足準備,但仍跌了幾次跤。高世忠說,曾經從事養雞、滑板車和經營檳榔店,不幸的是全部都倒店作收,甚至賠光畢生積蓄。他透露,自己曾經當過一年的「憤青」,整日藉酒消愁,一度想放棄創業,但不服輸的性格,讓他咬緊牙根繼續努力。

在人生最落魄的時候,高世忠意外接到金峰鄉公所工作,開始巡視小米田,進而發現小米農沒有話語權,作物價格被盤商控制。因此,他從問題中找生機,發起自有品牌,協助農民自產自銷,近年更和水保局推動紅藜農業。

高世忠表示,紅藜與小米是台灣原住民的傳統農糧,對排灣族而言,富有文化意涵,包括祭儀、生活時序、部落禮儀等,盼藉由產地餐桌的信念,讓民眾了解原民文化之美。

經營紅藜、小米農業有聲有色外,高世忠帶動社區手工業製作紅藜擺飾,他解釋,紅藜有尚未剝落的穀屑,觀光客拍照的時候身上總會沾染,因此,他請部落婦女手工編織紅藜,不僅不會弄髒旅客衣服,還可帶動二次就業。

獲頒優質農村路線,若民眾來到金峰鄉,高世忠推薦打獵、射箭,以及「藜不開米」系列農村體驗,他希望藉由這次獲獎,能夠吸引更多青年回流,各自發揮所長,推動農業再生。(編輯:李亨山)108110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72